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項目適用于PPP模式呢?就是具有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市場化程度較高、投資規模相對較大、需求相對穩定特點的項目。具體來說主要分為這幾個大的區域:市政公用、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供排水、供垃圾處理、供熱、供氣、交通道路等項目。早在2012年,北京市發改委就提出了在村鎮水環境治理中采用PPP模式。 PPP模式在村鎮水環境治理中的運用 1. 項目背景 早在2012年,北京市發改委就提出了在北京農村和小城鎮污水處理中采用PPP模式。當時,北京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很分散,覆蓋率很低。當時的現狀是排污水量是41.4萬噸/天,而實際的排水量是17.5萬噸/天,所以實際處理污水量只有42%,嚴重影響了水環境。 同時,北京《十二五規劃綱要》里面也提到,“十二五”期間要完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其中,重點鎮處理率要達到90%。108個小城鎮,“十二五”期間需要改建或改造的鄉鎮基礎設施一共是73處,投資大概需要21億元。僅靠地方政府......閱讀全文
戴星翼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已于今年正式頒布。“水十條”立意的戰略高度,擬動員的資源之廣泛,思路的嚴密、系統,措施之果斷、有力,是我國環境保護史上罕見的。但這也說明我國水環境形勢復雜和治理之艱難。人類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問題越大,水環境的治理難度也就越大。
國務院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采取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授予開發經營權益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水環境保護投入。但是,在當前水污染防治項目投資回報率普遍偏低的大環境下,政府和社會資本如何聯姻? 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近期印發的《關于推進水污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給出了什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已完成最后定稿并上報,有望于近期出臺。 據測算,“水十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的投資需 求將達2萬億元。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2萬元的“治水”投資將涉及新建污水處理設施、既有污水處理廠提 標改造、管網建設及村鎮污水處
由于城市快速擴張、人口增多,對水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使沿河環境日趨惡化,河湖環境亟需得到呵護與保障。2017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改決定,首次將“河長制”寫入法律,意味著“河長制”走向制度化,我國水體環境又多了一重保障。 河長制的實施對解決復雜水問題,維
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資訊,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發現,半年內(2017-05-26 到 2017-11-24),碧水源攜手全資子公司久安集團聯合體,累積通過26個項目的資格預審,包括水環境治理項目、市政污水處理處理設施PPP項目,農村污水PPP項目、生態廊道建設等,其中,累積中標12個項目,總中標金額
2017年,環保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件,而作為一個政策導向型產業,人們最關注的依然是政策。那么,截至目前為止,都有哪些政策催熱了環保產業呢? 哪些政策催熱了2017年環保市場?一文帶你看 《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 補齊美麗鄉村建設短板 環保部聯合財政部
9月7日,由Wind資訊最新統計的“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發布,騰訊控股、中國移動、阿里巴巴市值分別達17499億、16958億和16384億,位列全球所有中國上市企業市值排行榜前3名。 在環保行業,碧水源、三聚環保、北控水務、東方園林、啟迪桑德、神霧環保等多家企業也榮登本次榜單。其中
近日,《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根據《意見》,試點省份將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上收;試點省份內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工作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負責,現有的市級環境監測機構調整為省級環保部門駐市環境監測機構,現有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職能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文)指出:“要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針對我國水環境的嚴峻形式,國務院于2015年4月份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
2017年督察限產利好供給側,未來政策思路在于排污成本內部化。“十九大”后生態文明達到了新高度,環保制度嚴格性、長效性已形成。2017年環保板塊表現較弱,原因在于環保“一減一加”的影響中,“減法”進度更快:督察限產利好供給側,短期環保需求釋放有限,但環保限產并不能標本兼治,只有通過排污成本內部化
我國水環境污染仍不容樂觀 根據環保部最新的環境質量報告,2014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污染。監測的962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62.8%,同比降低0.9個百分點;劣Ⅴ類占10.7%,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2014年上半年,主要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的超標斷面比例分別
近年來,國家日益重視對土壤的保護和治理。隨著“土十條”落地并執行,以及“十三五”關于土壤修復政策的提振,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報告顯示預計2017年土壤修復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40億元。而且還測算,“十三五”100個重點項目包括1000萬畝耕地修復,以修復成本5萬/畝計算,未來五年年均土壤修復市場空間
業績符合預期:公司發布201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1億元,同比增長34.18%,實現歸母凈利潤7972.15萬元,同比增長35.26%,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5811.79萬元,同比增長23.32%,符合業績預告區間。 環境監測板塊是主要收入來源,且增長較快:2015年上半年
環保行業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73.49億元,同比增長25.89%;實現歸母凈利潤79.03億元,同比增長24.96%;收入和凈利潤增速均較2016年同期小幅上升。預計行業全年的凈利潤增速能夠保持在25%左右,增速高于2016年。行業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行
在我國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較突出的現實狀況下,水環境治理已成為剛需,2017年水處理領域釋放了萬億空間,工業廢水治理、城鎮污水治理、農村污水治理、污泥處置、海綿城市、海水淡化市場等領域多點開花,在政策驅動和需求升級的雙重加持下,未來有望實現持續增長。 水處理市場迎來驗收考試 六大領域成績如何?
