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學者研究表明大腦可僅憑氣味就導航
西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 "嗅覺虛擬景觀", 用以研究氣味如何影響大腦的導航系統。 這項研究首次證明, 哺乳動物的大腦可以僅僅依靠氣味來構建周圍環境的地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基于嗅覺的虛擬現實系統可以引導人們更全面地理解氣味引導導航, 并解釋為什么哺乳動物厭惡不愉快的氣味、對信息的靈敏度, 以及對一種天生的氣味偏好。 這個系統還可以幫助技術開發人員將嗅覺融入當前的虛擬現實系統, 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多感官體驗。 領導這項研究的是來自西北大學溫伯格藝術與科學學院神經生物學副教授丹尼爾·a·多貝克。他說:"我們發明了一種我們戲稱為‘氣味視覺’的東西。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能夠快速控制哺乳動物在空間中的氣味濃度的方法。" 這項研究發表在 2 月 26 日刊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研究人員早就知道氣味可以引導動物的行為。 但是研究這種現象很困難, 因為氣味幾乎不可能被控制, 因為它們自然......閱讀全文
PNAS:嗅到白色?
如果同時播放許多不同頻率的聲音,就會產生一種中性的“白噪音(white noise)”。同理,近期神經科學家也表示,他們通過混合氣味,已經建立了一個類似的通用氣味。這種“嗅覺白(olfactory white)”在自然界中即使有也很少見,但是科學家們卻能在研究中利用它們,探索作用機制。
這個防故障裝置,讓蚊子總能聞到人的氣味
當雌性蚊子尋找人類“獵物”叮咬時,它們會聞到一種人們散發到空氣中的獨特體味。這些氣味會刺激蚊子觸角上的感受器。 科學家試圖刪除相關受體,進而使蚊子無法探測到人類。然而,即使把蚊子基因組中一個家族的氣味受體整體敲除,蚊子仍然會找到人叮咬。現在,科學家發現,蚊子的嗅覺系統進化出了自動防故障系統,以確
武漢物數所在嗅覺神經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感覺系統的基本功能是準確地把瞬息萬變的環境信息提供給大腦,而大腦的一個基本功能是在不斷變化的內環境下,準確地感知外部世界。這樣的正常功能,對于日常生活、生存以及高級腦功能如在適當的情形下做出正確的判斷、計劃以及最終決定等至關重要。然而,感覺系統如何在不同的生理狀態下完成高保真的輸入
老鼠是如何感知和區別氣味的?
科學家已經進一步解碼了哺乳動物大腦如何感知氣味,以及如何從數千種氣味中區分一種氣味。 在老鼠的實驗中,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創造了一種被大腦嗅覺處理中心嗅球感知為氣味的電子信號,盡管這種氣味并不存在。 由于氣味模擬信號是人造的,研究人員可以操縱相關神經信號的時間和順序,并確定哪
生物技術指導“二次元”新突破:嗅覺VR
基于嗅覺的虛擬現實系統能幫助人們更全面地理解氣味導航的機理,并解釋為什么哺乳動物厭惡臭味、天生偏愛某些氣味以及受信息素的吸引。該系統還可以幫助技術開發者將現實中的氣味引入虛擬現實系統,為用戶提供更深度的體驗。這項研究于2月26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網絡版上。 “
“氣味屏幕”可隨食物圖像傳遞氣味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1日(北京時間)報道,東京農業和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可傳遞氣味的屏幕技術,能準確定位液晶顯示屏幕上的食物圖像并散發出該食物的氣味,增強顯示畫面現實的效果。該技術近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舉辦的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虛擬現實會議中亮相。 該研究團隊的演
Cell:“自由意志”是怎么回事
就算是線蟲也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舉例來說,線蟲聞到美味一般會跑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不過有時它們并不理會這樣誘惑。人類也是這樣,同樣的刺激并不一定觸發同樣的反應。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線蟲腦部研究了三個神經元組成的簡單網絡,為這一現象提供了神經學上的解釋。 “我們發現,神經網絡在嗅覺信息到達時的
擁有-“嗅覺”-的新神經算法芯片介紹
前言: 人類除視覺、聽覺之外,在嗅覺研究上有新突破,帶來新想象空間和應用空間,人類對大腦的認知以及類腦芯片、AI芯片又跨上新臺階,未來的芯片發展之路又有可能另辟蹊徑。類似人類大腦的神經擬態芯片神經擬態計算一直被寄予厚望。就算摩爾定律終結,它仍能繼續帶領信息時代向前。神經擬態計算可以大幅度提升
外媒:大腦梨狀皮層可暫時儲存有關氣味的記憶
俄羅斯“世界24(Mir24)”新聞網10月25日報道稱,德國神經生物學家們日前在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大腦皮層》雜志上刊文稱,在大腦的某些區域協調工作的情況下,梨狀皮層不僅能將氣味轉換為記憶,且能將該記憶長期保留。 報道稱,大腦梨狀皮層可暫時儲存關于氣味的記憶,而神經元之間的關系變化及新關系
