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做大做強: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協同推進
吸引科學家將優秀成果發表在國內高質量科技期刊上 如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我國正加速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要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就必須擁有一批一流科技期刊。做大做強科技期刊涉及出版機制、學術評價體系以及科技管理政策等多個方面,既需要頂層設計,也需要各部門、科學共同體協同推進。 針對當前學術評價過于注重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的問題,多位科技期刊主編表示,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首先要培育中國科技界自身的認同感,打破“唯SCI論”,建立新的評價導向和機制,推動國內優秀中文期刊與SCI期刊同質等效。 《Plant Diversity》(《植物多樣性》)主編周浙昆建議,我國應探索建立一套適應中國科研產出特點的評價體系,替代單純以SCI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吸引科學家將優秀成果發表在國內高質量科技期刊上。“比如,國家基金和科技部資助的項目在結題驗收時,可以要求有適當比例的成果......閱讀全文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正式發布
“與中國作者發文規模相比,中國SCI收錄科技期刊(以下簡稱中國SCI期刊)的發文量遠不能滿足現實發文需求。” 8月25日,由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2021)》)在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發布。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世界一流科
我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體系
??科技期刊是傳承人類文明、薈萃科學發現、引領科技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國家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批優秀期刊躋身世界一流陣營,越來越多優秀成果在中國品牌期刊發表,堅持“四個面向”凝聚科研攻關力量……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體系,取得顯著成效,將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供重
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項目申報工作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6805.shtm 關于開展2023年度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
中國科技期刊現狀:影響因子還不高-缺好稿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載體,也是國家科技競爭力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28日,由中國科協組織編寫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以下簡稱《藍皮書》)在北京發布。《藍皮書》首次全面系統地分析了中國科技期刊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我國科技期刊發展現狀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質量和國際影響力,
李東東:科技期刊要建立優勝劣汰機制
9月7日—8日,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行,業內專家、學者圍繞出版業變革中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之路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為本次論壇主席。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出席論壇并作主題發言。李東東指出,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不斷轉變、出版體制
朱作言-鄭永飛:如何辦好中國科技期刊
有感于某些外國科技期刊 郭紅松繪 我國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研發活動中心之一,正加速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然而,我國當前的科技創新體系還存在著一個非常突出的短板——科技類學術期刊(以下簡稱“科技期刊”)。因為我國科技期刊數量和質量遠不能滿足科研成果產出的需要,導致大量的本土優秀科學論文“交錢發出去”
中科院召開全院科技期刊工作視頻會議
??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全院科技期刊工作視頻會議。中科院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應邀出席。中科院副院長高鴻鈞主持會議。 會議分析了中科院科技期刊辦刊現狀和存在問題,研究討論了培育一流期刊和加強規范管理的思路與舉措。與會代表就辦刊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告和
2020年度科技期刊分級試點工作啟動
各有關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秘書處(辦公室): 為加快推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推動建設與世界科技強國相適應的科技期刊評價體系,根據中國科協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按照《分領域發布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實施方案(試行)》,擬于2020年度繼續試點開展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發布工作,現面向中國科協所屬
中國科技期刊現狀調查:摒棄大而散,打造高精尖
“國內很多科技期刊都是雞肋,主管單位領導覺得這本刊物已經活了幾十年了,在我任上死了不是成了我的責任嗎?所以放任自流,任其成為擺設。”采訪中,某國內英文期刊編輯忍不住“揭底”。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方面,為了保刊號甚至研究機構的顏面,大量低質量的科技期刊不死賴活,靠賣版面發“橫財”,大而散的亂象下潛
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平臺化發展穩步推進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玉卓表示,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以來,一批優秀期刊躋身世界一流陣營,科技期刊數字化、平臺化發展穩步推進,學術交流生態體系不斷完善。以“新階段 新格局 新使命——向科技強國進軍的中國科技
換個角度看中國科技期刊出版體制改革
武夷山潘云濤 科技期刊出版體制應該是科技體制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2011年7月新聞出版總署明確了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轉制的號角正式吹響,這標志著我國的新聞出版體制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和最后的攻堅期。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的轉企改制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2017年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發展回顧
通過回顧2017年度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創刊數量、被SCI和Scopus數據庫收錄情況、期刊影響力指標等,并結合統計分析數據對當前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的自主辦刊能力、出版規模、學科分布等方面開展了討論,進而對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發展提出相關思考。2017年我國英文版科技期刊的CN號審批情況國家新聞出版
《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定稿會在京召開
11月17日上午,《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定稿會在京召開。《藍皮書》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王恩哥,中國工程院院士盧錫城、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亞棟等20余位委員及相關人員參加會議,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兼學會學術部部長、企業工作辦公室主任宋軍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科協學會服
