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
一、材料
1. 緩沖液和溶液
IPTG 溶液(20%, m/V)
X-gal 溶液(2%, m/V)
2. 培養基
含四環素或卡那霉素的 LB 瓊脂平扳 或 加富的 M9 基本培養基平板
LB 或 YT 培養基
含 5 mmol/L MgCl2 的 LB 或 YT 培養基瓊脂平板
含 5 mmol/L MgCl2 的 LB 或 YT 培養基的上層瓊脂或瓊脂糖
3. 專用設備
47℃ 加熱器或水浴
冰浴
4. 載體和菌株
LB 或 YT 培養基中的 M13 噬菌體原種 或 懸于 1 ml LB 或 YT 培養基中的噬菌斑
大腸桿菌 F' 菌株制備的主培養物
二、方法
1. 取帶 F' 質粒的菌株的主培養物在含四環素(XL1-Blue) 或卡那霉素(XL1-Blue MR F'Kan) 的加富 M9 基本瓊脂平板或 LB 平板上劃線。37℃ 培養 24~36 h。
2.
制備鋪板用細菌。挑取步驟 1 制備的平板上單個良好分離的單菌落接種于含 5 ml LB 或 YT 培養基的 20 ml 無菌試管中,37℃
旋轉搖床培養 6~8 h。冰浴冷卻 20 min, 貯 存于 4℃。這種鋪板用細菌可在 4℃ 保存 1 周以上。
3. 準備裝有 3 ml 融化的或 YT 培養基的上層瓊脂或瓊脂糖的無菌試管(13 x 100 mm 或 17 x 100 mm), 培養基中加入 5 mmol/L MgCI2, 試管保溫在 47℃ 加熱器或水浴中。
4. 根據稀釋度和噬菌體原種的量(見步驟 5) 標記一系列無菌試管(13 X 100 mm 或 17 X 100 mm)。取 100 μl 步驟 2 制備的菌液加入各試管。
5. 將噬菌體原種用 LB 或 YT 培養基作 10 倍系列稀釋(10-6~10-9)。分別取 10 μl 或 100 μl 各個稀釋度的噬菌體溶液加入步驟 4 制備的含鋪板細菌的試管中,在振蕩器上輕輕振蕩使噬菌體和細菌混合。
與 λ 噬菌體不同,M13 噬菌體吸附細菌很快,因而在加入上層瓊脂前不需要將噬前體與鋪板細菌溫育。
6. 在裝有上層瓊脂的試管中分別加入 40 μl 2% X-gal 和 4 μl 20% IPTG。馬上分別將每管中的內容物倒入一支含感染培養物的試管中,用振蕩器溫和振蕩 3 s,混合培養物與瓊脂/瓊脂糖。將混合物倒入標記好的含 5 mmol/L MgCl2,并預先平衡至室溫的 LB 或 YT 平板。轉動平板以確保菌體和上層瓊脂分布均勻。
7. 將步驟 5 準備的含感染培養物的各試管,重復步驟 6 加入含 X-gal 和 IPTG 的上層瓊脂。
8. 蓋上平皿,室溫放置 5 min, 使上層瓊脂/瓊脂糖凝固。用 Kimwipes 紙中將蓋上多余的冷凝水擦干,平板倒置放于 37℃ 培養。
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