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儀的發展歷程
血凝儀的主要檢測項目是凝血四項,一般是在術前的準備工作中會用到,通過凝血四項的檢測結果,來判斷患者的止血功能是否存在缺陷,避免術中出現大出血的情況,而應對不及時,導致嚴重的后果。血凝儀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多個階段,其檢測的方便性、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在逐步提供。 1910年Kottman發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儀,通過測定血液凝固時的粘度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的時間。 1922年,Kugelmass用濁度計通過測定透射光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時間。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發明了基于電流法的血凝儀。 60年代,機械法血凝儀得到開發。 70年代以后,由于機械、電子工業的發展,使各種類型的全自動血凝儀先后問世。 80年代,由于發色底物的出現并應用于血液凝固的檢測,使全......閱讀全文
血凝儀的發展史
1910年Kottman發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儀,通過測定血液凝固時的粘度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的時間。 1922年,Kugelmass用濁度計通過測定透射光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時間。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發明了基于電流法的血凝儀。 60年代,機械法血凝儀得到開發。
血凝分析儀的結構
血凝儀按自動化程度可分為半自動化及全自動化,前者主要檢測一般常規凝血項目,后者則有自動吸樣、稀釋樣品、檢測、結果儲存、數據傳輸、結果打印、質量控制等功能,除對凝血、抗凝、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進行全面的檢測,尚能對抗凝、溶栓治療進行實驗室監測。 (1) 半自動血凝儀 目前市售的半自動血凝
血凝儀使用注意事項
????血凝儀的主要作用是為血栓、出血性疾病以及止血進行實驗室檢查、預后分析提供了較多的實際指標。血凝儀儀器的檢測速度快,高效,確保了檢驗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好的血凝儀可以確保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行,并且為醫生提供可靠的依據,但是錯誤的操作會導致錯誤的結果這樣就會影響醫生的判斷,誤導醫生,使患者不能很
血凝分析儀操作步驟
????血凝分析儀用于臨床上測量人體血液中各種成分含量,是各級醫院常規檢測儀器之一,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血凝分析儀的操作步驟。????一、開機:按下機器側面的POWER按鈕,開機后機器進行自檢,當屏幕上邊顯示“READY”時可以進行試驗。????二、洗針:在主屏幕上選Rinse probe鍵,然后按E
血凝分析儀的簡介
血凝分析儀適用于各級醫院。產品性能:?血凝分析儀采用光學比色法測量技術,結構上采用先進ZL結構,使儀器產品技術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1910年Kottman發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儀,通過測定血液凝固時的粘度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的時間。1922年,Kugelmass用濁度計通過測定透射光的變化來
血凝儀的基本測試原理
目前可開展的血栓/止血成份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凝固法、底物顯色法、免疫法、乳膠凝集法等。在表1中可注意到,在血栓/止血檢驗中zui常用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時間(TT)、內源凝血因子、外源凝血因子、高分子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蛋白C、蛋白S
全自動血凝儀的概述
該類儀器的基本構成包括:樣品傳送及處理裝置、試劑冷藏位、樣品及試劑分配系統、檢測系統、電子計算機、輸出設備及附件等。 1. 樣品傳送及處理裝置:一般血漿樣品由傳送裝置依此向吸樣針位置移動,多數儀器還設置了急診位置,可以使常規標本檢測必要時暫停以服從免疫比濁法將被檢物與其相應抗體混合形成復合物,
如何選擇血凝分析儀?
