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華大學,美國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hibition of the B7-H3 immune checkpoint limitstumor growth by enhancing cytotoxic lymphocyte function”的文章,揭示了免疫檢查點B7-H3在抗腫瘤免疫反應中的負調控作用,并指出B7-H3抗體與PD-1抗體的聯合用藥有望進一步改善目前用于臨床的PD-1抗體治療的療效,尤其是對于晚期腫瘤。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7月7日的Cell Research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著名華人科學家董晨教授,董晨研究組前博士后Young-hee Lee和Natalia Martin-Orozco為共同第一作者。
人體內的免疫效應細胞(如CD8+ T淋巴細胞和N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可以識別并殺傷癌細胞,但它們的殺傷功能往往被它們激活后上調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如PD-1、CTLA-4和Tim-3)所抑制。拮抗免疫檢查點的藥物(如PD-1、CTLA-4中和抗體)在多種癌癥的臨床試驗中有突出的療效并已獲美國FDA批準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疾病的治療。但只有一小部分的病人在用藥后可以產生較好的應答,另外一大部分病人在短暫應答之后癌癥繼續惡化,這提示我們可能還有其它免疫檢查點分子參與抵御免疫殺傷,也可以作為腫瘤免疫治療或聯合治療的藥物靶點。
B7-H3是B7蛋白家族的一員,與PD-L1(PD-1的配體)有28%的序列同源性,董晨等研究組之前研究表明B7-H3調控T細胞活化,它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與疾病進展和預后相關。然而,B7-H3在抗腫瘤免疫應答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尚未研究清楚,B7-H3的受體也未確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發現B7-H3在人類腫瘤都普遍高表達,并在腫瘤病人(黑色素瘤、肝癌)和荷瘤小鼠中檢測B7-H3及其受體的表達。B7-H3高表達于腫瘤組織中的抗原呈遞細胞(如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而它的受體則主要在CD8+ T和NK細胞上表達,說明腫瘤微環境中B7-H3及其受體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抑制抗腫瘤免疫效應細胞的功能。接著,他們在多個小鼠腫瘤模型中探究敲除B7-H3基因或注射B7-H3中和抗體對腫瘤生長的影響。當B7-H3信號通路被抑制時,皮下注射的E.G7、A20淋巴瘤、MOPC315骨髓瘤的生長減緩,靜脈注射的B16黑色素瘤的肺轉移癌灶也減少,而且這種抑制腫瘤的效應依賴于CD8+ T和NK細胞。
于是,董晨研究組進一步探討B7-H3如何影響腫瘤微環境中CD8+ T和NK細胞的功能。雖然在B7-H3敲除小鼠(E.G7模型)中腫瘤浸潤的CD8+ T的比例沒有變化,但腫瘤抗原(OVA)特異性CD8+ T細胞的比例上升;同時,B7-H3敲除小鼠腫瘤中的CD8+ T細胞分泌gamma干擾素和顆粒酶B等殺傷腫瘤的效應分子增多,表明B7-H3抑制抗腫瘤CD8+ T細胞的增殖和效應功能。另外,B7-H3敲除小鼠(E.G7及B6-F10模型)中NK細胞的數量和殺傷功能顯著上調;與缺失B7-H3的樹突狀細胞共培養的NK細胞對靶細胞具有更強的殺傷效應;體外ADCC實驗表明,B7-H3蛋白可直接作用于人NK細胞來抑制其去顆粒過程。
由于抑制B7-H3信號后腫瘤中的CD8+ T和NK細胞表面的PD-1上調,而且E.G7荷瘤小鼠的腫瘤組織中同時表達B7-H3和PD-L1,董晨研究組進一步探究抗B7-H3和PD-1中和抗體聯合用藥的可能性。在E.G7小鼠模型中,注射腫瘤7天后B7-H3抗體和PD-1抗體的聯合治療相比于單獨治療可以更好地抑制腫瘤生長;但如果在腫瘤生長早期(第三天)就開始注射抗體則觀察不到協同作用。他們的研究表明,B7-H3抗體與PD-1抗體的聯合用藥有望進一步改善目前用于臨床的PD-1抗體治療的療效,尤其是對于晚期腫瘤。
腫瘤微環境在原發性和繼發性肝癌中各具特色。B細胞是免疫浸潤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6月26日,中山大學彭穗團隊在CancerResearch上在線發表題為“Crosstalkbetweenmyelo......
近期,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ationalCancerInstitute)的研究團隊發現腸道微生物群可通過影響單核吞噬細胞系統重塑腫瘤微環境。該研究在《Cell》上發表,題為:Microbiotatr......
室管膜瘤是發生在兒童和成人中樞神經系統(CNS)的神經上皮惡性腫瘤,常見發生于幕上、顱后窩和脊髓位置。與腦部室管膜瘤多發生于兒童不同,脊髓室管膜瘤多見于成人。手術切除是目前脊髓室管膜瘤的主要治療方法,......
近期,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在《ACSNano》上發表了題為“SequentiallyTriggeredBacterialOuterMembraneVesiclesforMacrophageMetaboli......
免疫檢查點治療(Immunecheckpointtherapy,簡稱ICT)作為腫瘤免疫治療中重要的一種方式,備受關注。它的主要作用機理是應用靶向CTLA-4(cytotoxicT-lymphocyt......
P4China2019-精準醫療之多組學與醫學轉化研究論壇|腫瘤微環境、異質性與個體化免疫治療大事記!腫瘤免疫、腫瘤微環境、腫瘤異質性、腸道微生態、人類及疾病的表型組學、RNA轉錄組學等科研熱點在精準......
吸煙者群體中常患的侵襲性肺鱗狀細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的發生能夠分成連續的不同階段,根據組織形態學主要分為0-8共九個階段,分別為:正常熒光組織、低熒光組織、增生、......
學家們揭示了腫瘤微環境中以IL-6為代表的炎癥因子促進結直腸癌(CRC)干性和惡性進展的新機制,并提示針對該調節機制的聯合用藥可為CRC治療提供新的途徑。促進腫瘤的炎癥作為癌癥的主要標志之一,在癌癥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癌癥是世界第二大死因。僅2018年,全球就有960萬人死于癌癥,約占當年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許多制藥公司正在加大力度開發針對癌癥的新攻擊線,他們認為,如果要使癌癥統計數據......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鄒多宏團隊合作,利用磁性氧化鐵與硅酸錳納米復合物制備出一種對腫瘤微環境響應的納米磁共振造影劑和藥物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