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除了PD1抗體這種病毒也可“消除”HIV感染細胞
12月8日,發表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這項研究中,來自渥太華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MG1病毒能夠靶向和摧毀標準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無法“應對”的一類HIV感染細胞。如果這一技術在人類身上有效,它可能成為治療艾滋病的一種新方法。 治療瓶頸 目前來說,雖然每天的藥物治療能夠使血液中的HIV病毒保持在較低水平,但是仍沒有任何途徑能夠消滅人體內休眠的(dormant)HIV感染細胞。這些隱藏的HIV感染細胞之所以很難被攻擊,是因為它們“表現得”與正常細胞沒有區別。如果一個HIV攜帶者停止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這些隱藏的病毒就會迅速“反彈”(rebound),感染更多的細胞。 新的嘗試 在這項新研究中,利用MG1病毒,論文的通訊作者Jonathan Angel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嘗試了一種識別這些休眠HIV感染細胞的新途徑。 此前,就有科學家發現,MG1病毒能夠攻擊干擾素通路有缺......閱讀全文
“以毒攻毒”?除了PD-1抗體 這種病毒也可“消除”HIV感染細胞
12月8日,發表在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這項研究中,來自渥太華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MG1病毒能夠靶向和摧毀標準的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無法“應對”的一類HIV感染細胞。如果這一技術在人類身上有效,它可能成為治療艾滋病的一種新方法。 治療瓶頸 目前來
J Infect Dis:以毒攻毒清除潛伏的HIV病毒庫
盡管加拿大渥太華的研究人員以研究抗癌病毒而為人所知,但是一個研究團隊正將這些病毒應用于一個新的靶標:HIV。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渥太華大學和渥太華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馬拉巴病毒(Maraba virus, MG1)能夠靶向摧毀標準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不能夠摧毀的HIV感染細胞。如果這種方法能夠
PNAS:揭秘HIV病毒的要害
Duke大學的研究人員對HIV衣殼蛋白的關鍵區域進行了結構分析,即gp41的近膜端外部區MPER(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文章于一月十三日提前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的網絡版上。 為了控制HIV的傳播,數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嘗試開發
HIV病毒的結構是什么
1981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性病毒,屬反轉錄病毒的一種,會引起至今無有效療法的致命性傳染病。該病毒破壞人體的免疫能力,導致免疫系統失去抵抗力,而導致各種疾病及癌癥得以在人體內生存,發展到最后,導致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在世界范圍內導致了近1
《自然-醫學》:HIV病毒抑制速度翻倍!
《自然-醫學》雜志近日上線了一篇艾滋病研究的新論文。由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Jim Riley教授和哈佛大學拉根研究所(Ragon Institute)的Todd Allen教授合作領銜的研究團隊,介紹了一種新型雙特異性CAR-T細
HIV病毒“檢測不到”,怎么回事?
感染者一般所熟知的CD4檢測,是用于測量人體內每毫升內CD4細胞的數量。在反應免疫系統的CD4檢測外,關心病毒在自身體內的復制情況也是必要的。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定期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病毒載量檢測是通過一種叫聚合酶鏈鎖反應(PCR)的技術完成的,英文縮寫為HIV RNA,檢測結果范圍可以從“檢
HIV病毒結構特征和致病機理
HIV病毒的結構特征: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直徑約120納米,大致呈球形。2、病毒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宿主細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與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與gp41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3、向內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質(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錐形
HIV病毒結構特征和致病機理
HIV病毒的結構特征: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直徑約120納米,大致呈球形。2、病毒外膜是類脂包膜,來自宿主細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與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與gp41通過非共價作用結合。3、向內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質(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錐形
HIV研究新進展:改造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傳播
澳大利亞一位科學家在16號表示他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在實驗室將人類細胞內的艾滋病毒進行改造,使其對自身發起攻擊。這是在尋求治愈艾滋病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進展。 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所的David Harrich表示,他把一個幫助HIV傳播蛋白質進行了修飾,將之變成
DNA修復體系摧毀HIV病毒機理揭開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1日報道,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通過實驗,詳細揭示了一種細胞機制是如何保護一種免疫細胞不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為從體內根除HIV提供了一條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在1月21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這一機制有兩個關鍵部分:高濃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