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哺乳類動物B細胞的分化過程主要可分為前B細胞、不成熟B細胞、 成熟B細胞、活化B細胞和漿細胞五個階段。其中前B細胞和不成熟B細胞的分化是抗原非信賴的,其分化過程在骨髓中進行。抗原依賴階段是指成熟B細胞在抗原刺激后活化,并繼續分化為合成和分泌抗體的漿細胞,這個階段的分化主要是在外周免疫器官中進行的。
前B細胞(pre-Bcell)
前B細胞是從骨髓中淋巴干細胞分化而來,只存在于骨髓和胎肝等造血組織。前B細胞胞漿中可檢測到IgM的重鏈μ鏈,但無輕鏈,也無膜表面Ig的表達,因此缺乏對抗原的反應能力。末端脫氧核甘酸轉移酶(terminal deoxy 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以及共同型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抗原(commo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 antigen CALLA)即CD10可表達在前B細胞,進入非成熟B細胞后這兩種標志即消失,因此TdT和CD10對于區分前B細胞與B細胞其它發育階段非常有用。CD19、CD20和MHCⅡ類抗原在此階段開始表達。前B細胞對抗原無應答能力。
不成熟B細胞(immature B cell)
開始表達mIgM,但如與抗原結合,則產生負應答,使B細胞轉變為受抑制狀態,不能繼續分化為成熟的B細胞,這是形成自身免疫耐受的機制之一。不成熟B細胞CD19、CD20和MHCⅡ類抗原表達量增加,并可開始表達CD21抗原。
成熟B細胞(matrue B cell)
骨髓中發育成熟B細胞經血液遷移至外周淋巴器官,此時膜表面同時表達mIgM和mIgD,mIgD的表達防止了B細胞與抗原結合后所引起的免疫耐受。成熟B細胞表達補體受體1(CR1)、致有絲分裂原受體以及多種細胞因子受體。
活化B細胞(activated B cell)
成熟B細胞被相應抗原或多克隆刺激劑刺激后成為活化B細胞,繼而發生增殖和分化,在此過程中,膜結合Ig水平逐漸降低,而分泌型Ig逐漸增加,并可發生免疫球蛋白基因重鏈類別的轉換。活化B細胞中的一部分可分化為小淋巴細胞,停止增殖和分化,并可存活數月至數年,當再次與同一抗原接觸時,很快發生活化和分化,產生抗體的潛伏期短,抗體水平高,維持時間長,這種B細胞稱為記憶B細胞(memory B cell)。
漿細胞(plasma cell PC)
又稱抗體分泌細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成熟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抗原提呈細胞和Th細胞的輔助下成為活化B細胞,進而分化為漿細胞,合成和分泌各類免疫球蛋白,同時獲得了PC-1(plasma cell antigen-1)等漿細胞特異性標志,而mIg,MHCⅡ類抗原、CD19、CD20、CD21等標記消失。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人體B淋巴細胞的體細胞突變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這篇最新發表在《PNAS》上的文章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的研究,包括從新生兒到100多歲的人的細胞測序,......
“對110例高危復發/難治B-ALL患者進行CD19CAR-T細胞治療后,92.7%的患者獲得了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87.3%的患者獲得了MRD陰性的完全緩解。”北京陸道培醫院普通血液及免疫治療科主任......
2017年7月31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劉萬里研究組在《eLife》期刊在線發表了名為《蛋白激酶Cβ(PKCβ)和黏著斑激酶協同調控B淋巴細胞的免疫活化對呈遞抗原的基質硬度的敏感性》(Substrate......
套細胞淋巴瘤(MCL)被認為是最具侵襲性的血癌,中位生存時間僅為七年,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很少。每年有三千美國人被診斷為MCL,盡管用于身體其他部位轉移瘤的個性化療法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系統性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