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7-30 10:18 原文鏈接: IAEA:全球核電站步入“老齡化”階段

      據外媒7月16日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日前在第57屆IAEA大會上公布了最新的有關“全球核電站安全”報告。

      報告指出,全球目前正在運轉的437座核反應堆中有162座的工作壽命已經超過30年,另有22座的服役期甚至超過了40年,而全球80%的核電站運營時間均已超過20年。人們普遍認為核反應堆的正常運轉壽命在30―40年間。長期運轉以及核反應堆老化問題已經成為各國“監管者、運營者和公用事業部門面臨的重大挑戰”。

      自1951年12月美國實驗增殖堆1號(EBR―1)首次利用核能發電以來,全球核電技術至今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人們享受核電帶來的便捷時,它也制造了不少壞消息。前蘇聯切爾諾貝利事故、英國溫茨凱爾事故、美國三里島事故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一幕幕的悲劇時刻警醒著人們要小心核電這把“雙刃劍”。

      吸取教訓加強安全

      IAEA表示,受2011年3月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影響,多數IAEA成員國在2012年已經開始針對各國在役核電站進行安全評估,即壓力測試。

      各國不斷根據全球最新的核安全標準、有針對性地加強核反應堆的安全措施,其重要性已從福島核事故得到了證明。其中,美國、瑞士、加拿大等國的監管部門針對反應堆老化問題已經制定了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IAEA的報告稱,盡管很多老化的反應堆引發了安全挑戰,但總體形勢仍相對樂觀,2012年全球在加強核安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從目前運營的437座核電站的安全指標數據來看,核電站的運行安全性還是很高的。

      此前,IAEA曾發布一份草案要求,“舊核反應堆應該滿足更嚴格的安全目標,從而與那些近期或者今后設計的反應堆標準相近”。但也擔憂“這些老化的反應堆無法兌現這一期望。”

      因成本而超期運營

      據路透社消息,盡管目前多數核電站的運行年頭都不短了,但是許多核電站運營商仍在籌劃,或是已經表露出希望核電站能夠超期服役的想法。IAEA對此也僅指出,如果打算超期運營核反應堆,“必須徹底分析”因“不可替代”配件老化引發的安全擔憂。

      歐洲“最老”的核反應堆――英國威爾法1號核反應堆的使用年限比原計劃延長兩年。該反應堆運營商鎂諾克斯合金有限公司(Magnox)表示,建在威爾士的威爾法1號和2號核反應堆已經工作了40年,產生的能量可以讓兩個310兆瓦的渦輪機運轉起來。威爾法2號核反應堆本應于2012年底關閉。英國核監管辦公室(ONR)批準將2號反應堆的核燃料轉移到1號反應堆,并于2012年4月25日停止運行。威爾法1號核反應堆將運行至2014年9月。

      法國工業部長埃里克?貝松曾表示,前總統薩科齊擬將法國核電站使用年限延長至40年以上。埃里克解釋說,延長核電站使用年限更為經濟合算。一方面核電成本較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更低;另一方面,據法國電力公司估計,延長一個現有核反應堆使用年限的成本在6.8―8.6億歐元之間,而新建一個阿海琺最新一代反應堆則需約50億歐元。

      日本政府則打算通過立法將核電站反應堆的壽命限制在40年,以改善核電安全水平,避免核電站因老化而無力應對突發狀況。但該法案還是給核電反應堆“延壽”留有“窗口”。比照美國,在反應堆投產40年后,允許部分反應堆在確保測試合格前提下繼續運轉20年。

      在美國現有的上百座反應堆中,66座獲準在“40歲”后繼續運轉。美國一些核電站運營商眼下也正游說政府進一步延長核反應堆運轉年限,使反應堆壽命達到80年,甚至100年。

      案例分析

      2004年8月9日,日本中部福井縣美濱核電站3號反應堆發生蒸氣泄漏事故,導致4人死亡,7人受傷。雖然核輻射物質沒有泄漏,但這次核電站事故在日本國內造成巨大沖擊。根據專家分析,針對核電站運營和電力供應,這次事故有巨大警示作用。

      警示:老化核反應堆安全不容忽視。日本全國共有50多個用于發電的核反應堆,其中1/3以上運轉超過25年,這次發生事故的核反應堆就是1976年投入使用的。這次泄漏蒸氣的配水管道本來管壁厚度為1厘米,經過長年的腐蝕出現破洞。事故發生后檢查發現,破洞周圍的管壁厚度僅有1.4毫米。按照日本國內標準,厚度小于4.7毫米必須更換。

      據此,日本技術評論家櫻井淳認為,美濱核電站3號核反應堆渦輪機房配水管道蒸氣泄漏,并非突發事故。他認為,隨著設備老化,核電站問題會越來越多,這次事故以后,日益老化的核反應堆安全問題將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相關文章

    在虛擬軌道上運行宜賓智軌T2線正式通車

    7月2日,由中車株洲所自主研發、蜀道新制式集團投建運營的宜賓智能軌道快運系統T2線項目正式通車。開通后,宜賓智軌運營線路超80公里,覆蓋城市主要區域。宜賓智軌T2線正式通車。中車株洲所供圖宜賓智軌T2......

    秦山核電基地平均能力因子位列全球第一

    1月1日,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秦山核電基地迎來“開門紅”——該基地9臺核電機組2023年度平均能力因子達到96.8%。根據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已公布的數據,該業績在全球擁有6臺及以......

    我國第四代核電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打開核電發展新空間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山東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業示范工程日前圓滿通過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

    7.6級大地震后,日本核電站情況咋樣

    日本當地時間1月1日16時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記者發稿前,地震已造成當地55人遇難。此次地震還導致兩座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將廣受關注的日本核電......

    日本地震,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

    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電站等多個核電站燃料池中的水出現溢出情況。綜合報道,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1月1日發生7.6級強震,石川縣警察本部當地時間1月2日上午5時宣布,地震造成該縣共6人死亡。此次地震導致志賀核......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

    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完成168小時連續運行考驗,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

    又出事!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工人遭放射性物質污染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工信部: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加速期已然來臨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福島首輪核污染水排海結束,又預計第二輪?網友怒了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9月11日在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首輪排海從當地時間8月24日下午1點03分啟動,到9月11日中午12點15分結束,首輪累計排放量為7788立方米”。東電稱,預計......

    探訪福島核電站內部|東電:除排海外沒考慮過其他辦法

    8月27日,日本正式啟動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總臺記者獲準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部進行探訪。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