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處理好龍頭企業和農民的利益關系,應該是企業帶領農民而不是代替農民。”
“全國農村的集體資產,不包括資源性資產還有22000多億元,要盡快推動股份化改革,把產權量化到農戶,通過市場化運作使其保值增值。”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
“標準化生產散戶做起來很難,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就可以從嚴管控。”
——湖北種糧大戶譚倫蔚代表
“農村金融搞不好,不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
——中國社科院農發所研究員黨國英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如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如何推進農村改革?兩會前夕,“兩會e客廳”邀請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左一)、湖北種糧大戶譚倫蔚代表(左三)、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左二)共話“三農”熱點,訪談由本報記者馮華(左四)主持。
主持人:咱們國家糧食已經連續10年增產,為什么還要把糧食安全作為首要戰略?
陳曉華:我國是十幾億人口的大國,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穩住經濟增長的底線,守住物價漲幅的上限,不容農業有大的波動和閃失。如果糧食和農業穩不住,不僅影響經濟發展的大局,而且影響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
主持人:當前農村面臨“明天誰來種地”的問題,譚倫蔚代表對此怎么看?
譚倫蔚:我認為應對這個問題,關鍵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但是像我這樣的種糧大戶,在經營中遇到幾個難題:一是人才難留住,二是貸款融資難,三是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跟不上。不知道農業部有什么解決辦法?
陳曉華:首先是補貼政策要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戶傾斜,讓真正種糧的農民得到更多好處。第二是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關鍵是提高質量、規范運行,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第三是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也要處理好企業和農民的利益關系,應該是企業帶領農民而不是代替農民。
主持人:監測數據顯示,我國農產品質量總體是安全的,可為什么還有一些消費者不放心?
陳曉華:這個問題不只一個人問我,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我覺得評價質量安全主要看三點:
一看產品符合不符合國家標準。我國涉及農產品的標準有8000多項,96%以上農產品都符合要求。
二看發展趨勢。現在和本世紀初比較,產品檢測合格率提高了約30個百分點,而且每年都有所提高。
三看質量安全問題能不能及時發現、處理。這些年我國在遏制多發、頻發特別是惡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上還是見到成效的,如瘦肉精和三聚氰胺,整治效果明顯。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人民健康,不能有絲毫馬虎。今年農業部開展了質量安全監管年活動,一手抓執法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露頭就打;一手抓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和經營體制機制創新,通過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來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黨國英:農業經營方式對農產品質量影響很大,產業組織形式對確保質量安全有重要意義。合作社光有規模還不夠,一定要加強自我監管,把質量看成是自己的生命。
譚倫蔚:剛才陳部長介紹得挺好,標準化生產散戶做起來很難,但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就可以從嚴管控。
陳曉華:現在要把整個監管鏈條打通。以蔬菜為例,從農藥管理及生產、收儲運、產地準出等環節入手,正采取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加以監管。
主持人:目前農民收入來源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工資性收入超過家庭經營收入成為首要來源,請問這意味著什么?
陳曉華:這說明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收的政策措施見效了,農民增收的多元化渠道開始形成,也說明農民開始分享城鎮化和工業化成果了。但農業收入仍然是大頭,還要通過農業增值增加農民的經營性收入。農民增收仍然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增收任務依然艱巨。
主持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請問在當前背景下怎么理解這句話?
陳曉華:中央一直高度重視通過深化改革來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我個人認為城鄉一體化的核心還是以工補農、以城帶鄉,而不是反過來。城鄉一體化重點抓好三個方面的事情:一是推進“四化”同步,使現代農業的發展能夠真正發揮基礎性支撐作用;二是建立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關系;三是逐步推進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主持人:關于農村改革,農業部今年將從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陳曉華:除了推動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完善之外,重點集中在產權制度改革領域:抓緊抓實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據我們統計,全國農村的集體資產,不包括資源性資產還有22000多億元,在新形勢下要盡快推動產權制度股份化改革,把產權量化到農戶,通過市場化運作使其保值增值。
黨國英:現代金融業和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要結合起來,農村金融搞不好,不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要制定和設計適合農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完善金融制度。
@雪候鳥: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要看住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撣落灰塵:在農村有很多留守老人,政府應該在農村辦一些公益性的養老機構,解決在外農民工贍養老人的困難。
@秋水如鏡:農村經濟發展還是比較落后,希望政府多制定好的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2021年批準建設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驗收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此次主要對2021年批準建設并申請驗收的33個......
9月11日,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在湖北武漢召開院士建議書專家咨詢會。該項目在中國工程院和湖北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進展順利,已進入成果總結階段。項目研究助理、......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徐憲立團隊在我國西南喀斯特洼地農業生態系統應對洪水風險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近期,相關研究成果以Responsesofcropstofloo......
種質資源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戰略性資源。記者13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種質資源保護取得歷史性突破,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3.9萬份、畜禽和水產遺......
國家消防救援局、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日前聯合印發工作方案,部署今年7月至12月在全國開展消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違法犯罪,提升消防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據悉,此次行動整治對象......
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西圣保羅研究基金會農業領域合作研究項目指南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西圣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的合作協議和共同商定的工作安排,2024年雙......
丹麥的奶農面臨著每年必須為每頭奶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支付672克朗(96美元)的稅款。丹麥聯合政府本周同意引入全球首個農業碳排放稅。這將意味著從2030年開始對牲畜征收新稅。丹麥是乳制品和豬肉的主要出......
張永濤代表:您提出的關于優化涉農行政許可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農藥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農藥生產許可制度。農業農村部負責......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際標準化組織農藥命名技術委員會(ISO/TC81)秘書處成功落戶中國,成為農業領域我國承擔的首個國際秘書處。農藥是關乎糧食安全的重大戰略物資,是防治病蟲草害的重要“武器......
今日,《人民日報》刊發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文署名文章《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現全文刊載,以饗讀者。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源頭治理羅文《人民日報》(2024年06月28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