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落、意志低迷、負能量爆棚,整個人都喪喪的。當你渾身散發著“我很焦慮”的信號時,大腦的化學平衡就已經被打破了。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找到了大腦調節負面情緒的受體。這一發現或將為精神病藥物的研發帶來新的希望。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
負面情緒調節中心
在人腦中央內側韁核(MHb)中有一個豌豆大小的受體。它就是興奮性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它能夠控制甘氨酸等抑制性神經遞質,在調節不良情緒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人們還未完全了解MHb的功能,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該區域與負面情緒有關。
Yo Otsu博士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Yo Otsu博士表示:“我們都知道在成人的MHb中存在不同的亞基,不同亞基形成的NMDA受體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 通常情況下,人們認為NMDA受體需要兩種不同的神經遞質分子:谷氨酸和甘氨酸,這兩種神經遞質結合后會激活NMDA受體,產生抑郁的情緒。
令人震驚的是此次研究發現了一種新的受體,只需激活一種神經遞質(甘氨酸)即可控制抑郁情緒。研究人員發現,非常規NMDA受體亞基GluN3A和GluN3B與甘氨酸的亞基GluN1結合時,可產生純被甘氨酸激活的興奮性電導。
研究發現GluN1/GluN3A受體在小鼠MHb神經元中起作用,在沒有核苷酸的神經元表達中,膠質細胞通過GluN1/GluN3A受體調節神經元活動。
神經性藥物新的靶點
目前市面上很多的精神病藥物通常具有副作用,因為它們并不具有特異性和針對性,甚至對大腦產生影響。新的研究發現為創造更少副作用的靶向藥物提供了可能。
這種新的受體能夠影響大腦功能,研究發現這種罕見受體以及它在調節焦慮和負面情緒時所起的作用。這意味著它有可能成為調節情緒的特定藥品的靶點,未來有40%的藥物都將涉及到這一受體。
此外,這一發現可能還會對未來的藥物治療產生影響,因為在大腦的某個部位發現了導致疼痛的受體。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將在柯林研究所開展研究,進一步了解這種新發現的受體作用,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開發針對它的藥物。這可能會促進心理健康和止痛藥的發展。”
參考資料:
[1] Control of aversion by glycine-gated GluN1/GluN3A NMDA receptors in the adult medial habenula
[2] Scientists discover mood-altering brain receptor
11月22日,長沙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楊波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題為《Smallwetlands:Criticaltofloodmanagement》的Letters......
大多數人在感到不適時去看醫生是為了尋求診斷和治療方案。但對于大約3000萬患有罕見疾病的美國人來說,他們的癥狀與眾所周知的疾病模式不符,這讓他們的家庭進行了長達數年甚至一生的診斷旅程。但一個由圣路易斯......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徐可瑩李思輝39歲的孫亞東不久前收獲了人生第4篇Science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的標注,讓他的貢獻躍然紙上。進入不惑之年前,他扎實地立住了自己的科研人設。這也是他本人最喜歡......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地質地球所”)研究員李秋立團隊,從嫦娥五號帶回月壤樣本中找到3顆火山玻璃珠,證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可以追......
文|《中國科學報》見習記者江慶齡2016年,黃學輝加入上海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頭開始組建植物數量遺傳學團隊。當時,黃學輝腦中已經有了一張“圖紙”,他要解決一個基礎的遺傳學問題——水稻的不同性狀受到......
“會不會是我沒記錄上?”當李玥璇激活幼鼠大腦中的ZISST神經元,首次觀察它們與母鼠分離后的哭叫行為時,發聲率幾乎趨于零的實驗結果令她感到非常訝異。為了確認這一結果,她連忙重復實驗。當相似的數據再次出......
單個神經元有5600個神經纖維與之相連。研究人員使用高分辨率電子顯微鏡對一小塊人類腦組織進行成像,生成了超過57,000個細胞和近1.5億個突觸的3D地圖。他們的發現揭示了細胞類型和連接的復雜細節,突......
“會不會是我看錯了?”當張礁石第一次觀察到這個特殊的新粒子生成現象時,他既矛盾又興奮,連忙找來了其他視頻數據。他瞪大眼睛,逐幀分析了畫面后,一個大膽的想法閃現出來:大部分新粒子并不是在云外流區形成的!......
軟體動物包含了巨大的差異,包括我們熟悉的蛤蜊和蝸牛,以及我們不太熟悉的具有復雜多成分骨骼的針孔動物(石鱉和蚓類)。古生代的化石表明,冠類軟體動物是由生物礦化的殼和硬膜結合而成的(如鱗片、棘和針狀體)。......
內質網(ER)中錯誤折疊蛋白的積累引發適應性應激反應,稱為未折疊蛋白反應(UPR),由內質網跨膜蛋白激酶和核糖核酸內切肌醇要求酶-1α(IRE1α)介導。近期,哈佛醫學院ClaudioHetz及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