近年來,凝血自動分析技術發展非常迅速,眾多的制造商生產出了各種品牌、性能各異的血凝分析儀,如何選擇是從事凝血分析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大任務。在選擇血凝分析儀時,首先需知道儀器的制造商和性能。可以從下面的幾個方面入手: 1.正確的定位:(1)購買的目的是從事科研、臨床或二者兼顧;(2)依照工作量選定
影響血凝儀測定血凝試驗質量評價結果主要因素分析
隨著血凝儀的廣泛使用,血凝常規也步入了自動分析時代,給臨床的診療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如何確保檢驗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呢?這是我們每一位臨檢工作者不斷最求的目標。筆者有意對凝血儀測定血凝試驗一些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剖析,旨在于與同道一起交流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意義。一、標本采集:采集前一星期禁用阿司匹林肝
全自動血凝儀和半自動血凝分析儀有什么區別
(1)結構上不同:目前市售的半自動血凝儀主要由樣品、試劑預溫槽、加樣器、檢測系統(光學、磁場)及微機組成。全自動血凝儀的基本構成包括:樣品傳送及處理裝置、試劑冷藏位、樣品及試劑分配系統、檢測系統、電子計算機、輸出設備及附件等。 (2)操作方法不同:海力孚血凝儀所采用的檢測方法為光電磁珠法,由于
全自動血凝儀和半自動血凝分析儀有什么區別
(1)結構上不同:目前市售的半自動血凝儀主要由樣品、試劑預溫槽、加樣器、檢測系統(光學、磁場)及微機組成。全自動血凝儀的基本構成包括:樣品傳送及處理裝置、試劑冷藏位、樣品及試劑分配系統、檢測系統、電子計算機、輸出設備及附件等。 (2)操作方法不同:海力孚血凝儀所采用的檢測方法為光電磁珠法,由于
血凝分析儀的發展概況
1910年Kottman發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儀,通過測定血液凝固時的粘度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的時間。 1922年,Kugelmass用濁度計通過測定透射光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時間。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發明了基于電流法的血凝儀。 60年代,機械法血凝儀得到開發。
血凝儀的發展及應用展望
血凝儀的發展較生化分析儀為短,70年代凝血因子的活性檢測方法問世,80年代發色底物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抗凝、纖溶的檢測成為可能,近年來,血凝儀普遍安裝了免疫比濁技術通道及軟件,結果使血栓與止血的自動化檢測日臻完善;同時由于全自動血凝儀檢測的快速、簡便、結果準確及精密度高等特點,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速度
血凝儀的檢測方法與養護
隨著現代醫學對止血與血栓形成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加之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血凝儀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它為血栓與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分析提供了較多的實驗指標,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測定結果的可靠性。Stago Compact血凝儀是為用于試管檢驗設計的全自動實驗室設置,是目前較為先進的全自動血
血凝儀的發展狀況及原理
發展概況 1910年Kottman發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儀,通過測定血液凝固時的粘度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的時間。 1922年,Kugelmass用濁度計通過測定透射光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時間。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發明了基于電流法的血凝儀。 60年代,機械法血凝儀
臨床血凝分析儀的作用
??我們知道人體最大的組織是血液,功能非常強大,最廣為人知的功能就是運輸,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以,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還有一些人們不是很清楚的功能,像血栓和止血,它們的形成及調節組成了凝血和抗凝這種血液內在的功能復雜又對立的系統,它們可以保持著動態平衡是各種凝血因子的調節,使得血液維持了正常的流體狀態
全自動血凝儀定標算法研究
引言? 血凝儀是對血栓和止血進行實驗室檢查的儀器。止血與血栓分子標志物的檢測指標與臨床各種疾患有著密切聯系,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動靜脈血栓形成等。目前,國內的全自動血凝儀主要依靠進口,只在大中型醫院使用而且價格都很昂貴,小型醫院還是使用半自動血凝儀。由此可知,研制出產品化的全自動血凝儀,可
全自動血凝儀優點有哪些?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人們對止血和血栓發生和發展的認識越來越深刻。而全自動血凝儀的應用,使得止血和血栓項目檢查變得簡單、準確,可作出多項精確的定量結果。全自動血凝儀一般是使用生物學檢測方法,也成為凝固法、還有免疫學方法及生物化學方法。目前血凝儀使用的生物學方法大致分為三類:電流法、粘度法、光學法。全自
血凝分析儀的發展歷史
