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性癌癥疫苗早在100年前就被開發出來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什么效果。在取得具體成果之前,必須克服兩大障礙。首先,由于腫瘤突變對每個患者都是獨特的,所以必須非常精確地靶向癌細胞抗原,這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需要一個安全的系統將疫苗送到正確的位置,并實現強大和特異性的免疫反應。
近日EPFL工程學院Tang Li團隊在提出了一個解決輸送問題的方案。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稱為縮聚的聚合技術來開發一種原型疫苗,這種疫苗可以自動移動到需要的位置并激活那里的免疫細胞。這項ZL技術已經在老鼠身上進行了成功的測試,這也是《ACS Central Science》雜志上一篇論文的主題。Tang Li還與合伙人共同創辦了一家名為PepGene的初創公司,他們正在研究一種快速準確預測突變腫瘤抗原的算法。這兩種技術結合在一起,將在未來幾年內產生一種新的、更好的癌癥疫苗。
圖片來源:ACS Central Science
幫助身體自衛
大多數疫苗--例如麻疹和破傷風疫苗--都是預防性的。健康的人接種弱化或滅活的病毒部分,這促使他們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這讓身體做好了防御未來感染的準備。
然而,治療性癌癥疫苗的目的不是預防疾病,而是幫助身體抵御已經存在的疾病。"除了疫苗,還有很多其他的免疫療法,但是有些病人對疫苗反應不佳。疫苗可以與這些免疫療法相結合,以獲得最佳的免疫反應。" Tang Li解釋道。另一個好處是疫苗可以降低復發的風險。
但這一切是如何運作的呢?
避免在血液中迷失
向免疫系統提供癌癥疫苗涉及不同的階段。首先,病人經皮下接種疫苗。因此,疫苗將進入淋巴結,那里有許多免疫細胞。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疫苗就有望穿透樹突細胞,樹突細胞是一種預警機制。如果疫苗正確地刺激它們,樹突細胞就會向抗癌T細胞提供特定的抗原,這個過程會激活并訓練T細胞攻擊癌細胞。
這個過程看起來很簡單,但卻很難付諸實踐。因為它們很小,疫苗的成分在到達淋巴結之前就會分散或被血液吸收。
為了克服這個障礙,Tang Li開發了一個系統,通過化學方法將疫苗的各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實體。新疫苗名為聚凝新抗原表位(PNE),由新抗原(針對被攻擊腫瘤的突變抗原)和一種佐劑組成。當這些成分在溶劑中結合時,它們會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太大而不能被血管吸收的納米顆粒,它會自然地進入淋巴結。
一旦進入樹突細胞,疫苗成分就會再次分離。這使得樹突狀細胞能夠向T細胞提供正確的抗原,從而引發強大的免疫反應。Tang Li說:"這種新疫苗,結合對每個患者新抗原的高度先進的分析,應該能讓癌癥患者的免疫系統以一種個性化和安全的方式被激活。"
該團隊仍在完善腫瘤特異性抗原的檢測階段。"這個識別階段同樣重要," Tang Li總結道。"由于這些新抗原并不存在于健康細胞中,準確的鑒定將使我們能夠非常精確地瞄準腫瘤細胞,而不會對健康組織產生任何毒性。"
參考資料:
Li Tang et al. Redox-Responsive Polycondensate Neoepitope for Enhanced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 ACS Central Science 2020 https://dx.doi.org/10.1021/acscentsci.9b01174
2018年以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北京市基金)以重點研究專題項目形式,高強度支持數學、物理等重點基礎學科及相關交叉學科,旨在“突出學科交叉,支持前沿探索,聚焦卡脖子問題,服務北京發展”。據介......
8月25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在廣州發布《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總報告《充分發揮廣州核心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功能》......
6月10日,拉斐爾·盧克(RafaelLuque)更新了自己的學術簡歷。他目前是沙特國王大學講座教授。年僅44歲的盧克,是世界上論文被引次數最多的科學家之一。其簡歷顯示,他發表了723篇經同行評審的論......
科學家在研制針對黑色素瘤和胰腺癌的疫苗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經過數十年上下求索,癌癥疫苗相關研究正到達一個轉折點,疫苗將成為癌癥治療領域下一個大事件,預計5年后將有更多癌癥疫苗問世。廈門大學夏寧邵教授在......
幾十年來,治療性癌癥疫苗(TCVs)經歷了復蘇。與保護易感人群免受某些病毒病因(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乳頭瘤病毒(HPV))威脅的傳統預防性癌癥疫苗不同,TCVs作為主動免疫治療旨在刺激宿主適應......
高考僅262分,卻發了5篇數學期刊論文。這是一位腦癱小伙的真實經歷。不僅如此,他還修完了從本科到博士的所有課程,甚至達到985高校申請博士學位的要求:至少發兩篇SCI。消息一出,迅速火上熱搜,當事人謝......
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雙重功能治療策略,可將活腫瘤細胞轉化為治療藥物。這一細胞療法旨在消除已建立的腫瘤及訓練免疫系統,以根除原發腫瘤和防止癌癥復發。圖片來源:KokSiongChen、KhalidShah科......
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是一種開放獲取期刊。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是一份科學期刊,自2019年起由德國杜塞爾多夫的......
“與中國作者發文規模相比,中國SCI收錄科技期刊(以下簡稱中國SCI期刊)的發文量遠不能滿足現實發文需求。”8月25日,由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202......
文|趙廣立孟凌霄“與中國作者發文規模相比,中國SCI收錄科技期刊(以下簡稱中國SCI期刊)的發文量遠不能滿足現實發文需求。”8月25日,由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