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皮是什么,蟾皮的化學成分
蟾皮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表皮。蟾皮最早記載于5本經逢原6, 是蟾蜍去蟾酥、去內臟后曬干之物, 經方入藥目的多為以毒攻毒。現代醫藥學研究表明, 蟾皮中存在多種化學成分, 用于治療小兒疳積、慢性氣管炎、咽喉腫痛、癰腫疔毒等病癥。近年來用于多種癌腫或配合化療、放療治癌, 不僅能提高療效, 還能減輕副作用, 改善血象。從其水提物中分離得到 6個化合物: 4-氨基-3-羥甲基-環辛酰胺駢四氫-n-呋喃酮 ( 蟾蜍環酰胺 B, I), 蟾蜍環酰胺 c( ), 蟾蜍噻嚀 ( ), 去氫蟾蜍色氨氫溴酸鹽 ( IV) , 辛二酸 ( V ),丁二酸 ( VI); 張英等 [ 4] 從中華大蟾蜍皮石油醚萃取部分分離得到 6個化合物并鑒定其結構為: 膽甾醇 ( cho lestero l), 棕櫚酸膽甾烯酯 ( pa lm itatic acid cho lestery l ester......閱讀全文
華蟾素膠囊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粒裝0.25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4次。
天蟾膠囊的藥理作用及貯藏
藥理作用 藥理試驗表明,本品對小鼠醋酸扭體、熱板法、大鼠甩尾法及刺激三叉神經脊束核尾側所致疼痛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趾腫脹;對小鼠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與環磷酰胺合用可提高對荷瘤S180小鼠抑瘤率,延長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存活時間;連續用藥證明本品無耐受性及身體依賴性。[1] 貯藏
華蟾素膠囊的成分及功能主治
成份 干蟾皮。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于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青霉素皮內試驗介紹
青霉素皮內試驗介紹: 過敏反應注射前需進行皮內試驗防止注射時出現過敏反應。青霉素皮內試驗正常值: 陰性。青霉素皮內試驗臨床意義: 陽性:注射后15-30min內局部皮膚出現紅暈(硬腫大于1cm);或皮膚出現皮疹、發癢、皮炎、結合膜炎、口腔炎、喉頭水腫、惡心、頭暈、心悸甚至血壓下降,嚴重時煩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雙鏈酶皮內試驗介紹
雙鏈酶皮內試驗介紹: 細胞免疫皮膚試驗(簡稱皮試)是測定體內免疫功能的方法。此法簡便易行,對于過敏性疾病、傳染病、免疫缺陷病及腫瘤的診斷與防治有重要意義。雙鏈酶皮內試驗正常值: 陰性為(-):無紅腫、硬結或硬結直徑15mm。雙鏈酶皮內試驗臨床意義: 基本同OT試驗。雙鏈酶皮內試驗注意事項:
王加皮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
化學成分 根皮含丁香甙(syringin)、刺五加甙B1[eleutheroside B1;異秦皮定-α-D-葡萄糖甙(isofraxidin-α-D-glucoside)]、硬脂酸(stearic acid)、芝麻素(dsesamin)、b-谷甾醇、紫丁香甙(syringin)、b-谷甾醇葡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棘球蚴皮內試驗介紹
棘球蚴皮內試驗介紹: 棘球蚴皮內試驗是一項用于檢查吸血蟲的輔助檢查方法。用稀釋的棘球蚴囊液施行皮內注射,檢測病人有無相應的抗體。若皮試陽性,說明病人有棘球蚴感染的可能。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相應的病征。棘球蚴皮內試驗正常值: 紅色丘疹直徑20mm為陰性。棘球蚴皮內試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陽性反
廣東連山發現新物種“密疣掌突蟾”
密疣掌突蟾。 廣東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30日電 (許青青 鄧茜元)記者30日從廣東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連山筆架山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確認發現了全球新物種——密疣掌突蟾。相關科研成果已在國際性學術期刊《Herpetozoa》(中文譯名《爬蟲》)發表。
華蟾素口服液的貯藏及包裝
貯藏 密封,避光,置陰涼干燥處。 包裝 玻璃管制口服液瓶裝,10ml×6支。
華蟾素口服液的鑒別及性狀
鑒別 ①取本品4ml,置水浴上蒸干,加甲醇2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固體少許,滴加nongliusuan數滴,即顯紫紅色。 ②取本品1ml,加茚三酮試液2~3滴,搖勻,在沸水浴上加熱5分鐘,即顯藍紫色。 ③取本品20ml,置水浴上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
華蟾素口服液的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于邪毒壅聚所致的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華蟾素口服液的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華蟾素3g生藥/kg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明顯的抑瘤作用,對L1210白血病小鼠有明顯延長生命的傾向。華蟾素7.5g生藥/kg對大鼠W256的抑制率為68.7%。體外藥物試驗表明華蟾素生藥2mg/ml對三種消化系統腫瘤株(人肝癌SMMC-7721、人胃癌MK
華蟾素膠囊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腸溶膠囊劑,內容物為淡黃色至黃色的粉末;氣微香,味苦。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于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
