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步長:把中醫藥特色轉化為國家優勢打造國家品牌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毛澤東主席1958年曾經說過:“中國醫藥學是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之后幾代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對中醫藥的發展都極為重視。中醫藥的作用和意義在于它的特色和優勢。與西醫相比,中醫不僅是醫學也是文化,是人文科學與醫藥科學的統一,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和思維。其特色講求從整體聯系、功能、運動變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規律和疾病演變,以及個性化的辨證施治、陰陽平衡的防治原則、人性化的治療方法、天然化的用藥取向。其優勢體現在,中醫藥貼近群眾,深入人心,老百姓喜聞樂見。中醫藥有數千年的實踐經驗,博大精深,善于治療疑難雜癥,特別在老年病防治方面,中醫藥講求整體觀和辨證施治,平和中庸,較少醫療事故。中醫藥簡便宜行、價格低廉,為群眾所接受。 中醫藥的這些特色和優勢,決定了它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要求,符合我國衛生事業發展的方......閱讀全文
人參賣蘿卜價 缺乏合法身份我國中藥出口以原料為主
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從事中醫醫療服務的人員達30多萬人,2009年中藥出口已達14.6億美元。但直到今天,我國尚沒有一種中藥產品在歐美國家以藥品身份注冊,無法進入藥店和醫院銷售。日前,中成藥復方丹參滴丸通過了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Ⅱ期臨床試驗,并開
中醫藥地位迎來峰點 如何挖掘中藥大品牌和國際化機會
從10月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11月發布《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再到剛剛發布的《中醫藥法》,有關中醫藥相關政策在2016年的第四季度密集發布。相關政策顯示出中醫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中醫藥行業發展已然迎來了新的歷史高峰點。 國家制定
趙步長:把中醫藥特色轉化為國家優勢打造國家品牌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毛澤東主席1958年曾經說過:“中國醫藥學是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之后幾代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對中醫藥的發展都極為重視。中醫藥的作用和意義在于它的特色和優勢。與西醫相比,中醫不僅是醫學
發改委與中藥管理局實施中藥產業發展專項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決定于2009-2011年聯合組織實施現代中藥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專項實施的目標 (一)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與特色,推動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成熟度高的中藥成果產業化,使更多的療效確
發改委發布實施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專項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 關于組織實施現代中藥產業發展專項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局)、衛生廳(局)、中藥管理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辦公廳(辦公室),有關中央管理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
醫藥屆的“四庫全書”《中國藥典》一部的增修訂內容介紹
2020年版藥典一部共收載2711個中藥標準,其中新增117個,修訂452個。對于新增中成藥標準,我們優先選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中的藥品,同時也兼顧市場上廣泛應用的中成藥,對其質量標準進行完善提高后增入《中國藥典》。其中包括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9個,國家醫保目錄品種29個,品類涉及中醫內
香港2011年將全面實施中藥商領牌制度
香港將于1月11日全面實施中藥商領牌制度。根據香港《中醫藥條例》的規定,經營中藥材零售或批發以及中成藥制造或批發業務的中藥商,必須領有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藥組發出的牌照。違例者最高可被判處監禁2年及罰款10萬港元。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藥組主席林秉恩認為,這些措
政協委員建議 盡快建立國家原料藥基地
政協委員彭釗、曹義孫、肖燕軍提出《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及重大疾病原料藥基地的提案》,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非常贊同他們的建議。表示將在中藥材基地建設、中成藥企業技術改造等方面加大對西南地區的支持力度。 提案摘要:中藥是基本藥物目錄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基本藥物中的102種中成藥涉及中藥材28
中醫藥專家:不要亂用中藥材“食補”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保健品,含中藥成分的保健品尤其是藥食同源的物品更是備受青睞。不過,我省中醫藥專家提醒,雖然阿膠、山藥、蜂蜜等很多種物品都是藥食同源,但并非藥食同性,更不等于藥食同功,食療雖有防治疾病、保健強身、輔助藥療之功效,有不同于藥療的優點,但不等于食療包治百病,更不
中醫藥專家:不要亂用中藥材“食補”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購買保健品,含中藥成分的保健品尤其是藥食同源的物品更是備受青睞。不過,我省中醫藥專家提醒,雖然阿膠、山藥、蜂蜜等很多種物品都是藥食同源,但并非藥食同性,更不等于藥食同功,食療雖有防治疾病、保健強身、輔助藥療之功效,有不同于藥療的優點,但不等于食療包治百病,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