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綿陽
近日,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32號),正式批準依托西南科技大學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標志著四川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建設期間,四川省人民政府將按照“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的建設和管理原則,在平臺建設與運行管理、重大項目立項、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每年為實驗室提供100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經費主要用于實驗室日常運行、開放課題設立、人才引進培養、科研人員的績效獎勵等;科技部協助實驗室建立與業務對口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國家科研基地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統籌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和基地人才專項等國家科技計劃支持實驗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提升該實驗室研究能力和水平。該實驗室也將按照《省部共建國家重......閱讀全文
黃衛副部長出席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題協商會議
??? 2018年2月26日,科技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成都就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協商。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黃衛,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彭宇行出席會議并講話。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副司長郭志偉,四川省科技廳廳長劉東、副廳長陳學華,省教育廳巡視員胡衛鋒,省財政廳副廳長朱
黃衛副部長出席環境友好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專題會議
2018年2月26日,科技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成都就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協商。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黃衛,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彭宇行出席會議并講話。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副司長郭志偉,四川省科技廳廳長劉東、副廳長陳學華,省教育廳巡視員胡衛鋒,省財政廳副廳長朱華
西南科大獲批建設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 近日,國家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下發《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32號),批準依托西南科技大學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據悉,該實驗室聚焦以材料促進能源與環境協同發展,開展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以能
四川省頁巖氣重點實驗室成都揭牌
8月22日,由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四川省煤田地質局共同組建的中國頁巖氣評價與開采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在成都揭牌。 據悉,這個實驗室的中長期目標是建成裝備一流、技術領先的技術研究和現場試驗基地,成為頁巖氣勘查、評價、開采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和瓶頸技術的攻關基地,形成頁巖氣產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
四川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綿陽
近日,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32號),正式批準依托西南科技大學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標志著四川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四川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綿陽
?? 近日,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32號),正式批準依托西南科技大學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我省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標志著四川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中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
西南科技大學獲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
?? 近日,國家科技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下發《關于批準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8〕32號),批準依托西南科技大學建設省部共建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獲批建設,實現了我省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零的突破。 環境友好能源材料國家
四川省新增1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2010年,四川省新增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環境微生物四川省重點研究室等1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名科技人員獲得“2010年四川杰出青年科技帶頭人”稱號,他們將獲得總計600萬元的科研項目資助資金。這是記者從5月29日在成都召開的全省第一次基礎研究工作會上獲悉的。 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副省
張亞平出席中科院四川轉化醫學研究醫院揭牌儀式
10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四川轉化醫學研究醫院”在成都揭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捷出席揭牌儀式。儀式由四川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彭宇行主持。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分別為
多措并舉 積極推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發展
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九張清單之科技創新平臺清單”落地落實,四川堅持傳承與創新結合,多措并舉、扎實推進,有力推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 一、科學布局,基本形成覆蓋體系 一是立足四川省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戰略目標,圍繞學科發展前沿、產業未來發展、公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