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城市機動車治污刻不容緩
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提升燃油品質;不達標車輛不得上路行駛……在國務院12日公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治理移動源污染防治”作為篇幅最長部分之一,將治污矛頭直指日益嚴重的機動車污染。
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劇增,機動車排放已經成為大城市空氣污染的“禍首”。機動車治污中存在老舊車淘汰慢、尾氣檢測貓膩多、油品質量差等“三難”,必須對癥下藥,實現機動車污染的全程監管,以確保治污措施見到實效。
尾氣含致癌物質百種
機動車成污染“禍首”
近年來,大中城市機動車數量無序增長,既引發交通擁堵,也加重空氣污染。
統計數據顯示,到201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4億輛。環保專家表示,尾氣排放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來源。
到今年7月,北京機動車達535萬輛,每年消耗燃油700多萬噸。在北京的PM2.5顆粒來源中,機動車排放占22.2%,是本地污染中的首要污染源。在上海,有25%來自車船尾氣排放,天津的機動車尾氣排放對PM2.5影響度達33%。
環保專家介紹,不同車輛對污染的影響不同,黃標車和出租車、公交車、大貨車等營運車輛對污染的貢獻最大。權威數據顯示,僅占汽車保有量16.4%的黃標車,卻排放了尾氣總污染物中63.7%的氮氧化物、60.4%的碳氫化合物、55.9%的一氧化碳和86.6%的顆粒物。
專家表示,由于機動車大多行駛在人口密集區域,尾氣排放直接威脅群眾健康。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中,含有已被證實能致癌的物質100多種。更為嚴重的是,機動車排放屬低空污染,處于呼吸帶上,對人體健康影響更加直接。”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說,因此,治理城市機動車污染已刻不容緩。
舊車淘汰慢、油品質量差
檢測貓膩多
老舊車淘汰緩慢、尾氣年檢走過場、油品質量難達標……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僅機動車總量龐大導致大量排放,還有諸多隱形的“黑手”侵蝕著減排效果。
一是“黃標車”淘汰慢。目前,“黃標車”(未達到國一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或未達到國三排放標準的柴油車、貼有黃色環保標志)已成為各地治理空氣污染的眾矢之的,但受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制約,整體進展緩慢。
哈爾濱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辦公室主任馬俊杰說,目前全市核發黃標的和未參檢的各類高排放“黃標車”總量在7萬輛左右,但每年僅報廢2000輛左右。
二是尾氣檢測貓膩多。北京市民劉女士前段時間去車輛年檢,被查出尾氣排放超標,要求修理、更新三元催化器。劉女士開車出去維修,發現車輛檢測站周圍很多維修點都是“黃牛”,承諾只要交幾百元就可年檢過關。果然,在交了300元后,一位“黃牛”開著她的車去年檢,一會兒就順利過關。
知情人士透露,尾氣檢測造假有很多手段,有的是檢測時臨時更換新的三元催化器;有的多位車主合買一臺三元催化器,誰檢測時就裝上用;有的“黃牛”在車檢所內有“門路”,專門做尾氣檢測的生意。此外,三元催化器生產商偷工減料蒙混過關的現象也不少見。
三是油品質量差。首先油品質量不達標,以次充好現象普遍。去年以來,江蘇太倉、安徽合肥、池州都因加油站提供不合格汽油,導致數千輛汽車受損的惡性事件。
另外,我國汽柴油升級明顯滯后于國家要求。根據規劃,2013年底前全面供應國四車用汽油。雖然過渡期馬上結束,但目前,除了北京實行“京五”標準、上海實行“滬五”標準外,江蘇、浙江、廣東的十多個地市實行國四標準外,其他地區仍實行國三標準。
加大“控車”力度
實施油、車、尾氣全程監管
業內人士指出,控制機動車污染,需要從源頭上合理控制大中城市的汽車數量,降低汽車使用強度,使汽車數量與城市道路和環境承載量相匹配。
最新公布的北京市清潔空氣計劃提出,明年將壓縮購車搖號指標,確保2017年機動車總量保持在600萬輛。同時,并醞釀出臺擁堵費政策,以降低中心區域汽車使用強度。
“政府部門在限制私家車的同時,關鍵還要優化城市交通規劃,完善公交網絡,滿足公眾出行需求。”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說。
專家表示,對“黃標車”、出租車、公交車、大貨車等高排放車輛,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治污措施。
按照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國范圍的黃標車。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說,要完成這一任務,各地政府部門必須加大補貼力度,鼓勵車主主動淘汰老舊車輛,同時,公交車、出租車等高強度車輛要縮短使用年限,并盡快更新為新能源汽車。
對于尾氣監測漏洞,要加大執法力度,確保不合格車輛不能上路。“如果尾氣檢測不嚴格執行,等于所有工作都白做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岳欣說,必須對尾氣檢測加強監管,對違規者實施重罰。
專家表示,加速油品升級,除了政府部門完善成品油質量監管體系、嚴格執行標準外,還需要石油煉化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加大投入,提升技術標準,推動油品質量盡早達標。
從非機動車到機動車,行車規范仍將是北京今年交通治理重點工作之一。今天上午,市交通委解讀2023年交通工作計劃時透露,今年北京將試點在外賣、快遞電動自行車上加裝芯片,引入新技術實時監測車輛行動軌跡,提高......
據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交通安全組消息,為進一步配合“新十條”及本市細化防疫措施,便利市民群眾就醫出行等需求,統籌考慮全市社會交通運行情況,經市政府同意,自12月22日(星期四)起,暫緩實施機動車工作日高......
廣東省人民政府,海關總署、司法部、港澳辦:你們關于對入出內地符合條件的香港、澳門機動車實行免擔保政策并在廣東省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請示收悉。現批復如下:一、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意自即日......
近幾十年來,由于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鍛煉,肥胖已成為一個重大的全球健康問題。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女性體重、身體質量指數、腰圍和體脂的因素之一。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糖尿病護理》。論文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7077.shtm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孫國根陳靜)中國學者在一項40余萬人的前瞻性隊列研究中發現,......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中東空氣污染中有90%以上的細顆粒物可能來自人類活動。這一研究結果挑戰了之前的一致看法,即天然氣溶膠(如沙漠塵)是空氣質......
關于印發《關于深化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優化車檢服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生態環境廳(局)、交通運輸廳(局、委):經報國務院同意,現將......
各相關機構及人員:為了持續滿足我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領域的認可要求,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CNAS)組織對CNAS-CI01-A007:2018《檢驗機構能力認可準則在機動車輛安全檢驗領域的應用說......
記者7月1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常實教授團隊7月8日在《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Health)上以論著形式在線發表原創性研究論文,首次提出長期高濃度臭氧暴露與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