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關于出現早期記憶喪失癥狀病人的研究中,西弗吉尼亞大學Kim Innes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通過簡單的冥想(Kirtan Kriya冥想)或者聽音樂對有早期記憶丟失的老人可能有多重好處。
在這項隨機試驗中,研究人員在12周的時間里讓60名主觀認知能力下降(SCD:一種可能預示著阿爾茲海默癥的臨床前癥狀)的老人每天冥想或者聽歌音樂12 min,研究結果最近發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該研究發現冥想和聽音樂的病人在3個月后主觀記憶功能和客觀認知能力都顯著提高,這些功能包括了癡呆臨床前期或者早期最可能影響的功能(如注意力、執行能力、信息處理速度、客觀記憶功能等)。更重要的是,病人記憶和認知功能方面的改善甚至可以在治療停止后繼續維持3個月。
正如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解釋的一樣,冥想和聽音樂的病人在睡眠、心情、壓力、生活質量和福利等方面都有顯著改善,其中冥想的病人改善更明顯。此外,所有的功能改善都能夠維持到治療后3個月。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兩種簡單的身心鍛煉(Kirtan Kriya冥想和聽音樂)不僅可以改善心情狀態、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認知能力,甚至可以逆轉SCD老年人喪失的認知能力。
記者1月15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施一公團隊歷經8年探索,在阿爾茲海默癥領域取得重要發現——他們找到了可能觸發阿爾茲海默癥記憶衰退的“機關”。這一發現對理解阿爾茲海默癥的發病機制,以及開展針對性的藥物......
小膠質細胞對于大腦的發育和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病至關重要。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StemCell上題為“Type-I-interferonsignalingdrivesmicroglialdys......
7月21日,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深度調查報告,指出阿爾茨海默病領域的一篇重要論文涉嫌造假。由于這篇論文已被引用接近2300次,且帶動了一大塊領域的發展,因此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發了生物醫......
診斷阿爾茨海默病需要大量時間和金錢。在進行冗長的面對面神經心理學檢查后,臨床醫生必須詳細轉錄、審查和分析每個反應。但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工具,可以自動化該過程并最終使其在線移動。他們的......
本周發表于《阿爾茨海默病與癡呆癥:阿爾茨海默病協會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中,芝加哥大學和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MGMT的新基因,該基因會增加女性患AD的風險。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兩......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ommunicationsMedicine上題為“Apredictivemodelusingthemesoscopicarchitectureofthelivingbrain......
阿爾茨海默癥(AD)是老年癡呆癥的最常見形式。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癥協會的數據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一位新的AD患者產生。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AD患者將增加至1.5億以上。我國每年至少有30萬新發......
目前研究人員并不完全清楚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的生物學過程是如何被破壞的。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Neuroscience上題為“Large-scaledeepmulti-layerana......
2022年3月2日,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生命健康學院葉克強教授(前EmoryUniversity終身教授)團隊在Nature期刊發表了題為:FSHblockadeimprovescogniti......
隨著人的年齡不斷增長,大腦也逐漸衰老,在這一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不幸罹患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茲海默癥。阿爾茨海默癥(AD)是最常見的癡呆癥形式。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癥協會的數據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