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4月13日電(何雁南 于俊)在第29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來臨之際,增愛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胡錦星13日宣布:由國家自然基金和增愛公益基金會資助的“癌癥生存者營養與健康調查”大型科研行動在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正式啟動。
圖:胡錦星理事長(右二)、余金明教授(右一)、趙鋒博士(左一)、王文平副會長出席啟動儀式。
該科研行動涵蓋了首都醫科大學與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癌癥生存者營養素養測評工具構建與應用研究”及“癌癥患者體內脂肪酸比例橫斷面調查”兩個大型科研項目。
科研總負責人、復旦大學教授余金明指出:“大家常說病是吃出來的,都知道營養和生活方式失衡對癌癥的發生發展影響占到了60%以上。可是個人的習慣不同,即便在生活中努力踐行科學飲食,也很難準確知道自己攝入的營養究竟對不對。因此我們計劃對5000名癌癥患者的營養膳食調查結合血液脂肪譜的分析,弄清營養與癌癥之間的關系,這對減少癌癥發生,幫助癌癥生存者防復發、防轉移非常重要。”
科研負責人之一、浙江大學蘇工院脂譜與慢病研發中心趙鋒主任表示:“近年來,人們發現某些人群更容易患癌,因此提出了易癌體質的概念。眾多研究以及大數據都支持,改善腫瘤患者的脂肪譜有助于改造易癌體質,符合消滅與改造并舉的中國式控癌理念”。
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袁正平會長介紹:最新癌癥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新發癌癥病例9.14萬例,有3.83萬人因癌癥而死亡,發病前3位為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據估計,上海目前有45萬多位癌癥生存者。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自1989年成立以來,會員總計近10萬人,共同創造了享譽國際的“中國式控癌模式”。此次與復旦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合作進行“癌癥生存者營養與健康調查”大型科研行動,旨在讓“中國式控癌模式”更科學、更完善。
圖: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副主任委員、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副會長王文平主持啟動儀式。
當天,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上海癌癥康復俱樂部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舉辦了第29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上海啟動儀式,“癌癥生存者營養與健康調查”成為本屆宣傳周的重要內容。(完)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型干細胞有助于脊椎的形成,有助于揭示為何乳腺癌等腫瘤經常向脊柱轉移。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癌癥會優先向脊柱擴散,但......
9月16日,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辦法》的通知”稱,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會同上海市相關部門和單位聯合制定了《上海市科研失信行為調查處理辦法》(簡稱“辦......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腫瘤科病房內,田大叔正開心地收拾著行李。“老田,出院啦,祝賀祝賀,回了陜西也要跟我們保持聯系哦。”“對呀,你恢復得效果那么好,我們還要跟你多請教呢。”“就是就是,希望我家那位也能有你......
近日,“量子療法”可治療腦癌的訊息引發廣泛關注。英國諾丁漢大學領導的一個多學科研究團隊發現使用帶電分子觸發癌細胞自我毀滅,從而靶向并殺死難以治療的腦瘤中的癌細胞。這種方法未來有望發展成手術中使用的噴霧......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癌癥療法,通過誘騙癌細胞吸收自然阻止細胞分裂的RNA片段來攻擊腫瘤。在為期21天的研究過程中,接受新療法治療的腫瘤尺寸沒有增加,而未經治療的腫瘤在同一時期內尺寸增加了......
在四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布羅德研究所、楊百翰大學和世界各地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臨床蛋白質組腫瘤分析聯盟(ClinicalProteomicTumorAnalysisConsort......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SHXM-00-20230720-1119項目名稱:DNA專業設備預算編號:1523-10406預算金額(元):5650000元(國庫資金:5650000元;自籌資金:0元)......
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上海海關口岸門診部)擬采購基因測序儀等多種臨床檢驗設備,預計采購時間為2023年10月。防止境外疫情輸入專項檢測設備項目所在采購意向:上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
最新信息顯示,在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中,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獲超億元經費資助。8月28日,上海交......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據上海交通大學8月28日發布的官方消息,按照目前公布的項目統計,上海交通大學獲批連續第七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