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是第18個世界計量日,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是“計量與交通”,計量在推動科技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很大作用,“世界計量日”的確定,使人類對計量的認識躍上一個新的高度,也使計量對社會的影響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World Metrology Day] 一、世界計量日由來 1875年5月20日,17個國家在法國巴黎簽署“米制公約”,這是一項在全球范圍內采用國際單位制和保證測量結果一致的政府間協議。100多年來,國際米制公約組織對保證國際計量標準統一、促進國際貿易和加速科技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1999年,第21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把每年的5月20日確定為“世界計量日”。 計量是支撐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現代計量包括科學計量、法制計量和工程計量。科學計量是研制和建立計量基標準裝置,提供量值傳遞和溯源的依據;法制計量是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計量器具和商品計量行為依法進行監管,確保相關量值準確;工程計量是為全社......閱讀全文
5月20日,2017年世界計量日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600多位來自全國的計量工作者參加主題活動。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表示,中國計量科技水平顯著提高,基礎性、前沿性和共性計量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獲得國際承認的國家校準測量能力躍升到全球第四位,國家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區域發展計量支撐體系、能源資源計量
從日常生活中不同醫院檢驗結果互認到糧食食品中轉基因成分含量的測定,從疫苗、重組蛋白藥物、抗體藥物質量的檢驗到免疫治療、干細胞治療效果的檢測,都離不開核酸、蛋白、細胞的生物計量和標準。 “生物計量是實現以DNA測序和基因組技術驅動的精準醫療的‘標尺’。”5月19日,在“生物基因免疫溯源標準論壇”
為進一步推進醫院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工作,加強醫務人員計量意識,浙江省安吉縣質量技術監督檢測中心在5月20日世界計量日即將到來之際開展了“健康計量惠及民生”活動。 為了不影響醫院正常醫療工作,質監中心檢定人員活動中避開就醫高峰,利用中午和晚上等休息時間,對就醫看病人員集中的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
中新網廣東新聞5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由廣州市質監局、海珠區市場監管局、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廣州市2018年“5·20世界計量日”主題宣傳活動暨“海珠地區檢驗檢測誠信聯盟”啟動儀式,5月20日在萬勝廣場啟動。 廣州市質監局黨組書記李志昌、總工程師吳岳德、副巡視員林功,海珠區政府
簡介:5G的暗戰和角力把太赫茲技術迅速推上了風口浪尖,但太赫茲的測試和計量都嚴重滯后于其他頻段,無法為太赫茲通訊、安檢、宇航等新興行業應用提供參數朔源來確保其測試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未來的太赫茲測試和計量勢必會加速覆蓋計量學的各個太赫茲頻段空白,再針對具體新興應用場景制定相關行業標準。2011年之前1
格林尼治時間以英國首都倫敦市郊格林尼治天文臺命名,作為全球通用的時間參考標準已使用120多年。如今,這一以地球自轉為依據的“世界時”可能由以原子振蕩周期為依據的“原子時”徹底取代。全球50多名研究人員11月3日聚集倫敦,探討結束時間計量系統“雙軌制”的可能性。 上世紀70年代一項國際
5月19日,在“5.20世界計量日”到來之際,2014年計量測試科技成果推介會在北京開幕。 據了解,此次共有130多個計量測試科技成果項目參加推介。推介項目中既有計量基礎研究項目,也有計量測試技術應用項目。這些項目涉及能源、環保、海洋、醫療、民生、電力等10多個領域,均在各自領域得到應用,
在2015年度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進步獎評獎工作中,共有51家單位、96個項目通過網上申報,參與評獎活動。經過嚴格的資格審查、網上盲評、專家會審以及評審委員會答辯評議,共有29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15項。在最后的答辯評議會上,與會的5位院士和7位計量測試領域的專家對項
上一期,分析測試百科網為大家帶來了BCEIA2019學術會——大會報告的精彩內容(相關鏈接:BCEIA2019學術報告會知名學者云集!精彩內容搶先看)。本期,分析測試百科網將繼續介紹BCEIA2019學術報告會——不可錯過的十大分會,快來一睹為快吧!BCEIA2019學術報告會十大分會 BCE
影響了人類半個世紀的國際計量體系,即將發生重大變革。 記者從此間舉行的“展望2025——國際計量發展重大挑戰”大型國際研討會上獲悉,在量子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作用下,2018年國際單位制(SI)將重新定義,世界測量技術規則將被重構。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技術領域的規則變更,或將對未來的國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清海,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今日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高談客論”欄目,以“如何為質量強國提供計量保障”為主題,與網友進行交流。吳清海為網友解讀了為什么把計量放在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的第一位。 吳清海說,國家質量技術基礎簡稱NQI,這個概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宋偉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宋偉在致辭中講到,國家計量院作為國家的法定計量技術
5月20日是第16個世界計量日。當日,濟寧市質監局、計量所聯合濟寧移動、中山水務等11家企業,現場為老百姓免費檢測血壓計、溫濕度計、水電表等計量設備。一上午檢測設備近200臺,還真檢出了不少毛病。 上午9時許,在“520計量日”免費檢測咨詢活動現場,拿著電子秤、血壓計、溫濕度計等計量設備來檢測
走進量子時代!專題征稿 | 國際單位制(SI)變革的挑戰和機遇量子科技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正飛速發展,為我們熟知的計算機、手機、互聯網和導航等,無一不得益于量子科技。量子科技的廣泛應用將把人類社會帶入量子時代,實現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安全的數據通信,以及更方便、綠色的生活方式。而與量子科技發展伴生的是量
時間:2020年5月18-20日 地點:上海浦東世博展覽館 展會主題:產業革命與計量創新 展會概況 亞洲地區首個國際計量測試領域專業采購盛會-中國(上海)國際計量測試技術與設備博覽會(簡稱:CMTE CHINA) 已于2019年第20個世界計量日來臨之際在上海順利召開并獲得成功,展會主題為
