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外資、民營檢測機構如何三分天下
對于任何一個行業來說,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的過程。這次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各大機構能否在此輪重大變革中抓住機遇“分得一杯羹”,是乘勢做大做強,還是因此萎縮破產,取決于各機構自身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對市場和政策的深度把握。 按照當前行業內的習慣劃分,我國檢測市場主要存在三大主體:國有檢測機構、外資檢測機構、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 在市場占有率方面,國有檢測機構目前占據整個檢測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外資檢測機構已占據了約 30%的市場份額,而第三方國內民營檢測機構占據了約10%的市場份額。未來隨著政府對檢測行業監管的不斷放開,外資、民營檢測機構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當前所占比例各不相同,但當前行業正歷經重新洗牌,組建集團化公司、與國有機構戰略合作、民營機構抱團組建聯盟等等,不同機構根據自身的戰略布局,有著不同的規劃。但隨著國家質量強國戰略、中國制造2025、制造業轉型升級這一系列國家政策的......閱讀全文
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現狀及機遇分析
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 在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起步較晚,主要分為強制檢測與自愿檢測兩部分,其中強制檢測市場主要由國有檢測機構參與,強制性檢測市場主要包括各部委的質檢、商檢、環保、衛生等各種認證要求的強制性認證及各級政府(含省、市、縣、鎮等)的各種認證要求的強制性檢;而在自愿檢測市場,目前主要參
哈爾濱民營醫療機構采購大型設備不再受限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社會辦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衛生服務需求,《哈爾濱市衛生計生委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實施意見》出臺。《意見》明確,民營醫療機構采購大型設備將不再受限,民營醫院可與公立醫院共享大型醫療設備。 按比例預留社會辦醫空間 《意見》明確,
2017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風險分析預測
2016年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約908.5億元,同比2015年的792.8億元增長了14.6%,近幾年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2008-2016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17-2023年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
向第三方檢測公司和戴維先生請教
一、事由 1.今天才看了《南方周末》2012年4月26日D16版文章:“證書大國為何是質檢小國”,副標題是“第三方質檢公司夾縫求生”。主要介紹了“天翔集團”(intertek)中國區高層戴維(化名)的看法。 2.約7年前,江蘇某檢驗檢疫局小z對我說:“周老師,我想辭職自己辦檢驗公司.....
上海品牌認證有望破百-滬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營收年增8.8%
據《勞動報》報道,昨日,勞動報記者從上海市質監局獲悉,去年,上海檢驗檢測認證行業以不到全國2.5%的機構數,以8.8%的增長速度創出的226.9億元營收,約占全國行業10%。此外,獲得“上海品牌”認證的企業數,年底有望突破百家。 上海市質監局發布的《2017年度上海市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統計數據》
第五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報到現場 開幕式現場 2013年8月22日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舉辦的第五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實驗室展覽會在北京舉行,政府主管部門、監管認證機構、投資機構、全國質檢系統實驗室、外資檢測機構、民營檢測機構,科研院所分析測試中心、大型企業質量控制實驗室的技術負責人
青島嶗山獲準創建檢驗檢測認證示范區
日前,國家認監委發文,同意青島市嶗山區創建“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這是我省繼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濟寧市高新技術開發區之后,第三家獲準創建的國家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示范區,至此我省在全國12家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平臺示范區中占有3席,數量位列全國第一位。 國家檢驗檢測認證示范區將檢
-上海自貿區將引進外資醫療機構
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正式掛牌。自貿區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這意味著未來在自貿區能享受外資醫療服務,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和門診服務。 專家認為,自貿區引進外資醫療機構,有利于我國醫療機構多元化體系的建設。目前,老百姓對優質醫院的需求矛盾比較突出,外商獨資醫院引進國外先進設
