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凝聚起創新人才“強磁場”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正如總書記所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多位十九大代表表示,科技強國建設需要凝聚起創新人才的“強磁場”。 創新事業引來“海歸潮”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點贊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首席科學家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潘建偉。 近些年來,我國通過“千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對國家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實現精準引進。在細胞凋亡研究中全球領先的施一公、因拓撲絕緣理論享譽世界的張首晟、研發出我國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靶向抗癌藥的丁列明……新一輪“海歸潮”引來大批人才,引領中國在多個科研領域躋身世界前列。 十九大代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介紹了一組數據:“中組部的......閱讀全文
魯白:新藥源自創新 創新源于人才 人才源于教育
2010年,中國葛蘭素史克研究中心推出一年一度的“葛蘭素史克科學創新日”活動,設立生命科學杰出成就獎、神經科學卓越獎和明日之星三大獎項,獎勵在中國和新加坡做出原創性研究的科學家。5月28日,公司將在上海舉行隆重頒獎禮,獲獎者將分別獲得10萬元、5萬元和5000元獎金及精致獎章。 中國葛
朱靜院士:時代呼喚創新 創新呼喚人才
響應習總書記號召:“強起來要靠創新,創新要靠人才”。仿古詩以舒懷: 大風起兮云飛揚, 銳志創新當自強。 厚德載物育英才, 安得猛士守四方。 朱靜 院士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
在創新創業中凝聚人才
日前,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主辦的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服務工作研討會在京舉行。會上,該中心主任李普指出,新形勢對科技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養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李普表示,人才中心對創新創業人才的服務主要
創新人才成長的張弛之道
青蒿素的化學結構王澍的代表作之一“錢江時代”王澍屠呦呦 2012年2月名不見經傳的王澍獲得國際建筑頂級大獎,引起廣泛關注。聯想起2011年9月獲得國際醫學頂級大獎的屠呦呦,他們均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大學生,在獲獎前都默默無聞。在舉國呼喚創新人才的時候,兩人獲獎不僅提振了中國本土創新信
化工創新強業急需“人才工程”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說,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人力人才資源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化學化工界代表委員們從科研人才、工程人才、技能人才的培養以及化工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意見建議。 在科研人才培養上,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
構建全鏈條人才支撐體系,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是個體量較大的研究所,共擁有約1900余名各類職工和1400名研究生。如何完善人才體系建設,讓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提升研究團隊的創新能力和效率,是大連化物所一直在摸索的問題。在過去幾年里,對標國家、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
高薪科技創新人才可申請落戶
本市昨日發布《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對北京引進人才的事項進行了規定。圍繞著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國際交往中心建設、金融、體育、教育衛生、高技能等7類人才的引進加大力度,并列明了前所未有的具體條件。 辦法中規定,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
瞄準原始創新 激發人才活力
首次發現D型絲氨酸對睡眠的調控作用,開發出一套基于腺相關病毒載體的稀疏高亮標記方法,實現全腦范圍單神經元完整重構……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腦科學中心”)成立近4年來,瞄準國際腦科學研究前沿,集中開展科技攻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始創新成果。 作為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北京腦科學中
瞄準原始創新 激發人才活力
首次發現D型絲氨酸對睡眠的調控作用,開發出一套基于腺相關病毒載體的稀疏高亮標記方法,實現全腦范圍單神經元完整重構……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腦科學中心”)成立近4年來,瞄準國際腦科學研究前沿,集中開展科技攻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始創新成果。 作為一家新型研發機構,北京腦科學中心
必須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
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