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經期或經前后小腹痛痛稱痛經。其病機為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按病因分寒熱瘀虛四證。 氣滯血瘀證: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有塊。 方藥:當歸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元胡10克,香附15克,坤草15克。痛甚者加三棱10克,莪術10克。 寒濕凝結證:經前經期小腹冷痛,得溫痛減,經色黯有塊。 方藥:當歸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坤草15克,元胡10克,桂枝10克,小茴香10克,肉桂10克。痛甚者加附子10克。 濕熱蘊結證: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有腰骶痛。 方藥:當歸20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生地黃20克,紅藤30克,蒲公英3......閱讀全文
痛經,多見于未婚或婚后未孕的青年婦女,疼痛通常發生在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主要癥狀是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時會影響日常生活。中醫稱痛經為“經行腹痛”,在臨床上可分為寒、熱、虛、瘀等四種類型辨治。 寒 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