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腸道菌群建立于幼兒時期,這些微生物對于兒童的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日前科學家們在孟加拉一個貧民區,對健康和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在這些兒童出生后兩年中,跟蹤分析了他們的腸道菌群,發現營養不良會破壞微生物組的健康發展。就算通過膳食治療改善營養不良的癥狀,也不能恢復這樣的破壞。這項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文章指出,腸道菌群與免疫功能和營養吸收有關,在營養不良的病理中有重要作用。
微生物組與年齡
為了明確兒童腸道菌群的正常構成和發育情況,華盛頓大學的Jeffrey Gordon領導研究團隊,對12名孟加拉某貧民區的健康兒童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在這些兒童兩歲以前每月取一次糞便樣本,并通過DNA測序鑒定其中的細菌(微生物組)。他們比較了不同樣本中的細菌多樣性和組成比例,發現有24種菌所占的比例會隨著兒童成長而改變。隨后,他們又在38名健康兒童中檢驗細菌組成與年齡的關系,發現這24種細菌的比例能夠準確預測兒童的年齡。
研究顯示,營養不良兒童的腸道菌組成不符合其真實年齡,而是顯得更為年幼。這樣的差異在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中最為明顯。研究人員通過飲食治療,改善了這些兒童的體重和營養水平,然而其腸道菌群只出現了暫時性的“成熟”,很快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進一步分析表明,營養不良兒童的微生物組中,細菌種類較少,許多細菌的豐度也不足。
研究人員指出,營養良好的兒童微生物組的恢復力更強。舉例來說,腹瀉性感染會改變患兒的腸道菌組成,但營養好的兒童能夠在一個月之內恢復正常。
微生物組與健康
這項研究是人們首次衡量人類微生物組的發育程度,類似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其它疾病。Gordon指出,研究中的24種細菌可以幫助人們對營養不良進行分級,或者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
富含營養的膳食可以顯著減少營養不良造成的死亡,但營養不良依舊會對兒童健康造成長期的影響。舉例來說,在兒童營養水平和體重得到改善的同時,IQ低和免疫功能紊亂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不夠成熟的微生物組可能就是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
“我們的研究表明,生長發育是否健康,不能只在細胞的基礎上做出判斷,微生物組也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Gordon說。
兒童天性好動,玩耍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把受傷的牙齒放到牛奶里保存,這個做法科學嗎?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介紹,將牙齒放入牛奶或者生理鹽水中都可以。專家介紹,磕掉的......
兒童天性好動,玩耍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把受傷的牙齒放到牛奶里保存,這個做法科學嗎?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介紹,將牙齒放入牛奶或者生理鹽水中都可以。專家介紹,磕掉的......
4月27日—28日,2024年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錦州醫科大學舉辦。來自國內外40余名知名專家學者,聚焦兒童青少年健康開展深入學術交流和務實討論。主旨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錦州醫科大學......
4月20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一屆第四次常務理事會議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譙仕彥,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譚支......
在公共場所,不難聽到孩童穿透力極強的喊叫聲,或表達愉悅興奮,或表達悲傷生氣。很多人將其視作孩子的“天性”,認為這是幼年“正常”的表達方式,但有時并非如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
香港大學醫學院6日表示,其醫學團隊在抑郁癥藥物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科研進展,即首次揭示了腸道菌群代謝物——高香草酸具有緩解抑郁癥的作用,為抑郁癥治療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港大醫學院終身講席教授賈偉及其科研......
28日,成都市檢驗檢測認證協會發布《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和康復評估規范》《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和康復檔案管理規范》以及《酶解牛油》3項團體標準。公告如下: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關于印發&......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竺曉凡主任醫師和阮敏副主任醫師團隊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在線發布研究論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外周血ctDNA是兒童AM......
目前,新出現的研究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組或與機體的認知功能結局和神經發育障礙存在一定關聯,但目前研究人員并未詳細闡明腸道微生物代謝對經典神經發育的影響,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ceAdvan......
人們對自然環境的自然表征,即通過感官獲取信息并留存在大腦對自然的認知印象,在塑造個人環境態度和行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探討人的自然表征,尤其是對言語敘述能力發展有限的兒童而言,面臨方法上和技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