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委積極鼓勵消費者參與消費品標準化工作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標準作為質量的“硬約束”,關乎每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對于樹立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消費者參與標準化工作,既有利于推動標準不斷完善,推動標準化與民眾需求和消費熱點“相向而行”;也有利于幫助消費者逐步熟悉標準化工作,用好標準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去年以來,國家標準委會同有關方面,啟動了消費品安全標準“筑籬”專項行動,進一步拓寬消費者參與標準制修訂渠道,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一是支持消費者組織派出代表,參加紡織品、家用電器、玩具、貴金屬首飾、兒童用品等重點消費品領域相關標準化組織,作為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化工作組或推進組的成員,直接參與標準化全過程工作。二是鼓勵消費者組織派出代表,直接參與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貴金屬首飾、衛生紙等重要消費品標準制修訂,通過會議發言、書面......閱讀全文
消費者應是標準化法監督主體
近年來圍繞著國家標準所引發的種種爭論已經充分說明,行政主導的立法觀念應當改變,在國家標準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聽取消費者的意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2014年第二階段19類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監督檢查的情況,瓶裝水、桶裝飲用水、純凈水的微生物超標問題較為突出,不合格率超過兩成,791種
食品標準制訂別忽視消費者聲音
要想讓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標準的制修訂放心,就必須讓公眾參與到標準制修訂過程中,了解哪些標準需要重新修訂,哪些標準為何低于國際標準。只有標準制修訂過程公開、透明,公眾積極參與,并將消費者的聲音反映到標準之中,才能防止標準被企業所左右。 首屆“江蘇食品安全論壇”日前在南京召開。論壇邀請主管部門、企
國家標準委積極鼓勵消費者參與消費品標準化工作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標準作為質量的“硬約束”,關乎每個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對于樹立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消費者參與標準化工作,既有利于推動標準不斷完善,推動標準化與民眾
近九成中國消費者認為安全是食品首要標準
19日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在選購食品時,88.76%的中國消費者認為安全是首要標準,41.22%的消費者認為常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偽劣食品問題最為嚴重。 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聯合鳳凰網針對食品領域消費安全狀況等進行網上調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數千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在選購食
消費者期待已久的《空氣凈化器》新標準
去年9月新國標發布,盡管國內八成空氣凈化器檢驗不合格,但國標的發布還是帶來空氣凈化器市場的“震動”,自發布至今,雖然還未正式施行,并沒有強制性,但是標準已出,空氣凈化器未來的發展應該回到“正道”上來,家電zui根本關乎的是“健康與安全”,這種趨勢是不可違背和逆轉的,《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將于今年3月
兒童專用食品不過賣個噱頭 標準缺失消費者犯暈
兒童掛面、兒童牛奶、兒童肉松、兒童醬油……超市貨架上包裝精致的“兒童專用”食品越來越多,價簽也同樣刺眼,比普通食品貴上不少。“營養價值肯定高”“孩子更愛吃”……這些理由都讓帶著“兒童”字樣的食品備受家長青睞。兒童食品果真更有營養更讓人放心嗎?食品專家表示,一些企業把“兒童食品”當成了宣傳噱頭,
董金獅:氫化油標準亟待出臺 消費者不可因噎廢食
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植物黃油的隱憂》播出后,成為繼三鹿毒奶粉事件、蒙牛誹謗門案件后,再一次聚焦公眾眼球的食品安全事件。俗稱“奶精”、“人造奶油”的氫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食品安全的話題再度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那么,被廣泛運用于面包、蛋糕、餅干等食品生產
水龍頭含鉛無檢測標準 “鉛”影迷蹤困擾消費者
飲用水設備中的鉛含量,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2011年1月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簽署無鉛法案,要求美國各州的管道以及與飲用水接觸的產品設備中的鉛含量從原有的8% 減少至0.25%。而這個法案將在2014年1月4日開始在全美范圍內執行。中國的水龍頭含鉛問題又如何呢?近日,記者在沈陽的一些家居
調查顯示近九成中國消費者認為安全是食品首要標準
19日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在選購食品時,88.76%的中國消費者認為安全是首要標準,41.22%的消費者認為常遇到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偽劣食品問題最為嚴重。 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聯合鳳凰網針對食品領域消費安全狀況等進行網上調查。近一個月的時間內,數千名網友參與調查。結果顯示,在選購食
雪糕保質期竟長達兩年 消費者質疑衛生標準
在小賣店買的雪糕竟然是去年生產,雖然雪糕保質期是2年,消費者趙女士仍然覺得不放心。 趙女士介紹,近日,她在自家樓下的一個小賣店給自己的女兒買了一支雪糕。無意間,趙女士看了一眼雪糕的外包裝,發現這支雪糕竟然是去年3月份生產的,便立即從女兒手中奪回了雪糕,并找到小賣店要求退貨。 小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