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圣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倫敦大學學院(UCL)和皇家自由醫院開發的一種基因療法,通過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的凝血蛋白Factor IX,改變了嚴重血友病B患者的生活,可讓一些患者選擇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方式。相關研究發表在2014年11月20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在這項研究中,參與者接受了三分之一劑量的基因療法,用一種改良的腺相關病毒(AAV)8作為載體,傳遞制造Factor IX的遺傳物質。載體單次注射到每名參與者的胳膊外周靜脈中。
患有嚴重血友病B的所有10名男性,在接受基因治療之后,Factor IX水平都升高,并在超過4年的時間內保持穩定。總的來說,自發性出血發作下降了90%。在調查型療法治療后的前12個月, Factor IX替代治療的使用減少了大約92%。
在接受最高劑量治療的6名受試者中,凝血蛋白的水平從正常水平(不到1%),增加到了5%或更多。這一增加使他們的疾病從嚴重轉變為輕度,使受試者能夠參加體育運動,如足球,而無需Factor IX替代治療,也不會增加出血風險。
在接受最高劑量的6名患者中,有4名患者的肝酶上升,可能是由于對載體的一種免疫應答。這些人沒有癥狀或者保持健康,在短暫的類固醇治療之后,他們的肝酶恢復到正常范圍。
血友病B是由Factor IX基因的一個突變引起的,可導致危險的低水平的重要凝血蛋白。這種疾病影響大約3萬個人當中的一個,大多數是男性。這種疾病的特點是Factor IX水平低于正常的1%,對于這些患者來說,擦傷和碰撞都會引起醫療緊急情況。自發性出血的痛苦發作,可以導致早年嚴重的關節損傷,增加大腦可能致命性出血的風險。
本文資深作者、圣裘德兒童研究醫院外科系的Andrew Davidoff博士說:“這項研究首次提供證據表明,這種基因療法具有長期的安全性和療效。目前為止,這些結果通過戲劇性地降低出血風險,對研究參與者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
本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Amit Nathwani補充說:“我們所報道的數據,標志著血友病B治療的一個模式轉變,并為治療這種主要的出血性疾病奠定了基礎。這些結果,也為開發這種基因轉移方法,用于治療其他疾病(從其他先天凝血缺陷如血友病A,到新陳代謝先天性缺陷,如苯丙酮尿癥),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臺。”
在接受基因治療之前,70%的患者至少每周一次接受Factor IX替代治療,以防止出血發作。其他人根據需要使用替代療法來停止出血。
自從參與這個試驗以后,7名患者當中有4人結束了常規的Factor IX注射。盡管增加了體力活動,但卻沒有人發生自發性出血。Nathwani說:“一些患者在4年多的時間內都不需要凝血因子,這已經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研究人員估計,這些研究參與者所接受Factor IX替代療法的整體支出超過了250萬美元。
Factor IX通常是由肝細胞產生的。AAV8被選作載體,是因為該病毒可感染肝細胞,但是不會引起人類疾病或融入人類DNA。這項研究僅限于以前沒有感染AAV8的患者,以消除免疫抑制藥物的需要,以使載體免于可能的免疫系統攻擊。
立刻索取HiSeq X Ten系統最新資料
這種載體是由St. Jude-UCL合作開發。目前,已有12個人加入了正在進行的Phase I/II安全性和有效性試驗。一半是在UCL進行,一半是在圣裘德兒童醫院進行。關于將試驗擴大至包括更年輕的血友病患者,正在討論之中。同時,這項工作將不斷提高和擴大使用載體,來治療另一種更常見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
止血(hemostasis)對于預防過度失血非常重要,然而如果存在過度反應和纖維蛋白的失控形成的話,就會增加機體血栓的形成風險,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ardiovascularRese......
美國得克薩斯心臟研究所的科學家27日宣布了迄今最大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細胞治療試驗結果。該療法針對因射血分數低導致的慢性心衰,通過提高心臟泵血能力和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而使患者受益。對于接受治療的患者......
國家醫保局近日公布,7種罕見病用藥新增進入2022國家醫保目錄,涉及多種疾病。此次國家醫保談判再次上演“靈魂砍價”,用于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利司撲蘭口服溶液用散(規格為60毫克每瓶)上市價格......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臟外科/肝移植中心杭化蓮團隊和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王存團隊合作,在《基因組醫學》(GenomeMedicine)和《信號轉導和靶向治療》雜志(SignalTransd......
日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成功完成國內首批、山東首例自動抗磁共振(3.0TMRI)雙腔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的植入,標志著國際領先的自動抗磁共振雙腔ICD在山東正式應用于臨床,可為更多病患提供更......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由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誘發的慢性、炎癥性的免疫介導疾病。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副院長史玉玲教授8日接受采訪時介紹:“多年來,我接觸到的患者中,近60%病程超過10年,超過80%的患......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由遺傳及環境因素共同誘發的慢性、炎癥性的免疫介導疾病。上海市皮膚病醫院副院長史玉玲教授8日接受采訪時介紹:“多年來,我接觸到的患者中,近60%病程超過10年,超過80%的患......
近期,多地發布最新消息,醫療機構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上海:12月20日起全市各醫療機構對門急診患者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根據上海市當前疫情形勢,為方便市民看病就醫,上海市進一步優化門急診就醫流程,12......
5月15日,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首個生物細胞實驗室在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落成。包括“腫瘤生物細胞免疫治療”“NK細胞保健治療”兩項新技術。實驗室的落成,標志著欽州開啟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的新時代,給癌癥患者帶......
中新網9月27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復發性兒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罕見且極具侵略性的急性血癌,病人若復發,存活率往往不足四成。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成功結合藥物及基因測試,可在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