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發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武漢的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可能比之前認為的要低。
過去的研究估計,2%至3.4%的已知病例死亡。但是,根據近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武漢的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約為1.4%。
這項研究是基于截至2月29日的數據。當時,武漢共有48557例COVID-19病例,其中2169例死亡。自那時以來,感染人數有所增加,但最近我國的疫情目前已得到控制。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一組研究人員利用大量公開的和以前發表的信息,估計武漢出現COVID-19癥狀后的"病死率風險"或死亡概率為1.4%。
與其他研究相似,他們也發現有癥狀的感染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對于30到60歲的成年人,有癥狀的感染風險增加4%/歲。他們還發現,與30至59歲的人相比,59歲以上的人出現癥狀后死亡的可能性是他們的5.1倍。30歲以下的人出現癥狀后死亡的風險降低了40%。
這項新的分析也有一些局限性,包括不能測試和診斷每個人的COVID-19。
作者還重申了大家一直在重復的觀點:"也許緩解措施最重要的目標是'拉平'疫情曲線,降低醫療服務的峰值需求,為開發更好的治療途徑爭取時間。"
與此同時,在全球大多數地區,COVID-19病例正在迅速增加,截止3月29日,意大利目前報告的病例為41,035例,死亡人數超過中國。美國確診病例也在迅速增加,確診病例已超過1.1萬人。
展望未來,作者表示分析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數字也很重要,但是這些地區可能沒有武漢那樣的疾病演變和發展。
“在藥物或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物模型代替臨床病人,來篩選和評價藥物、疫苗。而如果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研究,對防止疾病感染將是很大障礙。這次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國率先建立動物模型(......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已有3年多的時間了。放眼過去,在現代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一種病毒可以如此“橫行霸道”這么長時間,也算是極其罕見的。新冠病毒,對全球的很多人來講,在親眼看到它帶來的破壞力之后,如果再......
國內防疫措施持續優化,新冠肺炎這一疾病名稱的用法也備受關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新冠肺炎分級診療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中包括了無癥狀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據病毒變異特征和疫情發展形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
據“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消息:根據《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要求,經研......
優化風險區域管理、完善核酸篩查方案、提高流行病學調查效率……連日來,全國各地結合疫情變化形勢和各地實際情況,多地因時因勢調整優化防控舉措,不斷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快封快解、應解盡解11月30日,廣州......
11月中旬以來,北京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數持續高位增長,社會面病例數持續高位增加,確診病例已經過萬。波及范圍廣,社會影響大,首都疫情防控正處于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經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基因測......
11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429場)。圖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胡寧劉世昕......
1月1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于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等4個文件的通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指出,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新......
11月21日,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并印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