檢測機構改革-基層質檢人員怎么看?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下發《全國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將質檢系統3500多家機構分成兩類,公益類和經營類。到2020年基本完成質檢系統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政事分開、管辦分離、轉企改制等其他改革任務,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綜合性的檢驗檢測認證集團。 被政府部門
第三方檢測行業市場潛力分析
中國的發展不再是過去只注重數量,現在的發展更加注重品質。品質的提升與檢測手段是分不開的。小編分別從國企改革、市場化運營和大型平臺建設等角度分析第三方檢測行業的市場潛力。 公共服務平臺趨于完善 在國家層面,近年來,國家鼓勵環保行業、高端制造行業及其他對外出口行業發展迅速,高質量的產品和高
又一檢測集團成立-第三方民營檢測機構邁出整合第一步
4月6日,南京,中譜檢測集團成立。中譜檢測集團率先在食品檢測領域實現跨區域整合,這是我國第三方民營檢測機構在整合改革邁出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義。 目前,我國第三方民營檢測機構存在“亂、小、散”的局面。品牌知名度低、單個實驗室規模小、市場影響力弱、專業人才不足、無法
十張圖了解5大第三方檢測上市公司年報-整體勢頭良好
國內檢驗檢測行業競爭格局現狀為國有機構、外資機構、民營機構三者競爭。數據顯示,2016年,國有檢驗檢測機構利用傳統壟斷地位占據檢測市場半壁江山,主要承擔各部委的商檢、質檢、環保以及衛生等各種認證要求的強制性檢驗檢測業務。 其他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主要承擔政府強制性檢驗檢測外的民事行為的檢驗檢測業
十圖了解5大第三方檢測上市公司年報-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國內檢驗檢測行業競爭格局現狀為國有機構、外資機構、民營機構三者競爭。數據顯示,2016年,國有檢驗檢測機構利用傳統壟斷地位占據檢測市場半壁江山,主要承擔各部委的商檢、質檢、環保以及衛生等各種認證要求的強制性檢驗檢測業務。 其他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主要承擔政府強制性檢驗檢測外的民事行為的檢驗檢測業
第三方食品檢測服務機構的發展策略分析
食品檢測行業已逐步發展成為“朝陽”產業。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繁曝光,提升了消費者和政府對食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的重視程度,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指標的檢測也越來越嚴格;另外,受國外嚴格的進口標準和監管的影響,例如美國在2011年修改的《食品安全化法案》當中就進一步提高了進口食品的安全標準,并授權第三方檢測
江蘇新增68家外資研發機構-總數達479家
江蘇省科技廳近日確認了第七批江蘇省外資研發機構68家。至此,全省外資研發機構總數達479家,成為江蘇高效配置國際創新資源的重要載體。 江蘇省外資研發機構由省科技廳組織確認,對研發經費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例、研發人員數量、學歷層次、外籍專家數量、研發機構場所、研發儀器設備等,均有嚴格要求
林伯強-:保持民間資本比例提高能源行業效率
近日,國土資源部、電監會、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紛紛發布文件,鼓勵民間資本進軍能源領域,引起各方的強烈關注。在經濟轉型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能源行業可以由國企控制,但需要刻意保持一定比例的民營和外企,這應當是能源行業改革的方向性目標。 近年來,能源行業比較顯著的發展特征之一是民營比例越來越小。在能
華測檢測:民營檢驗檢測龍頭潛力大
華測檢測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第三方檢測驗證機構。2015年業績增速轉正,達到23.6%,拐點已現。公司擬增發募集9.2億元,用于檢測基地、檢測平臺建設等;2016年1月董事長完成增持,均價為20.53元/股;公司股權結構變動目前基本結束,我們判斷未來資本運作將提速。 檢驗檢測行業:2014年
第七屆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會場:行業發展
2015年9月10日-11日,“第七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實驗室展覽會”在南京金陵飯店盛大召開,本屆論壇以“改革、誠信、創新”為主題。來自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CNAS等政府主管部門、國內外檢測機構、認證機構、投資機構等的企業質量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實驗室管理人員、資深工程師等80
2010年中國第三方檢測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的獨立第三方檢驗檢測市場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其發展進程如下: 第一階段:檢驗檢測初步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開始實行國家對外貿易的統一管制,不斷強化對檢驗檢測市場的管制,建立獨立自主的對外貿易管理體系,對外貿易部下設商品檢驗總局,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進出
