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有一半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周圍神經病變(peripheral neuropathy)---無力、麻木和疼痛,主要在手和腳。當血液中循環的高濃度糖分損害周圍神經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的研究,發現了導致糖尿病相關周圍神經病變的另一個因素:氨基酸代謝的改變。相關研究結果于2023年1月25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sulin-regulated serine and lipid metabolism drive peripheral neuropathy”。
這些作者發現,兩種相關氨基酸---絲氨酸和甘氨酸---水平較低的糖尿病小鼠患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更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通過在飲食中補充絲氨酸來減輕糖尿病小鼠的周圍神經病變癥狀。
這項新的研究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些經常被低估的“非必需”氨基酸在神經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發現可能提供了一種識別周圍神經病變高風險人群的新方法,以及一種潛在的治療方案。
論文通訊作者、索爾克研究所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實驗室的Christian Metallo教授說,“我們很驚訝,調高和調低一種非必需氨基酸對代謝和糖尿病并發癥有如此深刻的影響。這只是表明,我們所認為的教條會在不同的情況下發生變化,比如在疾病條件下。”論文第一作者為Metallo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Michal Handzlik。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和稱為鞘磷脂的特殊脂肪分子的組成部分,鞘磷脂在神經系統中含量豐富。氨基酸絲氨酸的低水平迫使身體在鞘磷脂中加入一種不同的氨基酸,從而改變其結構。這些不典型的鞘磷脂隨后積累,這可能會導致周圍神經損傷。雖然這些作者在糖尿病小鼠身上觀察到了這種積累,但同樣的氨基酸轉換和鞘磷脂變化發生在一種以周圍感覺神經病變為標志的罕見人類遺傳病中,表明這一現象在許多物種中是一致的。
為了確定長期的慢性絲氨酸缺乏是否會驅動周圍神經病變,Metallo團隊給小鼠喂食了對照飲食或無絲氨酸飲食,并結合低脂肪或高脂肪飲食,時間長達12個月。他們驚訝地發現,低絲氨酸與高脂肪飲食相結合加速了小鼠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相反,給糖尿病小鼠補充絲氨酸可減緩周圍神經病變的進展,而且這些小鼠的情況更好。
這些作者還測試了化合物多球殼菌素(myriocin),它能抑制在組裝鞘磷脂時將絲氨酸換成另一種氨基酸的酶。多球殼菌素治療減少了喂食高脂肪、無絲氨酸飲食的小鼠的周圍神經病變癥狀。這些發現強調了氨基酸代謝和鞘磷脂產生在維持健康的周圍神經系統中的重要性。
絲氨酸缺乏也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有關。例如,Metallo和合作者以前在黃斑毛細血管擴張癥2型(macular telangiectasia type 2)患者中發現了絲氨酸和鞘磷脂代謝改變之間的聯系,其中黃斑毛細血管擴張癥2型是一種導致視力喪失的疾病。在小鼠中,絲氨酸減少導致非典型視網膜鞘磷脂的水平增加和視力下降。絲氨酸目前正在接受臨床試驗,以檢驗它在治療黃斑毛細血管擴張癥和阿爾茨海默病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周圍神經病變通常通過改變飲食來降低血糖水平,以及止痛藥、物理治療和移動輔助工具(如手杖和輪椅)來管理。天然富含絲氨酸的食物包括大豆、堅果、雞蛋、鷹嘴豆、扁豆、肉類和魚類,絲氨酸補充劑價格低廉,可在柜臺購買。
然而,這些作者說,建議糖尿病患者服用絲氨酸補充劑來預防神經病變還為時過早。Metallo說,“你可能需要服用大量的絲氨酸才能發揮作用,而且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額外的絲氨酸。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了解人類的絲氨酸生理學,并探索補充絲氨酸的潛在缺點。”
為此,Metallo和Handzlik如今正在開發一種絲氨酸耐受性測試,類似于用于診斷糖尿病的葡萄糖耐受性測試。
Handzlik說,“我們希望確定那些周圍神經病變風險最高的人,這樣我們就可以只治療那些可能受益最大的人。”
日前,適用于苯丙酮尿癥、腎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4款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被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為更好滿足病患營養需求,市場監管總局設立特醫食品優先審評審批程序,對罕見病類別、臨床急需......
萄糖反應性胰島素產生,恢復機體調節葡萄糖水平的能力,其通過肝門靜脈輸注給藥,需要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保護輸入的胰島細胞免受免疫排斥。通過細胞療法達到功能性治愈糖尿病是近年來科學家努力的方向。當地時間20......
考試季來臨,有些家長把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功能型飲料奉為“體考神器”,認為臨考前喝上一瓶,就能幫助孩子提升考試測試成績。不過,還是奉勸家長們別盲目跟風,這些含有大量牛磺酸和咖啡因的飲料并不適合青少年服用。......
日本順天堂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等參與的一個團隊成功利用一種糖尿病藥物清除了實驗鼠體內的一些衰老細胞,不僅改善了實驗鼠的代謝異常、動脈硬化等癥狀,還延長了患早衰癥實驗鼠的壽命。據公報介紹......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再生醫學療法,能加快糖尿病傷口愈合。該療法使用載有基因指令的微小脂肪顆粒來緩解炎癥。結果表明,該療法可以針對引起問題的細胞,并減少小鼠皮膚損傷模型中的腫脹和有害分......
一項在線發表于最近《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志》的長期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糖尿病(Ⅰ型和Ⅱ型)的影響。無論患病時間長短,男性患心血管疾病、腿部足部和腎臟并發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幾率都更高。家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21.shtm一項在線發表于最近《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志》的長期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糖尿......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熬夜包括上夜班足以打亂人體內與血糖調節、能量代謝和炎癥相關蛋白質的節律,進而促進慢性代謝疾病的發展。......
如果你問醫生,糖尿病是吃糖吃出來的嗎,醫生大概會回答你并不是。 但不可否認,飲食與糖尿病之間關系非常密切,也的確存在與高糖尿病風險有關的食物。 近期,《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
通常糖尿病患者只關注糖尿病在心腦血管及肝腎方面的影響,很多人對于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DPNP)卻知之甚少。但數據顯示,有超過50%糖尿病患者出現過DPNP。據了解,糖尿病神經痛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