科學家在血液中發現嗅覺感受器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4月8日報道,一項新的發現表明,氣味在人體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許比我們此前認為的更加重要。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位于心臟、血液和肺中的細胞也具有與鼻子一樣的嗅覺感受器。這項研究4月7日在美國化學學會第245屆年會及展覽會上公布。 嗅覺感受器也稱嗅黏膜,位于鼻腔頂部
為什么會嚇得落荒而逃?浙大團隊新揭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516.shtm正當小鼠悠閑地四處溜達,空氣中突然閃現一絲狐貍的氣味,嚇得小鼠撒腿就跑。從聞到氣味到逃跑的一瞬之間,小鼠的大腦里發生了什么呢?這條神經“高速公路”繞過了素有大腦“恐懼樞紐”之稱的杏仁核
嗅覺支配了你的體重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暫時消除成年小鼠嗅覺的方法,他們發現那些失去嗅覺的小鼠在高脂肪的飲食狀態下,依舊保持正常的體重,而那些保留嗅覺功能的同齡小鼠卻是其正常體重的兩倍。此外,與正常小鼠相比,嗅覺功能靈敏的小鼠的體重更重。嗅覺障礙的小鼠會燃燒多余的脂肪而不是儲存它,這表明嗅覺與新陳代謝之間有聯系。
美媒:女性嗅覺為何比男性更靈敏?
外媒稱,科學家以前認為,女性比男性擁有更靈敏的嗅覺是因為受到情緒和認知的影響,一項新研究提供了另外一種猜測——女性有更多的腦細胞。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1月6日報道,據今日醫學新聞網站報道,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了7名男性和11名女性解剖后的大腦,發現女性大腦中的嗅覺神經細胞比男
研究發現人類威脅記憶的全新神經機制
北京時間3月23日23時,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李雯(Wen Li)教授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雜志在線發表題為 “Pattern differentiation and tuning shift in human sensory cortex underlie long-term th
嗅覺喪失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跡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06.shtm嗅覺喪失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變體攜帶者認知能力下降的前兆。 圖片來源:Getty?Images由于遺傳而易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人在認知功能發生變化前,嗅覺可能會喪失。因此,檢測人的嗅覺變
新冠病毒引起的嗅覺和味覺失靈是怎么回事?
新冠病毒引起的嗅覺和味覺失靈是怎么回事? 科學家正在研究新冠病毒對感覺的影響,這種影響會持續多久,以及有哪些治療方法。 新冠疫情初期,許多感染者都出現了嗅覺失靈,有些人甚至都沒有其他癥狀。研究人員還發現,感染者可能會喪失味覺,或是無法感知辣味等化學刺激產生的感覺——這種感覺也被稱為“化學知覺
神經元“保險”確保蚊子總能聞到人類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37.shtm 我們知道討人厭的東西,都有其生存絕招。當雌性蚊子在尋找人類叮咬時,它們會聞到人體散發到空氣中的獨特體味混合物,這些氣味會刺激蚊子觸角的感受器,然而,即使從蚊子基因組中剔除整個氣味
動物能幫助檢測癌癥嗎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檢測到人類呼吸物中與肺癌相關的生物標志物。而且,蜜蜂只需聞細胞培養物的“氣味”就可以區分出不同類型的肺癌細胞。這些發現有望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新測試模型,盡早診斷出肺癌。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學》雜志。 西班牙《趣味》雜志曾刊文指出,狗、
eLife:為何我們會在熬夜失眠后選擇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當你睡眠不足時你可能會想吃甜甜圈、薯條和披薩,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eLif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人們在度過一個不眠之夜后非常渴望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以及如何幫助人群改善這些不健康的選擇。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以兩種方式來影響機體的嗅覺系統,首先
動物能幫助檢測癌癥嗎
一只戴著3D打印背帶的蜜蜂。圖片來源:薩哈實驗室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檢測到人類呼吸物中與肺癌相關的生物標志物。而且,蜜蜂只需聞細胞培養物的“氣味”就可以區分出不同類型的肺癌細胞。這些發現有望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新測試模型,盡早診斷出肺癌。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
