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不懈追蹤中國科學家尋獲SARS病毒源頭
2002年,SARS疫情在中國廣東首次被發現,逐漸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傳染病疫情。從2002年12月第一例有報告SARS病例到現在,整整15年過去了。SARS病毒的源頭,究竟在哪?近期,一項科研成果引發科學界的關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專家,關注: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專家,在我國云南發現了一處蝙蝠SARS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研究揭示了SARS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 SARS疫情02年爆發,兩年之后,也就是從2004年起,研究團隊開始追尋疫情的病源,這一找就是13年。病毒源頭的宿主是如何被鎖定在蝙蝠身上的?找到SARS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是不是意味著,SARS病毒的源頭被找到了?下面讓我們就走近這支科研團隊,揭開SARS病毒源頭的秘密,探秘尋找“SARS”病毒源背后的科學歷程。 非典型肺炎SARS,即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世......閱讀全文
科學家報告稱“類SARS”病毒復制能力高于SARS
打破砂鍋 近日,已在多國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被貼上了一個恐怖標簽——“類SARS”病毒。5月12日,正在沙特考察的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福田敬二透露,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請關注—— 早在新型冠狀病毒剛出現時,就有人給它起名叫“沙特SARS”。 盡管新型冠狀病毒——類S
SARS病毒的傳播途徑
SARS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經口液、噴嚏、接觸傳染,并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病毒對熱敏感,紫外線、來蘇水、0.1%過氧乙酸及1%克遼林等都可在短時間內將病毒殺死。[4]
The SARS-coronavirus Life Cycl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has affected thousands of individuals, causing fever, and pneumonia with a mortality rate estimated at 10-18%
SARS病毒的形態特征
SARS病毒粒子呈不規則形狀,直徑約60-220nm。病毒粒子外包著脂肪膜,膜表面有三種糖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是受體結合位點、溶細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點);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較小,與包膜結合的蛋白);膜糖蛋白(M,Membrane P
The Lancet:MERS與SARS特征比較
2015年6月3日,《柳葉刀》(lancet)在線發表了英國倫敦大學Alimuddin Zumla等人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綜述文章。 Zumla等人通過檢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發表于Medline等數據庫上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的文獻,以及美國、沙特、歐洲衛生部門發布
SARS病毒的并發癥
SARS病毒可能引起休克、心率紊亂或心功能不全、腎功能損害、肝功能損害、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敗血癥、消化道出血等。
Nature醫學:SARS病毒的“死穴”
快速突變被認為是病毒適應環境改變的關鍵,但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和Vanderbilt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加速突變反而影響了SARS病毒對動物的致病能力。該文章發表在十一月十一日的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為科學家們制造更安全的活病毒疫苗開辟了新途徑。 研究人員將SARS冠狀病毒
SARS卷土重來? 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
12月30日晚,一份名為《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落款為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的紅頭文件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通知稱,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通知要求個醫療機構要及時追蹤統計救治情況,并按要求及時上報。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12320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本次
SARS病毒的流行病學
SARS病毒在世界各地極為普遍。大約有15種不同冠狀病毒株被發現,能夠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有些可使人發病。 SARS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統感染(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該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在33℃時生長良好,但35℃就使之受到抑制。由于這個特性,冬季和早春是該病毒疾病的流行季節
“蝙蝠女俠”團隊找出SARS病毒源頭
石正麗研究組正在進行樣本處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SARS樣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菊頭蝠。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張禮標研究員供圖 電子顯微鏡下的SARS冠狀病毒粒子。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楊興婁博士供圖 石正麗研究組在野外作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15株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