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論關注人類基因組測序
2月10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刊登社論——《最好的還未到來》(Best is yet to come),回顧了人類基因組測序工程過去10年的發展并展望其值得期盼的輝煌未來。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從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到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2001年《自然》的一篇長達62頁的讓包括他倆在內的全世界為人類基因組測序感到興奮,或者說有點興奮過頭。 當年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美國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現任所長Eric Lander表示,“人們對人類基因組測序已經表現出有點過度的熱情”,十年過去,局面依然,“與測序工程啟動十周年紀念有關的新聞頭版仍在斥責基因組學家怎么還沒能治愈大部分疾病”。對醫護發展歷程而言,2001年的測序只是個里程碑,而非終結點。 醫學進展是否真比當時料想的那樣還要慢?美國國立人類基因組研究......閱讀全文
解碼“基因組學之父”桑格:測序,測序,測序
“桑格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基因組學之父’,他的工作為人類讀取和理解基因代碼奠定了基礎,徹底變革了生物學并極大促進了當今的醫學發展。”、 有一天,65歲的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突然停下手中的試驗,轉身走出實驗室,宣布自己正式退休。那一年是1983
Science:宏基因組學測序技術
宏基因組學技術(Metagenomic approaches)正快速拓寬我們對微生物代謝能力(microbial metabolic potential)的認識。 長期以來,對微生物(microorganism)功能開展的研究主要依賴的都是以在實驗室里培養的單一物種(individua
宏基因組學技術測序木乃伊的肺結核基因組
來自華威大學的研究者使用宏基因組學技術發現215年之久的木乃伊的肺結核基因組。 由Mark Pallen帶領的研究團隊試圖用技術來發現組織學標本中的肺結核的DNA。 宏基因組學是一種從樣本中檢測DNA序列的技術,并且樣本不需要培養或擴增。這種方法避免了與細菌培養或DNA擴增
測序技術發展過快?基因組學千萬大獎告吹
X獎基金會近日決定取消了獎金高達1000萬美元的基因組學Archon X獎(Archon Genomics X Prize),因為基因組測序成本的直線下降已使得競爭毫無意義。 X獎基金會的主席兼CEO Peter Diamandis在上周四宣布了關閉競賽的決定。他表示,這是因為如今
基因組測序
如果樓主指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那時用的方法叫做雙脫氧終止法,也叫做sanger法。它的原理是在DNA合成過程中,DNA聚合酶能夠使用ddNTP(雙脫氧核苷酸)來作為原料,但它的反應會在加入ddNTP的時候終止。具體實驗是通過PCR來完成的,但與普通PCR不同,它只需要一個引物而不是一對。在4個相同的
基因組學分析揭示
英國《自然》雜志18日在線公開的一篇基因組學論文顯示,來自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東部尼安德特人的祖先,和現代人祖先的相遇與交融繁殖可能比原先認為的更早。已有證據顯示,尼安德特人在47000年到65000年前在非洲之外就向現代人貢獻了遺傳物質。這項新研究還顯示,大約在10萬年前,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
美印藥物基因組學與癌癥基因組學檢測商業化
美國Companiondx實驗室擬與健康信息技術服務商Enable Healthcare合作,向醫生推廣藥物基因組學檢測;印度癌癥醫學公司HCG宣布建立一個新的腫瘤基因中心,旨在下代測序技術能夠幫助定位腫瘤,從而提高化療和放療的效率和響應率 美國藥物基因組學檢測商業化 Companiondx實驗
毒理基因組學的定義
毒理基因組學(toxicogenomics)是從多基因、全基因組水平研究毒物作用與基因表達的相互影響。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3個方面:促進環境應激原與疾病易感性關系的理解、闡明毒性分子機制、篩選和確認與疾病和毒物暴露相關的生物標志物(biomarkers)。
Science專題:癌癥基因組學
在2001年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后,許多的研究人員立即將目光放到了利用這些信息來更好地了解遺傳學上。最近,越來越多的研究確定了表觀遺傳學在癌癥的發生、形成及發展過程中起效應。從鑒別與遺傳性癌癥相關的單基因變異的前基因組時代轉向,測序技術的進步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利用全基因組方法來檢測基因組間的差異,以
藥物基因組學的定義
藥物基因組學(pharmacogenomics),又稱基因組藥物學或基因組藥理學,是藥理學的一個分支,定義為在基因組學的基礎上,通過將基因表達或單核苷酸的多態性與藥物的療效或毒性聯系起來,研究藥物如何由于遺傳變異而產生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