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 正常人外周血中 T 細胞在體外能直接和綿羊紅細胞(SRBC)結合形成玫瑰花樣細胞團。這是因為人的T 細胞膜上具有能和SRBC 膜上的糖蛋白相結合的受體,稱為E 受體。已證實E 受體是人T 細胞所特有的表面標志,因此本試驗可作為人外周血T 細胞的鑒定和計數,同時作為人細胞免疫功能狀態的一個檢測指標,也是分離T 細胞的常用方法之一。本實驗為示教內容,學生只看結果。 |
---|---|
實驗材料 | 肝素抗凝人外周血 |
試劑、試劑盒 | 淋巴細胞分層液 SRBC懸液 Hank's液 NBS |
儀器、耗材 | 血球計數板 尖吸管 載玻片 瑞氏染液 |
實驗步驟 |
1. 取肝素抗凝血1 ml 加1 ml Hank's 液,混勻后用尖吸管將其加在2 ml分層液上。 2. 離心2000 rpm,30 分鐘,用尖吸管吸取血漿與分層液界面處富含淋巴細胞的懸液置于另一潔凈試管中。 3. 用Hank's 液以1000 rpm,離心10 分沖洗細胞兩次,末次棄上清后再加入Hank's液1 ml,混勻,用微量加樣器吸取0.02 ml 加于0.38 ml 白細胞計數液中,在血球計數板上于低倍鏡下計數,并根據下式算出每毫升細胞數。然后用Hank's液配制成107 /ml細胞懸液。
4. 取107 /ml細胞懸液0.1 ml加0.1 ml經SRBC吸收的滅活NBS,再加0.2 ml0.5 %SRBC懸液,混勻,放37 ℃溫箱5 分鐘,低速離心500 rpm,5 分鐘,然后放4 ℃冰箱2 小時或過夜。
5. 取出試管,輕輕使沉淀的細胞懸浮,用尖吸管取出一滴置于載玻片上,蓋上已滴加瑞氏染液的蓋玻片,于高倍鏡下觀察計數。
展開 |
注意事項 |
1. SRBC 自綿羊體內取出后限在2 周內使用。 展開 |
其他 |
一、實驗結果 計數 200 個淋巴細胞,凡結合3 個SRBC 以上者為E 玫瑰花陽性細胞,求出百分率即為T 細胞百分比。正常值為68±9.9%。
|
9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醫產協同示范項目荻碩貝肯免疫與代謝特檢平臺啟動儀式在中關村通州園一方健康谷舉行。該平臺將進一步豐富漷縣醫藥健康產業集聚區及副中心免疫醫學科學研究及服務能力,為北京城市副中心醫......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科學家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Ambros)和加里·魯夫昆(GaryRuvkun)。生理學或醫學獎是2024年諾貝爾......
9月19日,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生物醫學領域重要獎項——拉斯克獎揭曉。華人科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教授兼炎癥研究中心主任陳志堅因發現“感知外來和自身DNA的酶cGAS,解開DN......
西班牙巴塞羅那科技學院NuriaLopez-Bigas和AbelGonzalez-Perez共同合作,近期取得重要工作進展。他們研究提出了免疫治療應答的五個潛在因素。相關研究成果2024年9月12日在......
由中國食藥促進會疫苗及生物制品質量評價與標準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30多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編制的《基于mRNA-LNP技術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開發指南》(T/FDSA0055—2024)團體標準于近日正式......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海、聶廣軍、重慶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冉海濤等人在Nature子刊Nature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Metal-ion-chelatingphenylalanine......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最致命的原發性腦腫瘤之一,但其診斷和治愈性治療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2024年8月19日,東華大學李靜超團隊在Advanced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Neutrophil-......
如今,鴨子已經成為中國人餐桌上重要的肉制品。據統計,我國肉鴨的年出欄量已超過40億只,鴨子成為我國肉類產品的第三大來源。但長期以來,鴨用疫苗品種不全,特別是多種新發疫病仍無疫苗可用,成為制約我國養鴨業......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課題組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合作,通過揭示新型受體在不同甲病毒中不同的受體識別模式,共同幫助理解了甲病毒在多個物種中廣泛入侵的傳播機制。相關論文近期發表于《自然-通訊......
腫瘤免疫微環境在影響癌細胞免疫逃逸和轉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癌細胞的轉移通常要求降解與重構微環境中的胞外基質。過去相關研究主要側重于生物化學層面,微環境中物理因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特別是細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