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9-30 16:32 原文鏈接: SCI論文寫作的模式及套路:讓復雜的事情變簡單!

      談談SCI論文寫作文章各個部分應注意的問題及一些固定模式和套路。

      Abstract

      整體要求簡練,言簡意賅,因為絕大部分journal對Abstract都有字數限制,一般150~250words.

      先簡單描述一下自己工作的前沿背景,幾句話,然后引出自己的實驗(“In this paper….”; “Herein..” or “Here, we…”),主要陳述實驗結果,可稍帶提一下所用到的重要方法的名稱,然后說明你的結果的意義“There data suggest….”;最后總結拔高“In a word….”or “in summary…..”。

      Introduction

      描述跟你的實驗相關的領域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自然的過度到你的實驗意義和重要性。“Although…..there are still… so far”“Here, for the first time, we have used…..”。如果你前面已發過相關的文章,要插入引用一下“We recently showed that…..”或“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 These results verify that…..”“Here…..”“ To explore this hypothesis, we generated….”.

      寫好Introduction需要有大量的參考文獻做基礎,摘取短語、詞組、句子進行reorganize。調節好前后句子的順序及銜接。

      Materials and Methods

      這部分可以從別的文章摘到現成的方法描述,加以改造,替換成自己的實驗條件,變成自己的表達方式,近幾年journal對抄襲句子的現象抓的特別嚴,多注意。太復雜的經典方法,可以簡單描述后加上參考文獻“Briefly, …..”;也可以直接引用參考文獻“The…method was performed as described previously ”.

      Results

      這一部分很重要。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organize,結果描述要準確、專業,一些重要的數據可以放在結果部分的文字描述中,如IC50、EC50、抑制百分率、P值等等。這部分不能像Introduction那樣寫太多的理論性的東西。每段的開頭或一些連接的地方可以簡單地用一些理論性的或總結性的句子。在陳述你的實驗操作和看到的結果和表面現象時用過去時態,陳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結論性的內容時用一般現在時。

      一些常用的短語及句式有:

      “In order to prove…., we used…”;“We have set up….”;“To demonstrate…., we further…”;“Consistently/Consistent with…”;“Compared with….”;“Thus, at current time, we have evidence that…”;“We next characterized…”;“We found that…”;“We have noticed that….”;“It’s known that….”;“So we introduced….in our study”;“In contrast…”;“These data suggest that….”;“So we next explored….”;“Notably,….”;“Importantly, ….”;“Furthermore….”;“Moreover….”;“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As shown in Fig. 1,…..”;“Fig. 1 shows….”;“Overall,….”;“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These data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that.....”;“Next,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We next set out to determine whether….”;“Lastly, we examined…..”;“In order to establish….”.

      Discussion

      這一部分最重要,也最難寫,是大家最容易犯錯的地方。即使是對一些發了很多文章的老教授來說,這部分仍然是塊硬骨頭,尤其是top paper,Discussion非常重要,因為閱你paper的人,都是世界頂級的大牛。首先要注意,Discussion不能過多地羅列和重復結果部分的內容,這是常犯的錯誤,因為感覺沒什么可說的,就重復結果來充數。討論部分可以就你的實驗結果論述與你的結果密切相關的研究現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你的工作是解決的哪一部分問題。討論要延伸出很多結果部分所體現不出來的信息,如你的工作的長期效應、潛在效應、與他人工作的比較,相同之處、不同之處、你的優勢、你的結果存在的問題、局限性及其原因、將來可以改進的地方等等。也可以就你實驗中得到的跟預期不一致的interesting的結果簡單討論一下可能的原因。對一些top的paper來說,你的research中的一些問題是很難躲得掉的,還不如主動提出討論,變被動為主動。對一般的文章,另當別論,一般大家都喜歡畫一個圓滿的圈。寫作風格上每個人不一樣,有溫文爾雅、按部就班的,也有如西部牛仔一樣豪放的,都沒問題。

      討論開始,可以開門見山:“Here, we describe….”或“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Importantly,….., suggesting…..”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短語和句式:“Overall, our studies establish the….”;“Although there are important discoveries revealed by these studies, there are also limitations.

      First,…..Second,…..Third,…..Fourth,…Last,…Overall,…”;“Furthermo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results suggest a possibility of….”;“One important future direction of …. is…..”;“To this end, we show that….”;“However, none of these approaches to date holds the….”;“Our studies serve as a proof-of-concept that….”;“This could explain why…..”;“Alternatively, …. may be operative….”;“Thus, future iterations of ….. may in fact demonstrate even greater potency.”;“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In summary, we have identified…..”;“Our results confirm that…..”;“These studies thus offer a new strategy to treat…..”

      Acknowledgements

      這一部分主要感謝友情給你幫助的,如給過你質粒、細胞或其它材料的,技術服務及寫作指導的,最后寫基金號,寫多少都行。

      現在好多導師要求碩士研究生發表SCI論文,博士就更不用說了。有人勉強發表一篇,有人連續發表數篇,大家都很努力,平臺一樣,到底差距在哪?

