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骨髓內的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細胞外鐵)和幼稚紅細胞的鐵粒(細胞內鐵)在鹽酸環境下與亞鐵氰化鉀作用生成亞鐵氰化鐵,即普魯士藍反應.
試劑、試劑盒 鹽酸溶液亞鐵氰化鉀溶液堿性復紅貯存液復染應用液甲醛
實驗步驟
一、 實驗試劑:
1. 4%鹽酸溶液,小心取濃鹽酸(38%)40ml慢慢滴加至冷蒸餾水340ml中,邊加邊攪拌,此液在室溫下保存數月.2. 40g/L亞鐵氰化鉀溶液,(在室溫可保存數月)3. 堿性復紅(Basic Fucbsin)貯存液:溶解堿性復紅1g于無水乙酸10ml及5%的碳酸溶液90ml以上混勻.4. 復染應用液:加上述堿性復紅貯存液3ml于蒸餾水100ml中,在室溫保存數天.5. 37%甲醛.
二、 實驗操作:
l. 將血片和骨髓片在空氣中干燥,將涂片置甲醛蒸氣中固定2-3min。
2. 將等量40g/L亞鐵氰化鉀和4%鹽酸溶液混合,新鮮配制加熱至約56℃將待檢已固定的血涂片或骨髓片放入其中30分鐘后取出用流水沖洗。
3. 置復染應用液中復染5min,依次用蒸餾水沖洗,無水乙醇沖洗,蒸餾水沖洗,最后在空氣中干燥后用顯微鏡檢查.四. 實驗結果判斷:鐵可染色成藍色顆粒,小珠及小塊。
細胞外鐵:先低倍鏡觀察未完全展開的骨髓小粒,再用油鏡觀察。
“-” 無藍色鐵粒可見
“+” 有少量鐵粒或僅占少鐵小珠
“2+” 有多鐵粒和鐵珠和少數小塊
“3+” 有許多鐵粒或有鐵珠和少數小塊.
“4+” 有極多鐵粒、鐵珠.并有許多小塊
細胞內鐵:計數100個有核紅細胞,記錄陽性細胞(胞漿中有藍色顆粒者)的百分率同時注意細胞內鐵顆粒數目,大小、染色深淺等,有無環形鐵粒的紅細胞.參考值:正常人骨髓涂片中細胞外鐵呈少量至較多的鐵粒,鐵珠、多數人呈“+”,少數人為“2+”
幼紅細胞有鐵粒的陽性率為12%一14%.多數以中、晚幼細胞為主,大多數陽性的幼紅細胞內含1-2個細小而無規律的鐵粒,僅少數含3-5個鐵粒,一般不見含5個以上鐵粒的幼紅細胞及環形鐵粒幼紅細胞.
注意事項
l. 所用器材必須清潔,事先經除鐵處理,尤其是載玻片.
2. 亞鐵氰化鉀-鹽酸反應應用液必須臨時配制.
3. 作細胞外鐵檢查時,需用含有骨髓小粒的涂片.
4. 細胞內鐵計數應以中. 晚幼紅細胞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