科學家發現大腦干細胞的意外作用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認為,大腦中的神經元僅在早期發育時期生成,并且無法補充。然而,最近他們發現,這些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并能在特定大腦區域中變成新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前體細胞的功能仍然是一個熱點研究領域。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報道稱,小鼠嗅覺系統(處理氣味的區域)中新形成的腦細胞,對于保
狗鼻子生來平等
為什么夏洛克·福爾摩斯會用獵犬來尋找線索,而不是用哈巴狗?根據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布的一項研究,這一切都歸結為行為和訓練,而不是狗本身具有的氣味探測能力。該研究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能夠表明某些家犬品種的嗅覺比其他品種更好。狗鼻子是超敏感的,但研究人員認為訓練和行為可能會導致不同品種氣味檢測能力的差
德國科學家研究:心肺或能嗅到食物氣味(圖)
食物和飲料散發出大量氣味成分,但鼻子只能嗅到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根據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包括心臟和肺部在內的一些人體內部器官似乎也能嗅到食物和飲料的氣味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根據德國食品化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包括心臟和肺部在內的一些人體內部器官似乎也能嗅到食物和飲
Nano-Energy:一種自驅動人工嗅覺受體系統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詹陽課題組同電子科技大學張巖、薛欣宇課題組合作,構建了一種人工嗅覺受體系統。該系統構建了柔性自驅動柔性器件,基于納米發電原理和嗅覺受體的功能,實現對不同氣體分子的感知和處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Nano Energy。 嗅覺在生物體中發揮重要
胃液氣味分析
正常值略帶酸味。臨床意義(1) 無輕度酸味:胃酸缺乏或胃酸分泌低下。 (2) 腐臭味:消化不良。 (3) 糞臭味:小腸低位梗阻。 (4) 氨臭味:尿毒癥、肝性腦病(肝昏迷)。 (5) 腥臭味:胃癌。注意事項采集胃液前3天停用影響胃酸分泌的各種藥物,如奧美拉唑、西咪替丁等,以及影響胃液酸堿度藥
一新研究讓計算機芯片能“嗅出”危險化學品氣味
3月17日,美國康奈爾大學和英特爾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機器智能》雜志上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展示了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芯片Loihi在有明顯噪聲和遮蓋的情況下學習和識別危險化學品的能力。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Loihi可以很快“嗅出”10種危險化學品的氣味。Nabil Imam手持Loihi神
那是什么味道?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理解氣味的新方法
每一種氣味,從玫瑰花到煙熏火再到辛辣的魚,都由氣味分子組成,這些氣味分子可以與鼻子內的蛋白質受體結合。但是,科學家們努力弄清楚是什么使得每一種氣味分子的組合聞起來都像它的樣子,或者從其結構上預測一個分子是令人愉悅的、有毒的還是完全沒有氣味。 現在,來自索爾克研究所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已
Neurology:嗅覺失靈,診斷阿爾茲海默癥的新方法
當你開始失去記憶時,為時已晚,那是因為阿爾茲海默癥對你造成的腦損傷可能已經長達20年,這也是為什么科學家如何實現對這個疾病進行早期診斷如此感興趣。科學家們相信簡單的氣味鑒別實驗可以幫助他們鑒定阿爾茲海默癥。 “盡管阿爾茲海默癥的治療方法一直沒找到,但是,如果我們能把發病時間延遲5年,我們就能讓
Nature:小鼠為何害怕貓尿液?根源在于大腦區域AmPir
如果你有機會聞一下的話,那么山貓的尿液氣味將是難以忘懷的---就像摻雜汗水的腐肉的味道,同時還有些難以名狀的野性氣味。對人類而言,它只是非常令人作嘔。但是對小鼠而言,它聞起來像是一件事情:恐懼。 嚙齒類動物本能地對它們的天敵的尿液作出反應。即便這些小鼠是在實驗室中培養的,而且也從未接觸過山貓或
多聞聞葡萄酒的香氣-也能預防老年癡呆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最新研究發現,專業侍酒們相比其他人更不易罹患阿爾茲海默癥(老年癡呆)和帕金森綜合癥(抖動,僵硬,緩慢)。這里所指的專業侍酒師比常人更依賴嗅覺。 研究人員對13名侍酒師和13名從事無聊工作的人進行了腦部掃描比較。結果發現侍酒師大腦特定區域較常人有著明顯不同:侍酒師大腦中控制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