      本人總結了幾點經驗,希望對第一次發表SCI論文的同學有用:

      1、選題

      相對來說應用性研究比基礎研究難發表論文,而且發表論文的因子也較低,比如搞育種的,研究育種技術的比較難發表論文,研究育種基因的好發表論文。所以結合老板的課題,要選擇機理性研究課題。確定好關鍵詞,在各大檢索系統中分析所選課題是不是國際研究前沿,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如果相關文獻檔次很低,那么你選擇的課題可能發表好文論文的可能性較低。

      2、設計

      選好課題不要急于動手,先看中文文獻,主要是博士論文和綜述,了解關鍵術語和研究進展。收集英文文獻,總結研究進展,選好切入點,設計實驗一、實驗二..........實驗n,根據文獻提前構架論文發表框架,后面做完實驗,填好數據。如選擇胚胎發育相關課題,研究G基因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作用,參考已發表的文獻JHAHKS等基因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的作用,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通過那些實驗證明自己的推斷,這些驗證也是你必須要做的,根據實驗條件和需要選擇,驗證實驗越充分,設計越合理,發表論文越容易。

      3、實驗

      建議研究生早進實驗室,開題之前熟悉實驗室環境和運行,幫助師兄/姐做實驗,練好基本操作。實驗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儀器設備、試劑、操作程序,很煩!有條件的可以要求公司負責部分實驗。如高通量測序技術,應用廣泛,必須要公司處理,數據分析,公司負責把圖表做好,就等著發表了,事半功倍。

      4、寫作

      第一次寫論文難度很大,論文的結構、語言表達、數據分析、圖表處理等等,相關帖子好多,大家可以搜搜。我要說的是論文框架(實驗結果組成、論文的中心)寫好后先找有經驗的人看看,沒問題再寫引言和討論,保證數據支持論文結論。有了結論就是論文的中心,全文圍繞中心展開寫。

    相關文章

    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植物生長實驗揭秘!

    植物的種子,到了太空能萌發、生長、開花,進而產生種子嗎?在空間站問天實驗艙里,一項饒有趣味的植物生長實驗正在進行。自7月28日實驗單元安裝完成、7月29日通過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啟動實驗,一個月來,隨艙發......

    相比國人發SCI論文量,中國SCI期刊不夠用

    文|趙廣立孟凌霄“與中國作者發文規模相比,中國SCI收錄科技期刊(以下簡稱中國SCI期刊)的發文量遠不能滿足現實發文需求。”8月25日,由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以下簡稱......

    歷時7年發《科學》論文,審稿人為延遲發表道歉

    2021年5月,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劉默芳團隊向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遞交了一份投稿。不久,編輯部就反饋了第一輪修改意見。看過之后,他們倒吸了一口涼氣。其中一位......

    未來十年會更熱?這篇論文究竟說了什么?

    編者按:看寒來暑往云卷云舒,思古往今來氣候變遷,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開設“大氣悟理”,為大家介紹大氣里發生的有趣故事,介紹一些與天氣、氣候和環境相關的知識。背景:2020年6月中國......

    明星導師數據造假,把學生和論文合作者都給坑了

    2022年7月,美國行為生態學家JonathanPruitt從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University)辭職。此時,距離他被指控發表的論文存在數據造假,已過去兩年多。學術丑聞曝出后,......

    日本研究機構稱中國高被引論文全球排名第一

    日本一家科學政策研究機構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首次在高被引論文數量上略高于美國,這是衡量研究影響力的一個關鍵指標。這一里程碑事件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以論文數量迅速增長而著稱的中國學術界也在質量上迎頭趕上......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刷新世界紀錄

    核心閱讀日前,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實現了重大突破,產生了場強45.22萬高斯的穩態磁場,刷新了同類型磁體保持了近23年的世界紀錄。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在物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多學......

    碩士論文抄襲、導師“自殺式擋槍”,當事人:我是受害者

    8月9日,臺灣大學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審定,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在臺大的碩士論文,抄襲學長余正煌的碩士論文,且情節嚴重,建議撤銷其碩士學位。自7月6日臺大教務處接獲檢舉信起,此論文審查風波已歷時一月有余。臺......

    從投稿《自然》到發表用了兩年多!一作感觸頗深

    2020年6月24日,一篇關于水中電子阿秒電離問題的稿子投遞到Nature編輯部。論文作者們原本以為很快會被接收,然而,卻陷入了漫長的等待。論文經歷了三輪審稿,該科研團隊對審稿意見的回復竟累計長達99......

    陸大道:怎么寫好論文?如何提出新思想?

    “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工作看上去相當‘繁榮’,科研項目很多,學術文章很多,各類獎項很多,有‘光環’頭銜的人才很多。但一流的成果,特別是具有創新意義的科研成果卻很少,與巨大的投入相比,極不成比例。”83歲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