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丹:“世界屋脊”的生態守望者
人物檔案 王小丹,1973年出生,現為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西藏研究室主任,申扎生態站站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高山環境與高寒生態,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國際SCI檢索刊物論文30篇。獲國家獎1項,省部獎8項。日前,王小丹榮獲第十九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 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前往西藏的1300多公里飛行途中,高亢遼闊的高原、巍峨高峻的群山、長而寬廣的山間平地、幽深狹窄的峽谷,這里就是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中科院山地所研究員王小丹和團隊,已在這片廣袤土地上行走了近20年:從2000年第一次踏上西藏,與前輩科學家一道背著行囊,帶著干糧,穿梭在生命禁區里、人跡罕至處,探尋高海拔地區土壤、植被的奧秘;到通過長期觀測、規律探尋,闡述高原高山環境與高寒生態多項突破性理論;再到編制《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閱讀全文
王小凡:大學自主權應分配給學術主體及其代表
“從國家層面講,應該在給大學自主權的同時,考慮如何分配權力的問題。我認為,自主權應分配給學術主體和他們的代表。當然,改革也不能一刀切、走極端,大學里凡事都讓教授投票決定是不現實的。” “我回國就是為了解情況,幫助找出重要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最近,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王小凡
王小謨:以工程科技支撐-引領新時代創新型國家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黨的十九大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十九大報告,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宣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科學闡明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描繪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
鄭哲敏、王小謨榮獲2012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胡錦濤、習近平、溫家寶、李克強、劉云山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主持大會。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李克強宣讀獎勵決定。 上午10時,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
王小理:新一輪生物科技革命的前景與憂思
在2018年及并不遙遠的未來,新一代精細化操控生物學現象的變革性工具,將開拓生物科技新領域、新空間、新疆域,其引領新一輪生物科技革命乃至更廣泛范圍科技革命的前景日漸明朗。 2017年,生命科學延續近年來的高速發展態勢,科技政策和科研成果亮點紛呈,在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我國著名雷達專家、預警機事業開拓者王小謨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40.shtm 據中國電科微信公號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忠誠戰士,我國著名雷達專家,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直接聯系的高
古脊椎所等在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DNA
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對現代大洋洲、東亞、南亞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遺傳貢獻,是廣泛關注的研究熱點。 此前,蘭州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報道了發現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鑒定其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
9月25日下午,美國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并與北大師生座談交流。王小凡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評價與機構評估這一主題,分享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他的個人體會。交流會開始前,郝平會見了王小凡。副校長龔旗煌等陪同會見。交流會由學科建設辦公室、科學研究部聯合舉辦,學科
他為國家做出了“爭氣機”-——追憶“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
擁有預警機是中國幾代人的期盼和夢想! 20世紀90年代初,預警機研究在我國還是一項空白。要捍衛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以及47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疆域,研制預警機成為我國國防建設的當務之急。 “我們不但要研制出預警機,還要研制出世界領先的預警機!”一位雷達科研工作者誓言鏗鏘。 他就是王小謨,
王小謨院士:實現青春夢想,走好人生第一站
王小謨 “實現中國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打好基礎,走好人生的第一站,才能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 近日,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走進母校北京理工大學,與來自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學的2000余名科技工作者、青年學子
接骨丹的概述
接骨丹(拉丁學名:oricellia angulata Oliv.),山茱萸科鞘柄木屬植物角葉鞘柄木的根、根皮及葉。它分布于新華姚灣溝和龍潭等地。 其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上有環狀葉痕;葉互生,五角狀圓形,掌狀5~7淺裂;葉柄稍扁,呈鞘狀;花小,雌雄異株,4月下旬開花;雄花花瓣綠帶紅色,雌花無
蛇蛻丹的成分
水銀1錢5分,檳榔1錢5分,潮腦5分,枯礬5分,蛇蛻(煅)5分,雄黃5分,油核桃5分,花椒(焙)5分,杏仁21枚,大楓肉21枚。
接骨丹的介紹
接骨丹(拉丁學名:oricellia angulata Oliv.),山茱萸科鞘柄木屬植物角葉鞘柄木的根、根皮及葉。它分布于新華姚灣溝和龍潭等地。 其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上有環狀葉痕;葉互生,五角狀圓形,掌狀5~7淺裂;葉柄稍扁,呈鞘狀;花小,雌雄異株,4月下旬開花;雄花花瓣綠帶紅色,雌花無
接骨丹的簡介