1月25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建院60周年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支樹平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要求,中國計量院要以建院60周年為契機,在更高的起點謀劃事業發展,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特別是人才隊伍建設,切實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為建設國際一流的計量院,實現中國夢
11月29日,記者從質檢總局在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依法全面復核,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定國家計量基準共177項,其中包括經技術改造升級新批準啟用的35項國家計量基準。通過參與國際計量比對,其中的12項處于國際領先水平,115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國家計量基準技術水平代表國家計量量值的源頭,體
我國裝備制造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首先要解決制造質量問題,其核心關鍵是解決超精密測量能力問題。沒有超精密測量,就不會有高質量的高端裝備制造。我國現階段須迫切完成的任務是,補齊精密測量能力,追平超精密測量能力,在完整精度階段勝出。只有從根本上解決整體測量能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端裝備制造質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10月10日,由國際計量局(BIPM)、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主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 承辦,國際檢驗醫學溯源性聯合委員會、成都醫學城、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協辦的“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
為推動我國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事業的發展,加強計量技術及分析表征技術對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和蛋白 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將聯合舉辦“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為推動我國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事業的發展,加強計量技術及分析表征技術對體外診斷與蛋白質藥物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撐,更好地促進我國體外診斷和蛋白 質藥物研發生產等相關技術交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國際計量局將聯合舉辦“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6月1日,在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的指導下,由國際計量局(BIPM)、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 承辦、全國臨床醫學計量技術委員會協辦的“蛋白和肽類藥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6月1日,在國際檢驗醫學溯源聯合委員會(JCTLM)的指導下,由國際計量局(BIPM)、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NIM)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NIFDC)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分析測試協會(CAIA) 承辦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本屆大會主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
4月25日及26日,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相繼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與石墨烯歐盟旗艦項目單位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UCL)簽署協議,聯合開展石墨烯高端應用合作;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深化合作,簽署國際技術交流培訓合作諒解備忘錄。 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
《質檢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對未來5年質檢科技創新做了系統謀劃和前瞻布局,其中“大力提升參與國際競爭的技術能力”任務中明確部署了“提升計量科技國際競爭力”專欄。國際單位制的重大技術變革是計量科技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機遇與挑戰,是國家質量技術基礎升級換代與快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將對各國的經濟、科
日前,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介紹說,國家質檢總局編制了“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草案。從2011年到2015年,中國質檢將實現八個創新突破。 ――計量科技:建立新能源、新材料與納米、環境、醫療、生物安全與食品安全等國家急需的計量基標準和溯源體系。 ――標準化科技: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得知“上帝粒子”項目提出者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量院首席研究員張鐘華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上帝粒子’的證實讓我們正在攻克的質量量子基準的理論基礎更加扎實。”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比利時81歲的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84歲的科學家彼得·
18日,新疆首個獲得自治區級計量認證(CMA)的電磁兼容實驗室在國網新疆電科院計量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此次揭牌的電磁兼容實驗室是新疆地區首家獲得認證的同類實驗室,主要用于檢測電氣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能力。實驗室將為新疆電能表、采集終端提供電磁兼容檢測,同時拓展充電樁、醫療、軍工設備檢測范圍。來自烏魯
標準物質是具有準確量值的測量標準,是依法管理的一種計量器具。作為現代計量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量值傳遞與溯源的一種重要手段。標準物質廣泛地用于需要對物質的成分或特性進行測量的一切工作中,或校準儀器、或評價測量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證測量過程和測量結果的準確一致。無論是冶金、化工等基礎工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