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18日,第五屆中國上海化學與藥物結構分析會議 (CPSA Shanghai 2014)于在上海浦東淳大萬麗酒店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是“個性化藥物新時代:藥物研發的創新方法”。本屆會議吸引到來自國際知名藥企、跨國大制藥公司、中國的制藥企業, CRO、生物醫藥研究所和高校的高管、專家、學者220余人出席。分析測試百科網作為本次會議支持媒體,小編有幸現場采訪到本次大會主席來自諾華中國的張繼躍博士,為大家詳盡闡述此次大會的亮點與特色。
CPSA 2014大會主席 張繼躍博士
張博士回顧到:“CPSA Shanghai已經發展到第五屆,五年前,Mike Lee來到上海認為當時上海的研發做的不錯,就希望建立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交流平臺,然后就和我們一起討論,是不是有這個可能。當時我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于是就鼓勵Mike把這個會搞起來,現在CPSA影響力也比較大,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
今年的主題是“個性化藥物新時代:藥物研發的創新方法”,之所以設立這個主題,張博士認為一方面因為個性化醫療是以后醫藥治療發展的趨勢,張博士介紹說:“現在發現許多疾病特別是癌癥,例如胃癌,肝癌,名字雖然是肝癌和胃癌,但往往和某個基因的變異有關系。利用基因測試這種手段使得醫生可為病人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和藥物,這是將來治療發展的方向。”許多國際上的制藥公司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并進行了很多工作,而國內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設立這個主題的另一個方面也是要引起中國制藥企業的關注從而能和國外企業進行更好更深刻的交流。
CPSA旨在建立一個平臺來討論新藥開發的過程、新的方法學、新的研究方法以及創新,同時也加入了儀器公司。通過這個平臺儀器公司可以了解到制藥企業的需求,而制藥企業也能了解到儀器公司的新產品;同時,這個平臺也是一個儀器公司之間、制藥企業之間的交流平臺,對于年輕人來說還是一個教育、培訓的平臺。因此美國和中國CPSA的主旨是相同的,只是每年的主題不同而已。張博士還介紹了將于今年7月份首次舉辦的巴西CPSA:“為什么選擇巴西,因為北美CPSA已經成功舉行了16年,中國也已經有5年了,而南美還沒有,去年巴西一個教授和Mike交流后對CPSA的舉辦非常感興趣,他也希望在巴西南美區域能建立這樣一個平臺。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大家對CPSA這樣一個國際化的會議是非常感興趣的。”
今年參與CPSA的國內學生的數目逐漸增多,由于環境、經費、經濟的影響,國外一些制藥企業的參會者在減少。但CPSA中國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更多國內的學生和教授參加,進而更好的培養中國的研究人員,使他們更了解在新藥開發方面新的發展和趨勢,傳授給他們經驗。
CPSA在行業中有著深遠的影響,主要是對儀器公司和制藥企業,儀器公司通過這個平臺了解到制藥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等對產品的需求,進而有針對性的研發相應的產品,制藥企業也能充分的了解儀器公司的產品信息。CPSA主要涉及的領域包括DMPK(藥代動力學)方面、分析方法學的研究以及制劑方面的研究,此外增加了許多蛋白,基因測試方面的內容,而在歷屆CPSA中都會有國內知名的教授參加,這也是CPSA有著深遠影響的體現。
談到前景發展,張博士指出:“希望CPSA對中國特別是對年輕人培訓,教育起一定的作用,同時能夠反映出這個領域將來的發展方向,對中國新藥開發有指導和促進作用。我當然希望CPSA將來能越辦越成功,更要吸引到一流的科學家來參加。中國的年輕人,學生,研究生,都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和教授,科學家交流,這樣對他們的成長,將來的職業發展都有所幫助。”
