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初步擬定
15日,記者從參與“十二五規劃”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十二五規劃綱要”初步計劃將“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指標和單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指標的5年累計下降幅度都定在16%,分解到2011年是3.5%。16%的幅度比之前市場預計的17-18%的降幅略輕。 此外,“十二五”規劃還初步擬定將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4項指標 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氨氧、氮氧化物累計同比下降10%。 “十一五”規劃要求,把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與此對比,節能減排指標“十二五”時期的降低幅度有所降低,而主要污染物排放降幅未變。 需要指出的是,在“十二五”規劃中,單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指標,氨氧、氮氧化物三個指標為此次新納入五年規劃的約束性指標。 中國政府此前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 45%。在這一承諾背景下,國家發改委......閱讀全文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初步擬定
15日,記者從參與“十二五規劃”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十二五規劃綱要”初步計劃將“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指標和單位GDP二氧化碳(CO2)排放指標的5年累計下降幅度都定在16%,分解到2011年是3.5%。16%的幅度比之前市場預計的17-18%的降幅略輕。 此外,“十二五”規劃
北京以獎代補新增兩污染物 企業減排1千克獎3元
今后,企業每削減1千克氮氧化物或者氨氮,將獲得3塊錢的補助。昨天,記者從市環保局了解到,《北京市“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計劃》發布,北京市實施了近3年的“以獎代補”污染物減排政策將再添兩種污染物。 2008年,北京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設立區域污染物減排獎勵基金,對與市政府簽訂“十一五”減排
合成氨工業等四項污染物排放標準趨嚴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近日主持召開環保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四項污染物排放標準,分別是《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檸檬酸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電子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這四項標準對合成氨、檸檬酸工業企業和電子玻璃、磚瓦制造企業的水、大氣污
氮氧化物排放計算方法和排放標準
計算方法1、對于抽取采樣法(含稀釋法和完全抽取法),如果分析儀中已經內置了NO2轉換器,此時,NOx濃度值即為煙氣中NO和NO2濃度的之和,NOx(mg/m3)=NOx(ppm)*2.054。2、如果分析儀中沒有內置NO2轉換器,則NOx濃度輸出即為煙氣中NO濃度,此時,需要用換算系數將NO濃度值修
氮氧化物排放計算方法和排放標準
氮氧化物NOX是燃煤電廠煙氣排放三大有害物(SO2,NOX及總懸浮顆粒物TSP)之一。從污染角度考慮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和NO2,統稱為NOX。在絕大多數燃燒方式下,主要成分是NO,約占NOX的90%多。NO是無色、無刺激氣味的不活潑氣體,在大氣中的NO會迅速被氧化成NO2。NO2是棕紅色有刺激
環保部污染物排放控制增兩項指標
環保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趙華林表示,“十二五”期間,除了“十一五”期間已經實施的二氧化硫(SO2)和化學需氧量(COD)外,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NOX)也將納入總量控制。 趙華林日前在“2010(第八屆)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會對氨氮和氮氧化物進行總量控制
發改委:未完成十二五環保任務者將被約談和問責
“要實現‘十二五’目標,后兩年 單 位G D P能 耗 必 須 年 均 降 低3.9%以上,氮氧化物排放量須年均下降4.2%以上,遠高于前三年平均降幅,所以說達成目標的難度比較大。”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呂文斌在6月9日解讀《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時坦言。 據透露,為了
“十二五”氨氮等四種污染物將強制減排
國家已確定將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納入“十二五”約束性指標;2011年減排任務是,上述四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與2010年相比,均下降1.5%。這是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今天結束的“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透露的。 周生賢說,“十二五”時期環保主要目標是
李克強: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 要鐵腕治理
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 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2015年國內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左右。 同時,要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
發改委:做好污染預防工作 推動空氣質量聯動監測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21日下午聽取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在報告中表示,將做好重污染天氣預防預警工作,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空氣質量聯動監測。 他介紹,將完善環境質量標準,修訂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落實重點區域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