接骨丹(拉丁學名:oricellia angulata Oliv.),山茱萸科鞘柄木屬植物角葉鞘柄木的根、根皮及葉。它分布于新華姚灣溝和龍潭等地。 其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上有環狀葉痕;葉互生,五角狀圓形,掌狀5~7淺裂;葉柄稍扁,呈鞘狀;花小,雌雄異株,4月下旬開花;雄花花瓣綠帶紅色,雌花無
活血丹的概述
活血丹(拉丁學名: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 ),唇形科活血丹屬植物。它莖高10~20(30)厘米,四棱形,基部通常呈淡紫紅色,幾無毛,幼嫩部分被疏長柔毛。它生于林緣、疏林下、草地中、溪邊等陰濕處,海拔50~2000米處。活血丹在除甘肅、青海、新疆及西藏外的地
活血丹的介紹
活血丹(拉丁學名: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 ),唇形科活血丹屬植物。它莖高10~20(30)厘米,四棱形,基部通常呈淡紫紅色,幾無毛,幼嫩部分被疏長柔毛。它生于林緣、疏林下、草地中、溪邊等陰濕處,海拔50~2000米處。活血丹在除甘肅、青海、新疆及西藏外的地
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暨丹尼索瓦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
8月10日上午,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暨丹尼索瓦人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大學開幕。本次會議以“白石崖溶洞遺址研究與保護;丹尼索瓦人研究進展;古人類演化與活動歷史;古人類生存環境與適應”為主題。來自中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韓國和以色列等國的10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交流跨學科
陳發虎:用一沙一石拼出人類青藏高原攀登史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部聯合印發了《關于表彰第六屆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的決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陳發虎入選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名單。走進陳發虎的辦公室,墻上掛著各種地圖:世界的、中國的、青藏高原的、地貌地形
青藏高原所改進模型減小青藏高原蒸發預估誤差
原文地址:http://www.cas.cn/syky/202103/t20210325_4782286.shtml 蒸散發是地球多圈層相互作用中碳循環和水熱循環的關鍵過程,深刻影響青藏高原地區的天氣、氣候和及亞洲季風系統演變。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屬于高寒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淺層土壤水狀況反映了
中科院2013國際科技合作獎揭曉-拉曼王小凡教授獲獎
中科院2013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日前揭曉。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拉曼教授和美國杜克大學王小凡教授因在與中科院的國際科技合作中作出突出貢獻而獲獎。 拉曼現任巴基斯坦科學院院長、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副院長和伊斯蘭國家科學組織帶頭人,是穆斯林國家中首位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的專家。他致力
青藏高原向你“開放”
上不了青藏高原,就先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公眾開放日逛逛吧。5月18日,公眾開放日上“來了”一群特殊的小朋友,來自杜巴中學、巴魯達中學和LR.I.學校40余名師生走進中國科學院加德滿都科教中心,開啟探索之旅。他們與青藏高原地球系統與資源環境全國重點實驗室視頻連線,觀看《第三極地區冰湖》和《三江
青藏高原所基于遙感地溫得到青藏高原氣溫遞減率
氣溫遞減率是高山地區最常用的氣溫插值參數。大量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氣溫遞減率具有很強的空間異質性和季節變化,但稀疏分布的氣象站點難以提供準確可靠的溫度遞減率參數。雖然利用遙感地表溫度估算氣溫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是尚無研究定量評價利用遙感地溫數據估算氣溫遞減率的可行性及精度。 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
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及綜合評估項目研討會召開
11月28日,為盡快落實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和副院長丁仲禮加強中國科學院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的指示,推動西藏區域科技創新集群建設,“西藏生態環境變化監測系統建設及綜合評估”項目在京召開研討會。西藏創新集群首席科學家姚檀棟院士,集群辦公室主任、資環局副局長馮仁國與來自青藏高原研究所、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
鹽酸昂丹司瓊
雜質質IH3CCH2C14H13NO211.26 甲基-3-亞甲基-2,3-二氫-1H-咔唑-4(9H)-酮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本品在甲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丙酮中微溶;在lmol/L鹽酸溶液中略溶。熔點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為干燥劑干燥30分鐘后,依法測定(通則0612),熔點
藿丹片的性狀
黃色糖衣片,除去糖衣,顯棕褐色;味苦。
定痛丹的組成
真鴉片1錢,胡桃膈1錢,乳香(去油)1錢,沒藥(去油)1錢,全蝎(炙)1錢,穿山甲(炙)1錢,僵蠶(炙)1錢。
天丹通絡片的
規格 每片重0.415g 儲存 密封、防潮。
無極回春丹的組成
熟地黃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藥80g 柏子仁15g 桑椹子200g 菟絲子、覆盆子、女貞子各50g 枸杞子100g 棗子400g 雞睪丸40個羊睪丸,外加陽起石、淫羊藿、金櫻子等重要藥材。
丹吉爾病的介紹
丹吉爾病(TD)又稱Tangier氏病、無α脂蛋白血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于α脂蛋白合成障礙,大量膽固醇酯蓄積于網狀內皮系統、腸黏膜和皮膚中。其特征為:扁桃體肥大,且有橘黃色帶紋。淋巴結、肝、脾也可腫大。有的合并周圍神經炎。
丹簍片的概述
該藥的成功研制填補了治療痰瘀互結型胸痹心痛證(冠心痛、心絞痛)中成藥的空白。市場同類藥物多為活血化瘀藥、理氣活血藥、益氣養陰活血藥等,缺少針對該證型的治療藥品。 而現代醫家在長期臨床工作中,認識到冠心病發病機理往往痰濁郁遏心陽、瘀血痹阻心脈同時存在,主要證型是痰瘀互結型,新藥平心·丹蔞片就是針
丹萸顆粒的功效
丹萸顆粒,溫陽補腎。用于命門火衰證,癥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苔淡白,脈沉細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