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型設備診斷和治療人體疾病很快就會成為現實。但是,這些裝置在身體內如何保持仍然是一個問題。現在,在ACS Nano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報告說他們已經找到了將微電機封裝成藥丸的方法。藥丸涂層在釋放藥物貨物之前穿過消化系統時能夠起到保護設備的作用。
這種微型設備是寬度大約為人類頭發的,能夠自行推進的微觀機器人,它被設計用于執行許多生物醫學任務。在之前的研究中,Joseph Wang,Liangfang Zhang及其同事使用涂有抗生素的微電機來治療實驗室小鼠的潰瘍。他們發現這種方法比單獨服用藥物產生了更好的效果。然而,研究人員指出,體液,如胃酸和腸液,可能會影響微電機的有效性并觸發其有效載荷的早期釋放。此外,當在液體中口服時,一些微電機可能被困在食道中。為了克服這些問題,作者尋求開發一種方法來保護和攜帶這些裝置進入胃部而不影響其移動性或有效性。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由乳糖分子和麥芽糖分子組成的藥丸,它包含數萬個由鎂/二氧化鈦核心組成的微電機,這些微電機裝有熒光染料。選擇這些糖是因為它們易于成型為片劑,在需要時可以降解并且是無毒的。當給予實驗室小鼠時,與包封在二氧化硅基片劑或液體溶液中的那些相比,這些藥丸改善了胃中微電機的釋放和保留。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以傳統藥丸形式包裹微電機可以提高他們將藥物輸送到特定目標的能力,而不會降低其移動性或性能。
一架僅重4克的無人機是迄今為止最小的太陽能飛行器,這要歸功于其獨特的靜電電機和能輸出超高電壓的微型太陽能板。盡管該蜂鳥大小的原型機目前僅能飛行一小時,但其研發團隊表示,他們所使用的方法能夠最終讓昆蟲大......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群微型球形機器人來收集細菌和小塑料片。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當舊食品包裝、廢棄的兒童玩具和其他管理不當的塑料廢物分解成微塑料時,會變得更難以被清除。在美國化學會新一期《ACS·納米》上發......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研究員陸瑤、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和馬普所微觀結構物理研究所教授馮新亮合作,在高集成度微型超級電容器模塊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展了圖案化粘附性基底誘導......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和遼寧省腫瘤醫院張鑫豐教授團隊合作,在環境友好和可植入式儲能器件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研制出了可自然降解且生物相容的可植入微型超級電容器。相關成果發表在......
雖然可吞咽視頻膠囊內窺鏡已經存在多年,但由于醫生無法主動控制,這種膠囊只能受重力和人體自然運動驅使而被動移動。據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項首創研究,醫生可遠程驅動微型磁控膠囊到整個胃部,以可視化和拍攝......
盡管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血液惡性腫瘤方面表現出了一定的潛力,但由于實體瘤往往存在惡劣的物理屏障和免疫抑制微環境,該療法的應用并不令人滿意。理想的CAR-T細胞療法需要一種新型的披著“......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周峰華博士團隊完成的“微型捷聯慣性測波技術”項目,近日榮獲第二屆“率先杯”未來技術創新大賽決賽優勝獎。周峰華團隊利用“微型捷聯慣性測波技術”自主研制出DWS19......
本報北京12月4日電(記者鄧暉)體長從6毫米到90毫米、質量從0.2克到3克不等,能在不同形貌,如圓柱面內外側、波浪面、楔形面、球面等表面攀爬,還能在兩個不同表面之間過渡——近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趙博團隊等在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RETSATassociateswithDD......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研人員受到螢火蟲的啟發,研制了形似昆蟲的飛行機器人,在飛行時可以發光,從而實現運動跟蹤和通信。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IEEE機器人和自動化通訊》(IEEERobotic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