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陽當選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施陽,1990年進入西北工業大學教改班學習,1994年獲得西工大工業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1998年在徐德民院士的指導下獲得水中兵器博士學位。2005年于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獲得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2005-2009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 目前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機械工程系終身教授。 施陽博士研究集中于信息物理系統,網絡及分布式控制系統,模型預測控制,機電系統及機器人系統設計與控制,能源系統的優化調度與控制等。他2007年獲得加拿大 薩斯喀徹溫大學最佳教學獎;2012年獲得維多利亞大學工學院最佳教學獎。2015年獲得維多利亞大學最佳研究銀獎(Craigdarroch Silver Medal)。2013年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特邀訪問教授獎。2017年獲得德國洪堡基金。他與學生合著的論文獲得2017年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年度最佳論文獎。他目前任IEEE工業......閱讀全文
施陽當選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施陽,1990年進入西北工業大學教改班學習,1994年獲得西工大工業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1998年在徐德民院士的指導下獲得水中兵器博士學位。2005年于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獲得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2005-2009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 目前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機械工程
白春禮當選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
6月18日,加拿大工程院(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在加拿大卡爾加里隆重召開2018年年會,并在會上舉行了新當選院士授予儀式。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為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International Fellow)。 白春禮是國際知名的化學家和納米科技專
王紅陽院士受聘華中科大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
王紅陽院士(左)接受聘書 4月8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為該校轉化醫學研究院首任院長。 王紅陽院士是我國著名的腫瘤學和分子生物學專家,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主任、上海東方肝膽外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第二軍醫大學肝病研究中心和生物信號轉導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
五位華人學者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部分新當選院士合影。(圖片來自加拿大工程院網站) 6月4日,加拿大工程院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14年度新增選的49名院士名單。其中五位為華人。他們是: 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百寧(后排左三);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化學和生物工程系教授Ding-Yu Peng(后排左七);美國明尼蘇達大
2020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名單出爐 張濤院士等16位華人當選
昨日,加拿大工程院公布了今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52位杰出學者當選。其中華人學者16名,包括聯想芮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華為朱培英、西蒙弗雷澤大學裴健教授等。 今年全球共有52人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其中華人院士有16位。相比之下,去年有55位當選。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是加拿大聯邦政府授予在工
全球首本電化學能源綜述期刊將出版
施普林格出版商近日與上海大學簽署協議,雙方將聯合國際電化學與能源科學院(IAOEES)合作推出一本新刊《電化學能源評論》。該刊為英文季刊,由上海大學與國際電化學與能源科學院主辦,施普林格出版。這將是全球首本專注于電化學能源的綜述期刊。 該刊物聚焦的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儲存技術主要包括燃料電池、二次
過程工程所張懿院士調研合肥研究院并做學術報告
4月30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張懿院士及其團隊,在合肥學院水環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專家工作站工作期間,專程到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調研環境污染監測技術,參觀了環境光學中心有關實驗室。合肥研究院黨委書記王英儉、副院長吳四發、副院長劉建國,安光所所長劉文清院士等接待
王陽紅院士Cancer Res發表癌癥新文章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和江蘇省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肝細胞癌(HCC)中CYP3A5通過調控mTORC2/Akt信號發揮了腫瘤抑制因子作用。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2月3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的王紅陽(Hong-yang Wang)教授
王紅陽院士Hepatology癌癥研究新發現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上海同濟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證實在肝癌形成過程中IL-1β/IRAK-1炎癥信號促成了持久的gankyrin激活,這項研究已被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1.19)接受并在線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Hong-yang Wa
清華施一公院士發表最新PNAS文章
來自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解析了,轉運蛋白AdiC 介導pH依賴性底物轉運的分子機制。相關論文“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dependent substrate transport by an arginine-agmatine antiporter”發表在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