華蟾素膠囊的功能主治及規格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于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 規格 每粒裝0.25g。
華蟾素膠囊的注意事項及貯藏
注意事項 過敏體質者或對本品過敏者慎用。 貯藏 密封。
華蟾素注射液的不良反應
個別病人如用量過大或兩次用藥間隔不足6~8小時,用藥后30分鐘左右,可能出現發冷發熱現象;少數患者長期靜滴后有局部刺激感或靜脈炎,致使滴速減慢,極個別病人還可能出現蕁麻疹、皮炎等。
華蟾素注射液的藥理毒理介紹
1、抗腫瘤作用 華蟾素3g生藥/kg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 180肉瘤、H 22肝癌具有明顯的抑瘤作用,對L 1210白血病小鼠有明顯延長生命的傾向。華蟾素7.5g生藥/kg對大鼠W 256的抑制率為63.7%。 體外藥物試驗表明華蟾素生藥2mg/ml對三種消化系統腫瘤株(人肝癌SMMC-7721
華蟾素注射液的用法用量介紹
肌內注射,一次2~4ml(2/5~4/5支),一日2次;靜脈滴注,一日1次,一次10~20ml(2~4支),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釋后緩緩滴注,用藥7天,休息1~2天,四周為一療程,或遵醫囑。
關于天蟾膠囊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棕褐色的顆粒;氣香,味苦。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用于肺癌、胃癌、肝癌等各種腫瘤引起的癌性疼痛。
天蟾膠囊的不良反應及用法用量
不良反應 用藥過程中偶見思睡、口干、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背部灼熱。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皮接
又稱插皮接。是操作簡便容易掌握的一種枝接方法。用于木本植物時,可在生長季節樹液流動時期進行(這與劈接法和切接法不同),嫁接的方法步驟如下:(1)削接穗。選取生有2~4個飽滿芽的接穗。將其上端剪平后,在下端芽的下部背面,一刀削成約3厘米長的平滑大斜面,并在削面兩側輕輕各削一刀,削去一絲皮層,露出里面的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植物血凝素皮內試驗介紹
植物血凝素皮內試驗介紹: 皮膚試驗是用于測定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最常用的體內試驗方法。其本質屬于遲發型變態反應(第Ⅳ型)。當機體被一些細菌(如結核分枝桿菌、布魯菌)、病毒、或真菌等顯性或隱性感染,或接觸一些小分子物質,半抗原物質,當與體內組織蛋白接合成為完全抗原時機體就會產生針對這些抗原物質的特異性致
華蟾素口服液的規格及用法用量
規格 每支10ml。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20ml(1~2支),一日3次,或遵醫囑。
華蟾素膠囊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粒,一日3~4次。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簡述華蟾素注射液的藥理毒理介紹
1、抗腫瘤作用 華蟾素3g生藥/kg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 180肉瘤、H 22肝癌具有明顯的抑瘤作用,對L 1210白血病小鼠有明顯延長生命的傾向。華蟾素7.5g生藥/kg對大鼠W 256的抑制率為63.7%。 體外藥物試驗表明華蟾素生藥2mg/ml對三種消化系統腫瘤株(人肝癌SMMC-7721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結核菌素皮內試驗介紹
結核菌素皮內試驗介紹:??? 結核菌素皮內試驗是指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簡稱抗“O”,是機體產生的以鏈球菌溶血素O為抗原的抗體。通過測定血清中的ASO抗體效價,來判斷病人有無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可作為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方法之一。但本試驗無特異性意義,因為A族鏈球菌感染后,可引
華蟾素口服液的性狀及功能主治
性狀 本品為黃色或橙黃色的澄清液體;氣腥,味咸。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于邪毒壅聚所致的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華蟾素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規格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止痛。用于邪毒壅聚所致的中、晚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規格 每支10ml。
華蟾素口服液的藥理作用及貯藏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華蟾素3g生藥/kg對小鼠移植性腫瘤S180肉瘤、H22肝癌具有明顯的抑瘤作用,對L1210白血病小鼠有明顯延長生命的傾向。華蟾素7.5g生藥/kg對大鼠W256的抑制率為68.7%。體外藥物試驗表明華蟾素生藥2mg/ml對三種消化系統腫瘤株(人肝癌SMMC-7721
華蟾益肝膠囊的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疏肝活血、鍵脾利濕功效。臨床用于治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用法用量 飯后口服,每次3-6粒,一日3次,1個月為一療程,或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