“211工程”、“985工程”分別是中國在上個世紀末先后提出的高校重點建設工程,前者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目前總共有112所高校進入“211”;后者是在“211”范圍內進一步甄選世界一流大學,僅有39所高校上榜“985”。
針對廢除高校“211”、“985”工程的消息,教育部表示,“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項目有效推動了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不存在廢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況。
有媒體報道稱,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日前在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討會”時明確表示,今后,更多的國家重大項目將會在支持范圍、遴選條件等方面對地方高校一視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壘,更加注重績效評價。
然而,這樣的表態并沒有消減中國社會關于“211”、“985”工程的存廢之爭。有專家認為,從教育部的回應來看,不會很快廢除,這很符合中國教育界的實際。高等教育仍然需要國家的資金支持。但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明確的是,會朝著利于增強高校辦學自主權的方向前進。
在中國,“211”、“985”工程高校擁有國家或者省級政府的專項資助,在辦學資源上遠遠大于其他高校。
在學生就業上,很多中國企事業單位和部分外國在華企業也要求必須具備“211”、“985”工程的學歷背景。一些求職者雖然研究生學歷來自“211”、“985”工程高校,但由于本科不在這個行列,也不能順利取得求職資格。
吉林大學研究生劉強本科就讀于非“211”、“985”工程學校,為了改變自己的“血統”,在讀研究生時他特意選擇了吉林大學。
劉強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學歷層次,也進入全社會認可的名校行列,最終實現好的就業。”
據了解,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繼“211”、“985”之后的第三個國家戰略性計劃,“2011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已經于2012年啟動。計劃面向各類高校開放,以高校為實施主體,積極吸納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際創新力量參與,探索適應于不同需求的協同創新模式。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部署“2011計劃”時曾表示,這是一個干事的計劃,而不是一個分錢的計劃,更不是一個劃分高校層次的計劃,這個計劃實施下來,將不會有“2011高校”的概念。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建議,遵循高校發展的內在規律,盡快建立獨立的第三方評價體系,對高校的學術能力、教育水平和辦學績效實施客觀、公正的評估。
8月31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和第39個教師節系列宣傳慶祝活動安排,并發布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
江蘇省政府關于程海波等職務任免的通知(蘇政發〔2023〕76號)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省市屬高校院所領導班子換屆,經研究決定:任命程海波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試用期一......
近日,"高校1.31億科研經費成果轉化率為0"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7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上述報告披露了廣西在科教振興資金審計方面的相關情況。審計......
日前北大、清華、浙大、武大等多家高校陸續宣布對社會公眾開放校園并公布了詳細的預約方式北京大學7月8日,北京大學將恢復校園預約參觀通道,訪客可提前7日通過“參觀北大”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每日可預約時段為......
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公布后,國內知名高校間便會打響“招生大戰”,并在其間暴露出各種問題。原本各名校已占盡招生優勢,但為了爭搶高考“高分”考生,依舊不惜血本,影響相當惡劣。應該說,名校本不想這樣——僅人......
6月29日,多所高校停用微信支付一事沖上熱搜。此前,西北大學發布公告稱,因騰訊公司微信支付將于7月1日起對校園場景用戶進行精細化管理,除收學費外,其它收費均會受到限制并收取0.6%的手續費。為維護師生......
統籌推動教育和產業協調發展,創新搭建產教融合平臺載體,接續推進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完善落實組合式激勵賦能政策體系,將產教融合進一步引向深入。近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
記者6月21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通知,要求規范做好高校畢業生去向登記。高校要指導本校畢業生(含結業生)在離校前及時使用去向登記系統(由各省份確定的全國登記系統或省級登記系統)自主登記個......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制度的通知教學廳〔2023〕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省、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