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期刊發展部“物理、化學與地學編輯部”的Rodney Chonka先生通過電子郵件通知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編輯部,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期刊被SCI(E)數據庫接收,論文收錄回溯至2008年第1期。這是繼本刊被Academic OneFile、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ADS)、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庫,CSCD)、Gale、Google Scholar、Inspec、OCLC、SCOPUS和Summon by Serial Solutions等國內外權威檢索系統收錄之后的又一突破。
本刊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Springer負責海外發行。本刊主編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趙光達院士,副主編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王恩哥院士、清華大學物理系李師群教授、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胡崗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陸果教授。
從2006年1月創刊至今,本刊始終堅持原創性和國際性辦刊思路,圍繞重大科學前沿問題開展內容策劃,重點報道國際物理學熱點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進展,以特約國內外一流綜述性稿件為主,輔以少量原創性研究論文,側重凝聚態與材料物理、AMO(原子、分子和光物理)、量子信息與量子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等分支領域。另外,本刊每年還特邀國內外高水平專家作為特約編輯,組織1~2個前沿、熱門領域的專輯(專題)。
創刊四年多以來,本刊主編、編委及編輯部在學術內容的策劃、優秀稿件的組織、同行評議、編輯出版質量的提升及國內外宣傳等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并依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和當今國際物理學界的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開拓思路,逐步形成了刊物自身的特色。
SCI選刊標準涉及刊物的編輯水準、引文分析、同行評議及國際性等各個方面。在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最近出版的幾期刊物中,來自美國、歐洲等國外機構的文章已經占到三分之一。ISI Web of Science數據庫最新統計顯示,本刊文章總被引頻次已達200次,單篇被引頻次最高的達33次,本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物理學科研人員所關注和認可。
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被SCI等國際權威檢索系統收錄,是對本刊編輯部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巨大激勵,同時標志著本刊的發展邁向一個全新的起點。編輯部全體成員將再接再厲,致力于本刊學術影響力的提高,進一步加快本刊國際化進程的步伐。
Frontiers of Physics in China 編輯部
董洪光(編輯)
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4號富盛大廈15層 100029
高等教育出版社自然科學期刊分社
Tel: 86-10-58556299, Fax: 86-10-58556034, Cell: 86-13911605631
E-mail:donghg@hep.com.cn
“一稿多投”一直被認為是不端的行為,但這個“規矩”是在紙質時代信息溝通不暢的情況下制定的,近年來有關取消這一觀念的聲音已振聾發聵!實際上,兩個國際頂級出版社已經開始行動。截止目前,已經有來自Cell出......
一把帶劃痕的可疑鋼尺,或成為識別4篇不同署名、不同期刊的論文中研究數據疑似同一來源——由一家“隱身”外部實驗室或第三方機構“出品”——的關鍵證據。該鋼尺引發的質疑和調查,已導致4篇論文中的3篇被撤回,......
墨爾本大學的LauraMackay教授領導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控制不同類型免疫細胞的不同機制,并發現通過精確地針對這些機制,他們可以選擇性地消除“有問題的細胞”,重塑皮膚的免疫格局。我們的皮膚上布滿了專門......
11月29至30日,第十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南京舉辦。論壇開幕式上,《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第八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以及“優秀科普期刊”......
“95后天才少年”曹原最近有了新動向。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學校官網顯示,27歲的天才少年曹原將于2024年7月起正式擔任該校電子工程與......
2018年以來,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北京市基金)以重點研究專題項目形式,高強度支持數學、物理等重點基礎學科及相關交叉學科,旨在“突出學科交叉,支持前沿探索,聚焦卡脖子問題,服務北京發展”。據介......
8月25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在廣州發布《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總報告《充分發揮廣州核心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功能》......
6月10日,拉斐爾·盧克(RafaelLuque)更新了自己的學術簡歷。他目前是沙特國王大學講座教授。年僅44歲的盧克,是世界上論文被引次數最多的科學家之一。其簡歷顯示,他發表了723篇經同行評審的論......
高考僅262分,卻發了5篇數學期刊論文。這是一位腦癱小伙的真實經歷。不僅如此,他還修完了從本科到博士的所有課程,甚至達到985高校申請博士學位的要求:至少發兩篇SCI。消息一出,迅速火上熱搜,當事人謝......
9月21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2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4個國家的20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入選。科睿唯安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的分析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達到諾獎級別。據悉,迄今已有64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