2017年,對于環保行業而言是關鍵性的一年,多項環保工作需要在這一年交上成績單,是環境治理工作推進的節點年,也是各項政策紛涌發布的一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環保行業在2017年有許多備受關注的變化: 十九大從黨的初心出發,再次從五位一體的高度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寫進黨
近日,中電環保、易世達和高能環境公告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其中前三季度中電環保實現營收1.41億元,同比增長1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22億元,同比增長4.89%;易世達實現營收0.41億元,同比增長16.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5億元,同比增長104.97%
從上世紀解放初期,全國僅有不到十座污水處理廠,到如今成為污水處理大國,污水處理事業的變化不可謂不大。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發展開啟加速度,治污成效顯著。但同時,水污染防治工作依舊任重道遠,所以在生態文明理念和國家利好政策雙重驅動下,污水治理也將邁步新征程。 看污水治理百年變遷 凈水生態
定了!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和黃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流域水質目標精細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態補償實踐研討會”將于2019年11月9日~10日在中國黃山的新安江畔舉辦。 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流域水質目標精細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態補償實踐研討會”將于2019年11月9日~10日在中國黃山
根據相關測算,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任務需投入資金約4萬億至5萬億元(近3年約投入兩萬億元),其中各級政府要投入約1.5萬億元。實施“水十條”資金需求巨大,錢從哪里來? 事實上,“水十條”本身已經給出了答案:一方面,增加政府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在政府資金
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的《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給出了全省治水時間表。河北省將采取50條措施,確保全省水環境安全、水資源清潔、水生態健康。 消滅城市黑臭水階段目標明確 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楊智明介紹說,《方案》確定的河北水污染治理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全省水環境質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4月20日~21日赴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考察調研,深入了解水環境治理情況,并出席全國水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陳吉寧強調,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認真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環保企業一定要面向全球市場,將世界的環境問題納入我國環保產業的責任范圍內,我國環保企業才能成長為世界級企業。”在日前舉辦的2018(第十六屆)水業戰略論壇上,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開能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如是說。圖片來源于網絡 論壇上,不少企業負責人顯示出對未來我國
在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中,一篇題為《中央環保督察留給汕頭13個整改項目無一按時完成 督察組建議市領導與老百姓住一起》的報道被廣泛轉載,報道深刻指出廣東汕頭、揭陽兩市長期以來存在等靠要思想,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住在黑臭水體邊的村民不堪其擾。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是地方政府不重視黑臭水
12日,財政部正式開放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的線上申報工作。其中,環境保護領域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水污染防治、垃圾處理”等將遴選出優質項目作為重點推介對象。 作為促進民間投資的重要抓手,PPP項目規模正在穩步增長。根據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公布的二季度統計數據,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業內有觀點認為《方案》的發布將開啟一個“萬億市場”,為了大家對政策有更深入的理解,《中華環境》特邀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發改委/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薛濤撰寫長文,供大家參考。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出臺
我國水環境面臨著水量衰減、水質惡化的雙重壓力,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經黨中央領導小組一致審議,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簽發,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將作為未來幾十年水污染防治的行動綱領。 1、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 早在20世紀70年代,北京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官廳水庫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
2018年,對于環保行業而言,將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在環保趨嚴和督察常態化的背景下,利好政策將持續加碼,環境治理需求將加速釋放,各領域市場窗口逐漸打開。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環保是必須補齊的短板。當前,環保問題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中提及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短板之一,自“青
飛躍發展帶來環境陣痛,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70年來,伴隨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加速推進,我國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特色道路。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作為在環保領域工作多年的行業老兵,澤明環境總裁王亞超,在多個行業高端會議上圍繞生態環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