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教育部于2011年12月批準立項建設,2012年4月16日建設計劃通過論證,2013年12月10日通過驗收。現有實驗室總面積約4900平方米,現有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5440萬元,科研條件完備,是國內生物質化工領域獨具特色的創新研究平臺。
實驗室集中針對生物質資源的特點,解決生物質資源化利用中的共性關鍵科學問題,通過降低生物質轉化的能耗與物耗,提高生物質化工過程的技術經濟可行性,最終實現生物質資源多層次、多途徑利用。實驗室主要圍繞“生物質大分子功能化”、“生物質定向化學轉化”、“生物質生物催化與轉化”、“生物活性物質分離與純化”和“低品位生物質的資源化”等五個方向開展研究,研究方向明確,特色和優勢突出。
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39人,包括“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名,“863”領域專家2名,長江特聘教授1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1名,青年長江1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名,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計劃”入選者2名,浙江省特級專家1名,浙江省百人計劃入選者2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選者12名,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4名。近五年,實驗室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2項、“863”計劃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5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2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42件,發表SCI收錄的學術論文275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3.0的論文141篇;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省部級獎勵5項;年均科研經費3000萬元以上。
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浙江大學玉泉校區教四219室
郵編:310027
電話:0571-87951423
E-mail:biomass@zju.edu.cn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化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員潘秀蓮、副研究員焦峰團隊在合成氣催化轉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合成氣轉化中分子篩動態限域作用,并揭示了其對產物選擇性的調控原理。相......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陳廣浩出講話。周琨攝聘書頒發現場。周琨攝參會人員合影。周琨攝9月5日,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廣州分會(以下簡稱青促會廣州分會)第四屆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采取“線上+線......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并結合其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的數據,針對太陽大氣中準周期快摸波列的產生過程以及運動學特征進行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準周......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陸曉偉、研究員姜鵬、包信和院士團隊在高靈敏、低功耗人體紅外熱輻射探測器研制及其在非接觸人機交互系統中的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人體自......
9月3日,青島空天動力結構安全研究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揭牌成立,將聚焦我國空天動力結構服役損傷的難點問題,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助力航空強國建設。青島空天動力結構安全研究所由青島市人民政府、西安交通大學、青......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深海所獲悉,由“探索一號”“探索二號”科考船組成的聯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共發現文物標本66件。科研人員介紹,本次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發現1處水下文物點和3處......
江門中微子實驗位于廣東省江門開平市,是由中科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的大科學裝置,以測定中微子質量順序、精確測量中微子混合參數為主要科學目標,并進行其他多項科學前沿研究。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運行,屆時將成......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閆競宇團隊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所研究員賴建強團隊合作,在人乳寡糖高通量絕對定量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論文發表在《食品化學》。母乳作為新生兒唯一的天然營......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2022年全國科技周“中科院重大科技成就展”輪值主場活動8月27日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中科院科技成就展也由此正式推出,并作為常設展長期對社會開放,以341個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喻子牛團隊在牡蠣生化營養成分周年變化及其性腺發育的關系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相繼發表于《食品化學》(Food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