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7-16 00:00 原文鏈接: TRIzol影響實驗結果?miRNA文章被撤回

      韓國首爾大學的科學家Narry Kim(金娜蕊)及其研究小組近日撤回了一篇關于microRNA(miRNA)衰減的文章,因為她們發現,所用的TRIzol試劑會對富含GC的miRNA或具二級結構的miRNA產生不同影響。

      這篇文章去年發表于《Molecular Cell》雜志上。研究人員發現,一旦細胞粘附性喪失,某些miRNA迅速降解。當他們以低密度培養細胞或用胰酶或EGTA解離細胞時,細胞內成熟 miR-141表達水平顯著下降,而來自同一個轉錄本(pri-miR-200c~141)的miR-200c不受影響。當細胞解離時,放線菌素D對轉錄的阻斷導致miR-141的迅速耗盡,半衰期不到1小時,從而表明miR-141是通過高速衰減而導致表達水平發生迅速改變的。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其他的miRNA包括miR-200a, miR-34a, miR-29b, miR-301a, 和 miR-21再次驗證了這一調控機制。(詳細報道請看: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9/2011926123556850.htm)

      然而,Narry Kim研究小組近日撤回了該文章。她們在撤回聲明中寫道:“基于我們的結果,我們認為,一些miRNA會根據細胞的粘附狀態而選擇性喪失穩定性。然而,在后續研究中,我們發現,低GC含量的miRNA(如miR-141、miR-29b、miR-21、miR-106b、miR-15a和miR-34a)會在樣品制備階段選擇性丟失,而不是在細胞中降解。”

      此外,Kim及她的同事還發表了新的數據,將TRIzol RNA分離方法與另一種不太常用的mirVana方法進行了比較,應用在高密度和低密度細胞樣品上。利用TRIzol,她們發現,低密度培養物中的 miR-141水平低于高密度培養物。然而,利用mirVana方法,兩者只有輕微的差異。

      作者認為,兩個操作步驟的數據不一致提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某些miRNA可能在RNA制備過程中丟失,這取決于選擇的操作步驟。

      Kim談道:“科學家不可避免地會承認一些假設,而它們后來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也存在一些技術限制,而在研究的時候未被發現。因此,得出錯誤的結論有時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要誠實,一旦我們意識到,就要糾正錯誤。”

      對于miRNA的分離,很多實驗室都是使用TRIzol試劑。但從這篇文章的結論來看,TRIzol很可能會影響部分實驗結果。吸取Narry Kim的教訓,大家最好還是采用兩種分離方法,來驗證結果的可靠性。同時,希望Life Tech的研發部門好好研究一下,發布更為可靠的操作步驟。

    相關文章

    納米材料與細胞相互作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仇吉川、劉宏與基礎醫學院教授郝愛軍發展了一種用于改善納米顆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適性策略。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納米材料在藥物遞送、組織工程、生物成像......

    《細胞》編輯團隊發布創刊50周年祝詞

    1月11日,《細胞》(Cell)編輯團隊向《中國科學報》發來創刊50周年祝詞,回顧創刊歷程,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以下為相關內容:1984年,《細胞》創刊。自創刊伊始,《細胞》的目標便是發表“令人興奮的......

    生物反應器國重實驗室新進展!納米機械天然雜合細胞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葉邦策教授課題組在DNA傳感裝置的設計及生物納米雜合系統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構建了納米機械-天然雜合細胞,賦予了天然細胞非傳統信號分子的感知、分析......

    2023獲批數創新高,明年這9款療法可能獲批|細胞和基因療法年度盤點

    美國FDA曾在幾年前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批準10-20款細胞和基因療法。隨著這一領域在全球范圍內的迅猛發展,今年批準的細胞和基因療法再創新高,不僅朝著這一目標大步邁進,也為全球病患帶來了更多創新......

    省重點實驗室,精準“狙擊”讓癌細胞無處遁形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首個免疫細胞圖譜,揭示人類肺部發展中免疫細胞的秘密作用

    國際研究團隊將先進的單細胞技術與肺部器官樣體研究相結合,以繪制人類早期肺部免疫細胞的發展過程。他們的研究結果概述了這些細胞在人類肺部組織的發育過程中如何起到積極而密切的指導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統和呼吸系......

    推動細胞和基因療法工藝標準的發展

    Polyplus,薩多利斯集團的一部分,已同意與韓國細胞和基因療法(CGT)的CDMOMarkHerz合作,開發以降低治療產品每劑的成本并提高質量為重點的新的CGT效率標準。團隊將通過利用Polypl......

    近紅外光驅動的分子鑿巖錘:治療癌癥的突破

    以下是對您提供的文本的中文翻譯:使用于醫學成像的熒光合成染料類別,嵌入在癌細胞的膜中并快速振動,誘發壞死。由于整個分子的振動持續時間不到一皮秒,這些振動的氨基青黃素可以在低光水平或濃度下干擾事物的運作......

    麻省理工學院革新細胞成像技術:觀察活細胞內部活動的新方法

    利用可開關的熒光標簽,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們可以研究細胞中的分子如何相互作用來控制細胞的行為,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方法,可以同時觀察到多達七種不同的分子,甚至有可能觀察到比這更多的分子。活細胞會受到多種......

    一文速覽!10月國內外15家生物藥企融資超40億!

    據不完全統計,10月份,共有15家國內外創新生物藥企完成了融資事件,總金額超40億人民幣。從融資輪次來看,早期融資仍占多數,其中B輪以前融資占比超過75%,僅有2家企業完成B輪融資。從融資金額來看,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