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項目“森林草地固碳”課題啟動
剛剛閉幕的聯合國坎昆氣候會議又一次將人們的視線聚焦于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會議中,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不管談判的進展情況如何,我們自己要在國內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是負責任的。”中國又一項為降低溫室氣體濃度、減緩氣候變暖而設立的研究課題、“973”計劃項目“天然森林和草地土壤固碳功能與固碳潛力研究”日前開題,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牽頭承擔。 森林和草地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碳庫,對于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國內外對此作用的評估具有很大的差異,其原因之一在于缺少對土壤碳積累自然過程機制的認識。該項研究是當前土壤科學的前沿領域。 我國森林以中幼齡天然次生林為主,草地多為退化草地,伴隨次生林的自然演替和退化草地的自然恢復過程,土壤固碳速率和未來增碳潛力預期極大。該項研......閱讀全文
“973”項目“森林草地固碳”課題啟動
剛剛閉幕的聯合國坎昆氣候會議又一次將人們的視線聚焦于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會議中,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不管談判的進展情況如何,我們自己要在國內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我們是負責任的。”中國又一項為降低溫室氣體濃度、減緩氣候變暖而設立的研究課題、“
海草固碳能力遠超森林
一項最新研究結果稱,每平方公里沿海海草可以比森林存儲更多的碳,這意味著這些海岸植物可能成為氣候變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據路透社報道,一個全球聯合研究小組在《自然地球科學》雜志上報告說,盡管海草占據了全世界不到0.2%的海洋,每平方公里卻可容納多達83000噸碳。一個典型的陸地森林每平方公里
我國森林質量不斷提升 固碳能力顯著增強
國家林草局最新發布,通過加強森林經營,我國森林質量不斷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2012—2021年,全國累計完成森林撫育面積12億畝,其中“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森林撫育面積6.19億畝,有效改變了我國森林經營嚴重滯后的狀況,森林結構逐步改善,林分質量不斷提高,林地生產潛力得到較好發
“制作全球碳循環及森林固碳過程互動展品”通過驗收
1月18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主持的“制作‘全球碳循環及森林植被固碳過程主題’互動展品”課題進行驗收。驗收組由科技部科技交流中心、中科院大學、中國科技館、北京天文館、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單位專家組成。 課題負責人姜聯合副研究員從課題立項背景、碳循環科研成果資源基礎、展品研發
研究發現自然重建可增加森林生態系統固碳能力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輝民等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在30多年的時間尺度上,在亞熱帶九連山區依靠自然力量重建的次生林,與人工營造的杉木林和藍果林相比,不但沒有降低,甚至增加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業內專家認為,這一研究結果對亞熱帶地區碳匯林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科學通
實現碳中和 森林作用大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張國斌說,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為林業和草原工
生態固碳/重大生態工程固碳項目聯合啟動
3月28日,根據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及相關問題”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碳專項)的統一安排,“生態系統固碳現狀、速率、機制和潛力”(以下簡稱生態固碳)和“國家重大生態工程固碳量評價”(以下簡稱重大生態工程固碳)項目啟動會和技術標準研討會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
國家重大科研計劃今年擬立項64個投入15.6億元
中國科學技術部5月3日消息,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今年繼續堅持前瞻性部署,在蛋白質研究、量子調控研究、納米科學研究、發育與生殖研究、全球變化研究和干細胞研究等6大領域共立項64個,投入總經費15.6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知名的973計劃(即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色音圖:要像重視森林一樣重視草原
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的全國人大代表色音圖,這次人代會上提交的建議是重視培育草原碳匯資源加大對草原資源補償長效機制的建立。 他在接受本網采訪時說:“我國是草原資源大國,天然草原面積3.93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41.7%,僅次于澳大利亞,居世界第二位。碳匯資源藏量巨大,對全國經濟可
固碳和殘碳有啥區別
所謂固碳也叫碳封存,指的是增加除大氣之外的碳庫的碳含量的措施,包括物理固碳和生物固碳。物理固碳是將二氧化碳長期儲存在開采過的油氣井、煤層和深海里。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機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體內或土壤中。生物固碳就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生態系統的碳吸收和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