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7-26 05:38 原文鏈接: Nature:腸道感染竟能引發帕金森病產生?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麥吉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在一種缺乏一個與人類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相關的基因的小鼠模型中,腸道感染能夠導致類似于這種疾病的病理特征。這一發現擴展了他們近期的一項指出帕金森病具有主要的免疫成分的研究,這為開發治療這種疾病的策略提供了新的途徑。相關研究結果于2019年7月17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testinal infection triggers Parkinson’s disease-like symptoms in Pink1?/? mice”。論文通訊作者為蒙特利爾大學的Michel Desjardins和Louis-Eric Trudeau,麥吉爾大學的Heidi McBride和Samantha Gruenheid。

    圖片來自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405-y。

      1990年至2016年,世界上帕金森病患者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多,從250萬增加到610萬。一個相對保守的預測是未來30年內,患者人數將增加一倍,大約到2050年時,全球將有1200多萬名患者。

      大約10%的帕金森病病例是由于編碼PINK1和Parkin等蛋白的基因發生突變造成的,這些蛋白與線粒體(細胞中產生能量的細胞器)有關。具有這些突變的患者在更早的年齡患上帕金森病。然而,在小鼠模型中,這些相同的突變不會產生疾病癥狀,這導致許多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小鼠可能不適合用于研究帕金森病。

      作為研究帕金森病的兩位專家,Trudeau和McBride認為這項新研究的結果可能解釋了這種差異:這些動物通常是在無菌設施中飼養的,這些條件不能代表經常接觸傳染性微生物的人類遇到的情況。Gruenheid相信,腸道感染與帕金森病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將促進對與這種疾病發生相關的免疫反應開展進一步研究,這將允許人們開發和測試新的治療方法。

      帕金森病是由大腦中一部分神經元--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進行性死亡引起的。這些神經元的喪失是在PD患者中觀察到的典型運動癥狀(包括震顫和僵硬)的原因。導致這些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的原因尚不清楚。

      Trudeau說道,“大多數現有的帕金森病模型都基于這樣一種信念,即由于有毒物質在神經元內部積聚,它們會死亡。然而,這并不能解釋這樣一個事實,即帕金森病病理學特征在患者出現運動障礙和任何明顯的神經元喪失幾年前就開始出現。”

      針對這一點的原因可能可以用這項新研究的結果來解釋。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在缺乏一個與帕金森病相關的基因的小鼠中,在年輕小鼠中引起輕微腸道癥狀的細菌感染足以在這些小鼠的生命后期出現帕金森病樣癥狀。

      這些帕金森病樣癥狀可能通過服用一種用于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稱為左旋多巴(L-DOPA)的藥物暫時地逆轉。Desjardins和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蒙特利爾大學醫院研究中心的Diana Matheoud指出在正常小鼠中,免疫系統對腸道感染作出了適當的反應;然而,在缺乏與帕金森病相關的基因PINK1的小鼠中,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即一種導致免疫系統攻擊有機體中健康細胞的過程。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多巴胺能神經元并不是死于有毒物質的積累,免疫細胞參與殺死它們。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在遭受腸道感染的突變小鼠中,自身反應性的毒性T細胞存在于大腦中并且能夠攻擊培養皿中的健康神經元。Matheoud和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麥吉爾大學微生物學研究生Tyler Cannon強調道,這些結果強烈表明,某些形式的帕金森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在患者注意到任何運動癥狀的數年前就開始在腸道內發生,這突出了一個事實:預防性治療存在著一個時間窗。


    相關文章

    “帕金森第一大國”如何抗“帕”延緩病程進展?

    2020年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的主題是“抗疫抗帕,你我同行”。帕金森病是繼阿爾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發生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我國此人群的發生率為1.7%。數據顯示,我國帕......

    帕金森領域研究進展一覽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帕金森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neurology:眼部疾病常見于帕金森癥患者DOI: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

    腸道微生物組的檢測真能幫助改善日常機體的健康狀況?

    如今人們會花費數百美元來分析其機體的腸道微生物,他們希望這種分析能幫助調整日常的飲食并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但正如我們在最近所發表的論文中解釋的那樣,目前這種檢測服務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而科學研究還處......

    咖啡能帶來更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咖啡因的攝入與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有關。腸道微生物群是生活在消化道中的數萬億微生物,它們影響著你的整體健康。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從2型糖尿病到某些癌癥再到帕金森氏癥,飲用咖啡與降低各......

    Cell:現腸道微生物代謝物竟然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已經確認了一種腸道微生物的副產品--苯乙酰谷氨酰胺(PAG)--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有關,包括心臟病、中風和死亡。這項研究近日發表在《Cell》雜志上。苯丙氨酸是一種存在于許多食物......

    嚴重的花生過敏可能是一種“腸道本能反應”

    一項對19名罹患花生過敏癥者所進行的新研究發現,他們的腸道中有著大量的致敏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這為花生和其它食品的嚴重過敏機制對提供了寶貴的線索;美國人中共有多達6%的人受到該過敏癥的影響。......

    遺傳印跡揭示導致癌癥發生的腸道微生物

    根據最近在《nature》雜志上發表的研究,腸道中常見的一種細菌可能導致腸癌。這項由來自荷蘭,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做出的研究結果表明,大腸桿菌釋放的毒素會導致腸道內膜細胞發生“獨特”的DNA損傷模式。這......

    攜帶帕金森疾病突變細胞有助于疾病研究

    在最近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基因編輯工具,將疾病相關基因突變引入猴源干細胞中,并成功地抑制了帕金森氏癥患者經常會出現細胞生化異常反應。文章作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MarinaEmborg教授說:......

    腸道中居然存在帕金森癥的生物標志物?

    生物谷BIOON/--帕金森氏病(PD)是一種使人衰弱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損害了全球數百萬老年人的運動功能。通常情況下,PD患者會在運動癥狀發作前數年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的癥狀,例如便秘等。對帕金森氏病患者......

    對付帕金森病的新途徑要從“腸”計議?

    帕金森病(PD)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在全世界影響了數百萬老年人。患者的主要表現有靜止時四肢震顫、僵硬、運動功能受損等。但醫生們很早就發現,不少PD患者在出現運動障礙之前,常常還有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