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非特異性熒光標記
a. 有些細胞或組織,例如平滑肌細胞或組織,nuclease或polymerase的酶活性水平較高,易導致出現非特異性的熒光標記。解決方法是,取細胞或組織后立即固定并且要充分固定,以阻止這些酶導致假陽性。
b. 使用了不適當的固定液,例如一些酸性固定液,導致出現假陽性。建議采用推薦的固定液。
c. TUNEL檢測反應時間過長,或TUNEL檢測反應過程中反應液滲漏,細胞或組織表面不能保持濕潤,也可能出現非特異性熒光。注意控制反應時間,并確保TUNEL檢測反應液能很好地覆蓋樣品。
熒光背景很高
a. 支原體污染。請使用支原體染色檢測試劑盒檢測是否為支原體污染。
b. 高速分裂和增殖的細胞,有時也會出現細胞核中的DNA斷裂。
c. TUNEL反應過強。可以用試劑盒提供的TdT酶稀釋液稀釋TdT酶2-5倍后再按照說明書操作。稀釋后的TdT酶需當日使用。
d. 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導致的自發熒光產生嚴重干擾。此時宜選擇其它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
標記效率低
a. 使用乙醇或甲醇固定會導致標記的效率較低。
b. 固定時間過長,導致交聯程度過高。此時宜減少固定時間。
c. 熒光淬滅。Fluorescence在普通光照10分鐘就會嚴重淬滅。解決方法是需注意避光操作。
d. 碘化丙啶雙染時,如果碘化丙啶染色過深會導致觀察到的本試劑盒的TUNEL染色效果減弱。碘化丙啶可以接受fluorescein激發產生的熒光,從而起到淬滅作用。解決方法是用較低濃度的碘化丙啶染色,例如0.5μg/ml碘化丙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