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圍繞建設美麗中國、保障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要求,筆者從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科學開展生態保護與建設方面提出建議。 落實生態保護新理念,完善國家生態保護策略 落實“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新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實行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根據資源——生態——環境承載力編制國家與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區域發展戰略、產業布局與城市規劃,形成與生態承載力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充分利用城鎮化和工業化帶來的人口轉移機遇,調整城市戶籍管理政策、農村土地流轉政策、農牧業產業化發展政策和生態保護資金分配政策等,降低農牧區人口對生態系統的經濟依賴性,引導人口向城鎮集聚,促進生態保護與恢復。 改革現有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建立生態保護制度體系 梳理生態系統......閱讀全文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50人)#aabbccdd6 td {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姓名出生年月專業工作單位提名渠道01白敏冬(女)1965年05月海洋環境科學工程與技術廈門大學中國科協02曹宏斌1971年10月多介質環境協同保護與綜合治理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協
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51人) 序號 姓名 年齡 專 業 工作單位 提名、遴選渠道 1 曹秀痕(女) 49 制漿造紙工程 中國人民銀行印
3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在北京聯合組織召開了“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中期評估會議。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和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的領導,以及項目各專題負責人與技術骨干共100余人參加了會議。中國
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生物多樣性合作項目集中征集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接收項目申請12項。根據該項目指南的要求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經審查,以下10項申請予以受理:序號 科學部受理號 申請人/單位 項目名稱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做好“十二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各項工作,根據《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管理辦法》,科技部研究決定,聘任馬頌德等44人為“十二五”863計劃專家委員會專家,聘期為四年(名單見附件1);聘任
關于公布2017年度化學科學部科學基金評審會專家名單的公告 2017年7月5日至2017年7月10日,化學科學部組織評審: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
三、科學技術進步獎(90項)一等獎(14項) 1.項目名稱:高難度消化內鏡手術相關并發癥防治的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 主要完成人:陳幼祥,呂農華,曾春艷,李國華,王翀,祝蔭,舒徐,龍順華,周小江,劉志堅 主要完成單位: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項目名稱:智能化水質在線自動監測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科技進步類序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1人二倍體細胞培養狂犬病疫苗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成都康華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蔡勇、楊剛強、侯文禮、趙志鵬、周蓉、李聲友2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技術研究中國航發四川燃氣渦輪研究院、中國航發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蘇金友、田金虎、周杰、侯鑫正、仇釬、馬前容3家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35個選舉單位,根據選舉法等有關法律和規定于2008年1月分別選舉產生,共2987名。2008年2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于十一
近日,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于2019年7月11日至2019年7月17日,組織專家評審了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根據國務院相關規定,現發布評審會專家評審組組成名單(按姓氏音序順序排列): 艾渤、安建平、柏連發、蔡樹軍、蔡文郁、蔡新霞、蔡忠閩 、曹俊誠、曹汛、曾和平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薦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候選項目公示及有關要求的通知,包括“用于高速長距離光通信系統的拉曼放大關鍵技術與應用”等25項擬推薦國家科技獎勵項目及其主要完成單位公示鏈接予以公示。 附: 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推
二等獎#aabbccdd7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7{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1優質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王輝,閔東紅,李學軍,孫道杰,馮毅,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優質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王 輝,閔東紅,李學軍,孫道杰,馮 毅,張玲麗,黑更全,王令濤,嚴勇敢,王學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金粒種業有限
江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90)項序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單位,職務,職稱)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12-氨基-1,3-丙二醇的合成工藝研究朱中華(江西東邦藥業有限公司,經理,工程師);王貴斌(江西東邦藥業有限公司,經理,工程師);姚金偉(江西東邦藥業有限公司,副經理,助理工程師);李雪鋒;遲樂樂;王杰;常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審委員會建議名單的公示。關于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審委員會建議名單的公示 按照《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年第15號)和《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2020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活動的通知》(國市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公示 2016年度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申報工作已結束,共有149項申報項目通過形式審查。根據《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現將申報項目基本信息公示10天,公示時間:2016年6月13日-6月22日。在公示期內,對項目名稱、候選單位、候選人有異議的,可
#aabbccdd6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6{border:1px solid #666666}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
2018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通用項目擬授獎清單序號項目名稱全部完成人全部完成單位獎種獲獎等級1磁性納米材料的化學設計、控制合成及其應用基礎研究侯仰龍,高松,馬丁北京大學自然獎一等獎2大氣復合污染條件下新粒子生成與增長及其致霾機制胡敏,吳志軍,何凌燕,郭松,黃曉鋒,曾立民,張遠航
序號項目名稱全部完成人全部完成單位獎種獲獎等級251海上風電結構設計運維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劉福順,王濱,張建華,王文華,李煒,李昕,田哲,李玉剛,周琳,王健,高宏飆,季曉強,劉鵬,張寶峰,盧洪超中國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哈爾濱工程大學進步獎二等獎252稠油油
51江西五十鈴RT50系列后橋江天祥(江西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師,高級工程師);唐思成(江西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饒劍文(江西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部部長,工程師);揭鋼;鄧文華;吳國華;陳田兵;盧拱華;萬雄飛;鄒函滔江西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撫州市52經臍與經陰
共評出100篇優秀論文和334篇提名論文 從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獲悉,2010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評出100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334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 本次評選工作于2009年10月正式啟動,評選對象為全國所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
第十二屆中國專利優秀獎項目(181項)序號專利號專利名稱發明人專利權人推薦單位備注101135325.2高比表面積鉭粉和/或鈮粉的制備方法何季麟、潘倫桃、袁寧峰、溫曉利、李興邦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回族自治區知識產權局獲金獎提名203117019.6雙小車集裝箱起重機田洪上海振華港口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2014年12月1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了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分析測試協會理事及代表、以及業內人士共計130余人與會。會議現場分析測試協會 張渝英秘書長 分析測試
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專業(學科)評審科技進步獎評審結果序號項目名稱完成單位完成人推薦等級1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匡光力,高秉鈞,張裕恒,葉朝輝,劉小寧,張曉東,邱寧,陳文革,歐陽崢嶸,吳仲城,
時值《中國科學報》創刊60周年之際,謹向報社全體新老報人致以熱烈的祝賀! 科學是追求真理、服務國家、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中國科學報》作為我國最早的一份純科技類報紙,從1959年誕生以來,始終高舉科學旗幟,踐行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神圣使命。 從一支鋼筆、一沓稿紙到如今的
(共2237人,2008年1月25日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20次會議通過;截至2011年2月28日,現有委員2267人。) 中國共產黨(98人):馬中平、馬慶生(回族)、馬富才、王占、王剛、王廣憲、王巨祿、王鳳超、王玉慶、王生鐵、王全書、王眾孚、王國發、王學仁、王富卿、毛林
2019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評審委員會會議將于2019年9月17-22日召開,現將參加會議的專家(第三批)名單公布如下(按姓氏筆畫排序)。 于曉方、于海鵬、萬芪、馬云海、馬駿、王廣基、王杉、王兵、葉玲、田金洲、包振民、馮永、寧琴、鞏志忠、朱志軍、朱艷、劉志紅、劉海鵬、孫書存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19年1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并為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頒獎。高校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表現搶眼,獲獎比例再創新高。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均來自高校,分別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
特等獎通用項目1項 序號 獲獎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完成單位及名次(未注明則為獨立完成單位) 1 J-210-0-01 大慶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萬噸以上持續穩產高效勘探開發技術 大慶石油學院(3),中國石油大學(北京)(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5),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