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乳動物的進化和發育過程中,大腦皮層都發生了顯著的增加,包括正切方向和輻射狀的擴展(tangential and radial expansion)。此時,大腦皮層的組織在腦部進行折疊,使皮層的神經元數量和表面面積最大化。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這一重要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的調節子,相關研究發表在四月二十五日的Cell雜志上。
哺乳動物大腦的不同區域,分別負責特定的職能,這對于大腦的發育和組織形式有著特殊的要求。在脊椎動物中,只有哺乳動物前腦的大腦皮層,會發生顯著擴展和大量折疊,該區域的大腦皮層主要負責認知功能。這些大腦皮層的折疊程度越高,出現的溝回越多,可進行神經信息接收和處理的表面就越大。在人類的發育早期,胎兒大腦的表面保持平滑,直到胎兒發育約六個月時,大腦表面才出現折疊,最終人類的整個大腦將以這種折疊為主。相反,小鼠的大腦皮層不但更小,也要平滑得多。
“迄今為止,人們還并不了解在胎兒發育過程中,控制大腦擴展和折疊的機制,”德國慕尼黑大學LMU的Magdalena G?tz教授說。G?tz及其團隊找到了參與上述分子過程,促進小鼠皮層擴展的主要因子。他們發現,一種新的核蛋白Trnp1,會使神經細胞的數量大大增加,驅使皮層進行一系列復雜的折疊。正常小鼠大腦皮層的表面比較平滑,當研究人員對小鼠Trnp1進行動態調節時,激活了大腦皮層擴展和折疊所需的所有必要步驟。
“Trnp1對于大腦皮層的擴展和折疊非常關鍵,在發育過程中Trnp1的表達水平受到機體的動態控制,”G?tz說。在胚胎發育早期,局部的Trnp1以高濃度表達,促使能夠自我更新的多能神經干細胞進行增殖,支持大腦皮層向正切方向擴展。隨后,Trnp1水平下降,使多種中間前體細胞和放射狀膠質細胞增多,促進大腦皮層呈輻射狀擴展。在這一過程中,神經元的數量大大增加,這種細胞的有序生成和遷移,驅使大腦皮層形成折疊。
研究顯示,同一個分子(Trnp1)控制著大腦皮層的擴展和折疊,甚至足以在小鼠的大腦皮層中誘使折疊出現。這一發現令科學家們感到興奮,他們指出Trnp1是深入研究的理想起點,可以幫助人們解析整個過程背后的復雜網絡,揭示細胞和分子層面的各種相互作用。G?tz及其同事正在向這一方向努力,他們下一步將明確Trnp1蛋白的具體分子功能,并解析該蛋白的調節機制。
據國外媒體報道,我們經常會出現大腦迷糊的狀態,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幻覺,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們會形容自己“一頭霧水”,這種現象有一個科學的名字,叫做“腦霧”(Brainfog),它是大腦難以形成清晰思維和......
據英國《自然》雜志2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所科學家利用單核RNA測序技術,鑒定出了人類大腦皮層某區域中的75種不同細胞類型。通過與小鼠的類似腦區比較,研究人員發現了二者在結構和細胞類型......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空間感知研究組通過結合決策信號的測量與微電流刺激的干擾兩種方法,解析了大腦神經元信息的讀碼機制。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神經元》。大腦對空間的感知......
9月20日,《神經元》期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空間感知課題組的題為《通過結合決策信號的測量與微電流刺激的干擾兩種方法來解析......
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BrainHealth中心最近的研究表明,與非使用者相比,大麻使用者在大腦休息狀態下的大腦皮層活躍水平相對較高。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腦保健中心的研究科學家ShikhaPrashad......
褶皺的形成不僅取決于大腦皮層總體的生長,也取決于褶皺部位的物理屬性。北京時間7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我們的大腦看起來就像一個放大版的、充滿褶皺的核桃。它為什么會演變成如......
重要的結合蛋白質血紅蛋白血紅蛋白(hemoglobin)是主要存在于脊椎動物紅細胞中的一種色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在人體內運載氧氣和二氧化碳。正常人體的100ml全血中,含血紅蛋白質12~16g。人類血......
大腦皮層是哺乳動物大腦中高度發達的中樞區域,負責控制認知、記憶、情感行為等重要機體功能。正常胚胎大腦皮層發育對于維持皮層功能十分關鍵,全面深入了解胚胎大腦皮層發育機理及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大腦皮層是哺乳動物大腦中高度發達的中樞區域,負責控制認知、記憶、情感行為等重要機體功能。研究揭示組蛋白伴侶調控神經干細胞機制正常胚胎大腦皮層發育對于維持皮層功能十分關鍵,因此全面深入了解胚胎大腦皮層發......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遷移的抑制性中間神經元(inhibitoryinterneuron)與產生興奮性神經元(excitatoryneuron)的干細胞之間進行交談。他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