1910年,Kottman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凝血儀,通過測定血液凝固時的粘度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的時間。 1922年,Kugelmass用濁度計通過測定透射光的變化來反應血漿凝固時間。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發明了基于電流法的凝血儀。 60年代,機械法凝血儀得到開發,出
血凝分析儀的檢測項目
目前的半自動血凝儀以凝固法測定為主,而全自動血凝分析儀可以進行凝血、抗凝和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功能的測定。 1. 凝血系統 可以進行凝血系統的篩選實驗:如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測定;也能進行單個凝血因子含量或活性的測定,2. 如纖維蛋白原(
血凝儀的測定方法及結構
測定方法 光學法(比濁法) 光學法血凝儀是根據血漿凝固過程中濁度的變化來測定凝血功能。根據儀器不同的光學測量原理,又可分為散射比濁法和透射比濁法兩類。 散射比濁法是根據待驗樣品在凝固過程中散射光的變化來確定檢測終點的。在該方法中檢測通道的單色光源與光探測器呈90O直角,當向樣品中加入凝血激
血凝儀的主要檢測方法介紹
目前國內外各生產廠家生產的半自動血凝儀都是基于凝固法對血液凝固過程進行測量的。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連鎖性酶反應的結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無活性酶原形式存在,當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許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彼此之間有復雜的催化作用,被稱為“瀑布樣學說”。這種“瀑布樣學說”產生
血凝分析儀的發展應用
血凝儀的發展較生化分析儀為短,70年代凝血因子的活性檢測方法問世,80年代發色底物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抗凝、纖溶的檢測成為可能,近年來,血凝儀普遍安裝了免疫比濁技術通道及軟件,結果使血栓與止血的自動化檢測日臻完善;同時由于全自動血凝儀檢測的快速、簡便、結果準確及精密度高等特點,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速
血凝儀的原理及測定方法
原理 目前可開展的血栓/止血成份檢測方法主要有凝固法、底物顯色法、免疫法、乳膠凝集法等。在表中可注意到,在血栓/止血檢驗中最常用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凝血酶時間(TT)、內源凝血因子、外源凝血因子、高分子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蛋白C、蛋
血凝儀的基本原理
不同類型的血凝儀采用的原理也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檢測方法有 : 凝固法、底物顯色法、免疫法、乳膠凝集法等。由于在血栓/止血檢驗中最常用的參數,均可用凝固法測量,故目前半自動血凝儀基本上以凝固法測量為主,在全自動血凝儀中,也一定包括凝固法測量方式。 凝固法(生物物理法) 凝固法是通過檢測血漿在
選擇血凝儀時需要留意的地方
根據血凝儀采用的原理,測試參數的多少和檢測速度的快慢,可粗略地將血凝儀分成高、中、低三個檔次。高檔血液分析儀主要是測定原理復雜,檢測項目較?多,速度快(最快檢測速度約為200-300?tests/hr)的儀器。這類儀器測試參數較多,有利于研究工作的開展,大量較新的實驗指標也有助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
CA1500型血凝儀的應用
先進的醫療設備在醫院診斷與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血凝常規檢查步入自動分析時代。CA-1500全自動血凝儀的應用為血栓、出血性疾病及血栓前狀態的治療、預后分析提供了較多的實際指標,其儀器的檢測速度快,確保了檢驗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使用好血凝儀并使正常運轉,已成為確保醫療工作運行的相關條件
如何從血凝儀試劑方面避免誤差?
??血凝儀是臨床工作中常用的檢測設備,血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是指導臨床正確治療的保障。作為血凝功能異常的篩查試驗,在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抗凝治療監測,術前檢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應用廣泛。??血凝儀檢測結果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檢測結果出現極大誤差,如何從血凝儀試劑方面避免誤差?下面請聽醫療器械專家介紹
簡介血凝分析儀的發展應用
血凝儀的發展較生化分析儀為短,70年代凝血因子的活性檢測方法問世,80年代發色底物技術的廣泛運用使抗凝、纖溶的檢測成為可能,近年來,血凝儀普遍安裝了免疫比濁技術通道及軟件,結果使血栓與止血的自動化檢測日臻完善;同時由于全自動血凝儀檢測的快速、簡便、結果準確及精密度高等特點,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速
血凝分析儀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購置儀器后應按說明書標出的儀器應能達到的性能參數對儀器進行評價,發現問題及時與廠家聯系。 在檢測過程中使用的加樣器應進行校準,保證試劑稀釋和加樣量的準確。 有定標血漿的檢測項目,須用定標血漿建立標準曲線,在更換試劑批號或種類時均應用定標血漿重新建立標準曲線。 檢測標本時一定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