浦東檢驗鑒定和外資認證業快速增長
上海地區進出口檢驗檢測和外資認證行業發展迅速。據昨日上海檢驗檢疫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和外資認證機構數量分別占全國的15.9%和55.81%,營業收入分別占全國總數的35%和34.27%。浦東新區檢驗鑒定機構的年營業收入,則占全上海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機構營收的32%。 外資認證機
東亞企業社會責任表現優于歐美
由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指導的“2017中國社會責任百人論壇”在京舉辦。論壇同時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17》和《企業扶貧藍皮書》。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2017年,國企、民營和外資三類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差異化明顯,其中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最高(5
中國五大加油站
一、bai國有油企加油站:中石du化,中石油,中海油為代表 作為zhi國有3大油企,中石化,中石油,中海dao油,他們的競爭也是時常伴隨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1、中石化,作為國內坐擁加油站最多的能源企業,它們的成品油的品質相較于其它兩家國有油企加油站好一點,雜質比較少,而且加油站設施齊全,服務
檢驗檢疫“公益二類”實驗室改革初探
自1998年“三檢”合一以來,檢驗檢疫系統逐漸界定了行政執法機構與技術機構之間的職責分工,法檢業務客觀上成為檢驗檢疫實驗室的發展根基。隨著外貿形勢變化,質檢總局啟動檢驗檢疫“公益實驗室”改革,目的是激發檢驗檢疫實驗室的市場活力。但由于歷史原因,檢驗檢疫實驗室在管理模式、業務資源上與市場化成熟的外
【深度分析】多家上市檢測公司前三季度業績下滑明顯
【華測檢測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或降25%】 10月15日華測檢測(創業板300012)發布業績預告,公司前三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7,642萬元~10,189萬元,上年同期為10,189 萬元,同期下降0~25%。 201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4,282萬元,比2012年前三季度
企業扎堆“入侵”檢測認證市場,正泰來了、長虹也來了
自2014年我國檢驗檢測認證整合大幕開啟之時,“市場化”這個詞就一直沒有離開人們的視線。整合工作已開展一年多時間,我們看到了國家在整合工作上的決心和力度,看到了國有檢測機構的心態變得更加開放,也看到外資機構與更多的質檢中心達成合作,彼此擁抱。這些基于行業內機構之間的合作,是檢測認證行業開放的起步
四川舉辦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宣講專題活動
10月24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與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工作委員會在成都聯合舉辦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宣講專題活動。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知識產權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趙輝主持。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部門、各地市執法稽查局負責人以及10家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代表
第三方檢測整合加劇-競爭下一個資本市場
檢測行業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質量基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壁壘的加劇,人們對環境、食品、醫療、汽車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第三方檢驗檢測市場飛速發展。未來,整合將成為近幾年檢測行業的熱點,民營、外資機構跑馬圈地,將加劇行業競爭。 第三方檢測機構又稱公正檢驗
國有機構改革推進第三方檢測行業步入成長快車道
隨著世界經濟形勢逐漸好轉,中國將有越來越多的儀器儀表設備走上國際市場的舞臺,并陸續加入國際化競爭的行列。整個2013年,儀器儀表行業在進出口貿易方面表現較為強勁。為第三方檢測市場帶來了160余億元的檢測設備以及十萬人的檢測隊伍。 儀器儀表行業呈現旺盛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
我國有高校3013所,研究生培養機構234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119.shtm
寧波高新區100個實驗室服務帶動1000億美元貿易
日前,國家認監委正式同意寧波國家高新區創建“國家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臺示范區”,這是繼上海市閘北區后全國第二個獲批地區,標志著高新區構筑長三角檢測認證服務產業高地進入新階段。 檢測認證產業是我國“十二五”重點發展的八大高技術服務業之一,具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