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觀測到基因組中的“暗物質”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教授葉凱等在人類基因組變異研究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結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該研究具備的一套較為完整的基因組變異集合,為人們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組結構變異影響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鑒定出的190萬個大型的基因組變異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轉DNA或者憑空出現的DNA大片段。這一些變異也出現在基因組的重要功能區域,比如說編碼關鍵蛋白質的編碼區,從而使得產生的蛋白質的功能受到損害。 但人類很多大的基因組結構型變異往往又不在基因的編碼部分,這一些變異的功能影響往往又是難以預測的,而變異卻可能決定人們是否容易患某些疾病。例如,研究人員發現全新的“ZNF”基因,一半的荷蘭個體中都有。目前該基因和其他發現的“暗物質”,都已經保存到國際數據庫中,可供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研究,從而更好地了解人類疾病。......閱讀全文
利用CRISPR研究基因組“暗物質”
超過98%的人類基因組由非編碼基因組成。這些非編碼基因被稱為基因組的“暗物質”,它們能調控編碼基因的表達,從而影響人類健康和疾病進程。自從人類基因組序列被公開發表以來,科學家們努力解析基因中的功能元件,包括非編碼調節區——參與轉錄調節的順式調節區和非編碼RNA(ncRNA)。轉錄因子在整個基因組
基因組中“暗物質”關鍵調控機制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陳捷凱課題組與南方科技大學Andrew P. Hutchins課題組合作,以小鼠胚胎干細胞為模型,揭示了基因組中轉座元件的關鍵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相關成果以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regulated by context-specif
PNAS:探查癌癥基因組ncRNA“暗物質”
來自西奈山Icah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癌細胞中發現了一組可以激發免疫反應的非編碼RNA分子,它們具有與病原體相似的一些特征。由于這些分子在癌癥中表達并擴增,它們造成的免疫反應有可能影響了癌癥的生長。這項研究發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研究人員是通過探查基因組“暗物質”組成部分
美研究者完成“生命暗物質”基因組測序
正當物理學家苦苦尋找宇宙暗物質之際,美國研究人員10日報告說,他們完成了對“生命暗物質”的基因組測序。 1996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種名為“候選門TM6”的細菌。這種細菌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卻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除了其標志性的16S基因外,科學界對它的生命活動特點幾乎一無所知。
西安交大觀測到基因組中的“暗物質”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教授葉凱等在人類基因組變異研究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結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該研究具備的一套較為完整的基因組變異集合,為人們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組結構變異影響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鑒定出的190萬個大型的基因組變異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轉DNA或者憑空
美研究員報告稱完成“生命暗物質”基因組測序
正當物理學家苦苦尋找宇宙暗物質之際,美國研究人員10日報告說,他們完成了對“生命暗物質”的基因組測序。 1996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一種名為“候選門TM6”的細菌。這種細菌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卻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除了其標志性的16S基因外,科學界對它的生命活動特點幾乎一無所知。正因
研究人員觀測到人類基因組新的“暗物質”
人類對基因組變異的認識又向前推進一大步:西安交通大學日前傳出消息,該校葉凱青年科學家工作室團隊與荷蘭、美國、德國的20個科研機構,通過開發新的計算機算法和分析處理流程,分析并報道了在250個健康家庭的基因組中的所有類型變異,其中包括以前從未觀測到的大量復雜型變異,即基因組中的“暗物質”。
美國地下暗物質實驗發現暗物質初步線索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英國BBC新聞網消息稱,繼本月初丁肇中團隊公布阿爾法磁譜儀項目首批研究暗物質成果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地下暗物質實驗——超級低溫暗物質搜尋計劃(Super-CDMS)日前報告了3個疑似暗物質事例,計算結果表明其是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的可能性為99.81%,不
我國發現一類新型長非編碼RNA 基因組“暗物質”不斷“正名”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近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于長非編碼RNA的最新進展。該研究發現,一類新型長非編碼RNA,或與小胖威利綜合征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大量被稱為基因組“暗物質”的非編碼序列,包括基因
中國學者Cell子刊揭示基因組“暗物質”中環狀RNA新分子
9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組與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組的最新合作研究論文,發現來源于基因內含子區域的環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環機制及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重要功能。 眾所周知,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大量被稱為基因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