5人被授予“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469.shtm ???頒獎儀式現場。上海市科協 供圖為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加強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建設,打造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10月31日至
5人被授予“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
頒獎儀式現場? 上海市科協 供圖為推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加強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建設,打造全球學術新思想、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上海市科協主辦的“2023上海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科學會堂舉行。本次大會主題是“走向科技強國的科技期刊”,中國工
全球最權威藥學科技期刊再度關注抗癌中藥
美國的醫學專家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醫藥抗癌,記者近日獲悉,全球最權威的藥學科技期刊《美國質譜學會志》公布了中科院上海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的一項重大成果,科學家首次對我國的創新科技產品“綠谷靈芝寶”進行了質譜分析,分離鑒定出5大類32種靈芝三萜,并對靈芝抗癌的最新機理進行了研究分析。 靈芝三萜是綠谷靈
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優秀人才案例公示
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優秀人才案例遴選匯編項目擬入選案例公示各有關單位: 按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現對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優秀人才案例遴選匯編項目擬入選案例予以公示(詳見附件)。 公示期為2023
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優秀人才案例公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895.shtm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優秀人才案例遴選匯編項目擬入選案例公示各有關單位:按照《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現對2023年度中國科技期刊
有內涵,也得有顏值-科技期刊封面“美”起來
作為科研人員,你會為一個期刊封面“大費周章”嗎? 2021年初,阿根廷科學家佩布羅·馬納維拉收到了一封來自《分子植物》編輯部的郵件,他的一項關于植物miRNA合成的研究將被選為封面文章,同時請他提供封面圖片。 收到郵件后,佩布羅·馬納維拉立即與美國漫畫家尼古拉斯·辛克格拉尼聯絡,想要用一種與
中國科協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切實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現組織開展科技期刊有關課題研究項目申報工作,具體事宜通知如下。一、項目內容與要求 1.中國科技期刊卓
專家為科技期刊優質內容傳播與推廣建言獻策
11月4日,第二屆生態環境科技期刊發展論壇暨我國科技期刊優質內容傳播與推廣策略研討在京召開,論壇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共同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科學與生態技術》主編任南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吳豐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等50余位來自科技界
《能源電力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發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836.shtm 為推進國內外科技期刊的同質等效使用,助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在中國科協的統一部署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以“同行評議、價值導向、等效使用”為原則,開展能源電力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
地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617種)
2020年7月3日,中國地質學會網站發布了我國地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試點成果,《目錄》共有359種國內和258種國外期刊入列。其中國內期刊T1類57種、T2類142種、T3類160種。
廣東公示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擬立項目清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457.shtm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度平臺基地及科技基礎條件建設、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擬立項目清單的公示根據《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度平臺基地及科技基礎條件建設項目的通知》(粵科函實字〔202
29種科技期刊進入國際前10%意味著什么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了解到,自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以來,目前已有29種科技期刊學科排名進入國際前10%、12種進入前5%、8種期刊進入學科排名前5,還有24種高起點新刊成功創刊,覆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前沿熱點領域。我國現有科技期刊5000多種,總量居
第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舉行
第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日前在武漢開幕,40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共同探索科技期刊未來發展之路。 “科技期刊是我國出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科技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進步與發展和自主創新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程東紅在
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即將開幕
8月24日-2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新聞出版署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將在安徽合肥召開。本次論壇以“新階段 新格局 新使命——向科技強國進軍的中國科技期刊”為主題,旨在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推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推動我國科技期刊在新階段、新格局、新使命下高質量發展,為
我國科技期刊發展不容樂觀,論文收錄流失嚴重!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第三屆世界科技期刊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楊衛對當今我國科技期刊的現狀做出分析,他表示,我國科技期刊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對滯后,面臨流失、弱小、分散、慢進四方面的難題。 ——流失。據統計,自2000年起,我國許多學者發布的論文收錄在國際
中國科協研討:如何讓科技期刊不再“多而不強”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載體,但長期以來我國科技期刊多而不強,不能滿足科研成果產出的需要,也與科研發展的整體水平不相匹配。如何建設一流科技期刊?近日,中國科協邀請了國內部分科技期刊主編、學會負責人,就該話題展開了研討。 與會專家認為,科技期刊不僅是國家重要的戰略信息資源,也是國家科技競
第十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召開
從去年《腫瘤生物學》撤稿107篇論文,到最近哈佛大學撤銷31篇論文,科研誠信問題也成為科技期刊界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在今天(10月23日)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艦船研究》名譽主編朱英富坦言:“透明化是國內期刊明顯的短板,也是阻礙國內期刊國際化的重要因素,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