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主管、首都醫科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轉化醫學研究(電子版)》日前創刊,這也是國內第一本轉化醫學研究的期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院士、桑國衛院士和衛生部部長陳竺院士擔任該刊顧問,另有近20位兩院院士擔任該刊副總編及學科主編。 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期刊總編王曉民教授介紹,當代醫療模式的轉變對轉化醫學研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轉化醫學研究(電子版)》將通過網絡媒介和紙刊導讀本及時報道中國和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新觀點、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成果;介紹基礎、臨床、藥物研發與生產領域內的新專利,以及可為治療學原理提供新思路的病例報告等,以促進臨床醫師、生物醫學研究人員等的交流與協作,推動中國轉化醫學的發展。......閱讀全文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實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有關要求
編者按 一張報紙,展卷,傳遞自然真理,釋放創新智慧,弘揚科學精神,記錄中國科技蓬勃發展的堅實足跡。 一串網址,點擊,探索學術爭鳴,交匯知識之光,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全球華人科學家前進的點點滴滴。 讓科學家發聲,為科教事業服務,《中國科學報》憑著這份堅守走過了一甲子。回首來時路,我們奮力架起一
2020年科技廳共收到各單位或專家提名的河南省科學技術獎項目705項,經形式審查,671項提名項目形式審查合格,予以受理。 現將受理的671項省科技獎候選項目(含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獎種、提名單位或提名專家等)公示如下:序號項目名稱提名獎種完成人完成單位提名單位或專家1提高
2018年蛋白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研發與質控國際研討會(PPTD 2018)第二輪會議通知 蛋白質和肽類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肽類、蛋白質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質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51/52】2019年4月4日,清華大學柴繼杰課題組、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周儉民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宏偉課題聯合同期背靠背發表兩篇重量級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復合物的組裝、結構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關鍵分子機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兩篇文章分別是: "Li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徐華強,王明偉,浙江大學張巖及匹茲堡大學醫學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訊在Science發表題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aabbccdd9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9{border:1px solid #666666}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位2310893-405農田信息空天地協同感知與精準管理技術及應用進步獎何勇,楊
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將共同資助合作交流項目。經公開征集,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有關規定并與NRF核對申請項目清單,共有以下91項申請通過初審: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姓名依托單位韓方申請人韓方單位類別111110004黎曼與偽黎曼幾何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著我國高校抗擊疫情科研攻關實力。疫情發生以來,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科研優勢和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盡最大努力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科技支撐。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時間組織30家科研機構和醫院,組建24支重點科研團隊,投入5000萬元科
各類獎項總計304個;異議期為1個月 201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在同行專家評審的基礎上,召開了專家評審會,評出擬授獎項目,經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核,教育部批準,現予以公布: 全部授獎項目:304項。一等:115項
海洋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日前組織召開2017年度海洋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會議。 經過專家認真評審,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類共有20項成果擬獲獎,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海洋科技轉化類共有15項成果擬獲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11項、海洋科技圖書共有16項成果擬獲優。現予以公示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傅潔民博士 來自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傅潔民博士作《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研發創新的機遇與挑戰》精彩報告。報告從全球醫藥市場與研發視點、中國生物 醫藥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中國生物醫藥企業面臨的研發挑戰三大方
共199人;異議期15日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1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朱健康中國科學院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王曉東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施一公西湖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韓家淮廈門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Melitta Schachner汕頭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曹雪濤南開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鄧興旺北京大學生化,遺傳和分子
#aabbccdd6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6{border:1px solid #666666}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學技術進步獎形式審查合格項目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推薦獎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專家/推薦單
501超聲新技術在靶向介導FGF防治心肌病及心功能評估中的應用科學技術進步獎田新橋,朱好輝,袁建軍,張喜君,鄭磊,谷春紅,黑晶晶,馬玉磊,劉會芳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502一種內源性生物活性肽抗惡性實體腫瘤的基礎研發與應用推廣科學技術進步獎王家祥,趙偉,宋東建,張大,李娟,郭飛,秦攀,張
2月22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召開2012年度學術年會,總結交流最新的科研工作進展,探討展望2013年科研工作重點方向。 由所黨委書記湯伯偉主持的簡短開幕式后,所長艾德銘和聯合所長孫兵共同作了2012年度研究所工作報告,通報了研究所在承擔項目、科研產出、合作交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3月6日,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領域中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海淀區生物與健康產業協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師大研發實驗基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清華研發實驗基地協辦,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
轉基因技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研究的人缺乏學術道德,罔顧科學倫理。 年前發生在湖南衡陽、針對小學生的一次隱秘試驗,卻因為最近一個科學網站的論文而暴露。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徹底驗證之時,美國Tufts(塔夫茨)大學學者湯光文自稱曾在衡陽衡南縣江口中心小學做過人體試驗,給數十名
樣本庫建設不能以大和多來衡量 生物谷:生物樣本庫建設國內外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偉業教授:我想從樣本資源的本身,管理以及信息化和共享三方面來說這個問題。建樣本庫的根本目的是建一個研究資源的平
其中一等獎9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47項 新春逢盛會,杏林吐芳蕊。全國醫療衛生行業的最高科技獎——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結果2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 在由中華醫學會主辦、揚子江藥業集團協辦的中華醫學科技獎(2007)頒獎大會上,80項研究成果獲一、二、三等獎。 中華醫學
104內科與預防醫學組血液系統疾病出凝血異常診療新策略的建立及推廣應用吳德沛,阮長耿,韓 悅,武 藝,陳蘇寧,黃玉輝,王兆鉞,戴克勝,傅建新,趙益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大學江蘇省二等獎105內科與預防醫學組急性冠脈綜合征精準介入診療體系的建立與應用于 波,霍 勇,候靜波,賈海波,王 挺,田進偉
8月25日,第九屆頒獎典禮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召開。 《病毒因素與遺傳因素在肝細胞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創新鎖孔手術入路治理巖斜部腦膜瘤》等55項成果分獲醫學科技獎一、二、三等獎;《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策略的應用與推廣》等3項成果獲上海醫學科技(成果推廣)獎。 《社區慢性病聯動式綜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第二批共72個重點實驗室名單。該批重點實驗室聚焦藥品監管和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著力引導藥品監管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重點集中在中藥傳承創新發展、醫藥創新研發、重點產品監管、應急能力提升等領域。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是近年來國家藥監局的重點工作。為進一步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北京市科委公布了2020年度市科委第四季度項目(課題)立項公開清單,共254項,項目涉及了首都臨床診療技術研究及轉化應用,新冠肺炎疫情科技防控,生命科學前沿創新培育,食品安全技術保障,創新品種及平臺培育,城市精細化管理,疫情防控追溯、監測與消殺科技,科技支撐鄉村產業振興,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9月19日,腫瘤免疫與個性化醫療暨第二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年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有逾兩百位業內學者參與,邀請了國內外專家學者解讀腫瘤免疫與個性化醫療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并邀請與會人員參觀了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珀金埃爾默轉化醫學工程共建實
大會官網:http://cnhupo.ittn.com.cn/ 為積極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與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所、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
從基因檢測下游服務行業拓展至上游設備行業,中國的基因檢測企業存在感越來越強。欣喜之余不可忽視的是,當前基因測序公司對于醫療實際場景缺乏深入了解,臨床信息與基因數據脫節,政策監管風險如同一只遲遲不落下的靴子,這些都是這個行業無法回避的痛點。 在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的眼中,基因檢測似乎“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