張博士談到目前中國制藥業的特色和未來機會時說到:“不同與以前注重于研發大眾化的藥物,個性化制藥是一個全球發展的趨勢,比如說,一些藥物可能不完全適用于普遍的大規模人群,但是可能會對特定人群有非常有效的作用。現在我們更專注于開發病人迫切需求的藥物,即使該病的患病者很少,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罕見病。我們從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基礎上去研究這種罕見病產生的原因和機理,進而去開發出相應有效的藥物。對于罕見病來說,由于患病者很少,所以罕見病的市場不是很大。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可以選很少的病人去做臨床試驗,一旦顯示這個藥是有效的,那么該藥可以很快被批準上市,這樣,開發藥物的時間將大大縮短,成本也將降低。制藥公司然后根據基因組學和分子途徑的研究再找出和這個疾病發病機理相同的其他疾病,那么這個藥也可以用于擴充到治愈其他患病人數比較多的其他疾病,這樣市場就會越來越大,利用這樣的方法更有效更快把藥推到市場上,這是和以前不一樣的。 總之現在用這種基因基因組學的方法去研發藥物,在基因分析的基礎上,通過生物標記物,對病人進行分類,以識別出那些確實會對藥物有治療反應的小部分患者群,盡快達到臨床試驗的治療效果。這也是藥物研發的另外一種方法,將會更節省成本、更有效,時間更短。”
張博士介紹今年CPSA會議的亮點主要有四個方面:1、主題“個性化藥物新時代:藥物研發的創新方法”;2、本次大會邀請了兩個很優秀、知名的大會報告者:葛蘭素史克副總裁Stephen Clarke先生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John Yates先生;3、本次CPSA的課題選擇了把小分子和大分子結合起來,也就是單克隆抗體和新藥的一個結合物;4、本次會議還強調中藥的開發、方法學、藥代動力學和機理方面的研究。
6月18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了《中國藥典》9103藥物引濕性試驗指導原則的修訂草案第二次公示,以進一步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公示期為一個月,自2024年6月18日起至2024年7月19日......
高考在即,不僅考生壓力大,一些家長也患上了焦慮癥。為了讓自家孩子“多考一分、斬落千人”,家長們想盡辦法提升孩子的考前狀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長們的焦慮心態,推銷所謂的“聰明藥”。不法分子們宣揚,吃了“......
日本順天堂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等參與的一個團隊成功利用一種糖尿病藥物清除了實驗鼠體內的一些衰老細胞,不僅改善了實驗鼠的代謝異常、動脈硬化等癥狀,還延長了患早衰癥實驗鼠的壽命。據公報介紹......
5月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甘勇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施興華合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urvature-mediatedRapidExtravasat......
據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丹麥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減肥藥,將GLP-1與針對大腦中NMDA受體的分子相結合。就像是暗藏殺手的“特洛伊木馬”,與相應分子結合的GLP-1能夠專門針對食欲控制......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機器學習算法,來模擬藥物發現早期階段耗時的化學過程,其可以顯著簡化研發流程,同時也為前所未有的治療找到新途徑。科學家借助這一工具,已合成出32種治療癌癥的新候選藥......
阿爾法折疊3通過準確預測蛋白質、DNA的結構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改變對生物世界和藥物發現的理解。圖片來源:深度思維/IsomorphicLabs《自然》8日報道了結構生物學最新進展——阿爾法折疊3的......
2月4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度藥品審評報告”。當前新一輪技術變革加快發展,圍繞新機制、新靶點藥物的基礎研究和轉化應用不斷取得新突破,以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小核酸藥物等為代表的新一代療法......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智慧醫療有了更多想象空間。去年年中,位于蘇州的一家年輕生物醫藥科技企業——英矽智能宣布,全球首款AI藥物完成Ⅱ期臨床試驗首例患者給藥。而在今年4月18日,恒瑞醫藥發布的2023......
近年來,國家對整個制藥工業的關注也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從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到制藥工藝安全的評估等等方面,都有了越來越多的監管要求。而作為制藥企業而言,研發的投入越來越多,我們需要更多高精尖的測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