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ava血液檢驗產品可迅速準確地檢測檢測乳腺癌Eventus診斷公司最近開發成功一種簡易血液檢驗,這是一種容易的無創乳腺癌檢測方法,其設計用途是與乳腺X光攝影年度篩查結合使用。它通過測量乳腺癌特有的抗體檢測是否存在乳腺癌,所以是一種準確、經濟實惠、基于免疫系統的檢測方法。美國、以色列和意大利的癌癥中心分析了800多名婦女的血樣,他們的臨床實驗確證了這項血液檢驗。參與臨床實驗的婦女乳腺X光片都呈陽性,活組織檢查證實了她們有乳腺癌。腫瘤生長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特異于癌癥的抗體,該血液檢驗能檢測到這樣的抗體,所以既可用于腫瘤在乳腺X光片上顯現前快速診斷乳腺癌,又可用于鑒定假陰性和假陽性的乳腺X光片結果。Octava檢驗是由以色列Moshav OraEventus診斷公司的子公司開發的,Octava粉和Octava藍這兩種檢驗要求采集少量血漿樣本,以快速決定抗體的存在。Octava藍檢驗是為與乳腺X光攝影篩查配套使用而設計的,以提供額外......閱讀全文
乳腺癌腋窩淋巴結轉移是影響乳腺癌治療方案選擇的重要因素,很多患者因為術前無法確定腋窩淋巴結轉移情況而進行并非必需的腋窩淋巴結清掃,增添患者的痛苦。超聲檢查有無輻射、價格低廉等特點,并且能多切面和多方位地觀察腫瘤的大小和形態再結合彩色多普勒及脈沖多普勒的參數測值,必要時參考實驗室檢查,為臨床醫師提
1月16日,著名青年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年僅33歲,讓人感到痛惜。同時,也再次提示人們,健康第一,要重視健康,要從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危害的一大殺手,這種疾病的出現讓許多女性痛苦不堪。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原因可能會引起乳腺癌呢?又有哪些有效預防乳腺癌方法呢?就此,江津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宋爾衛教授主要從事乳腺癌的生物學特性及治療學基礎研究,在非編碼RNA調控腫瘤侵襲轉移及靶向導入小分子RNA抑制腫瘤轉移的研究方面有杰出工作。近期,宋爾衛教授課題組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揭示了乳腺癌轉移的新機制
乳腺結節性疾病是婦女患者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鑒別乳腺良、惡性結節是當前醫學影像領域公認的較困難的課題之一。影像檢查是乳腺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關鍵因素。新近出現的數字乳腺攝影在很多方面優于傳統X線攝影,但臨床應用尚不廣泛,筆者嘗試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與CR鉬靶乳腺X線攝影二者聯合應用對乳腺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與第一三共針對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一種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和潛在的新型癌癥治療靶向藥物,簽訂了全球開發和商業化合作協議。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加速和擴大DS-8201在乳腺癌和其他癌癥領域的開發,并有可能重新定義臨床治療標準。雙方
據世衛組織2013最新報告,乳腺癌的發病率目前在西方發達國家屬于高位穩定的狀態。全球年發病新增乳腺癌患者在130萬左右,死亡率在歐美國家占到女性的16%,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女性第一位。對于我國來說,乳腺癌局勢也不容樂觀。乳腺癌已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且近年發病呈年輕化,發病率每年遞增約 3%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中心宋爾衛教授主要從事乳腺癌的生物學特性及治療學基礎研究,在非編碼RNA調控腫瘤侵襲轉移及靶向導入小分子RNA抑制腫瘤轉移的研究方面有杰出工作。近期,宋爾衛教授課題組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揭示了乳腺癌轉移的新機制。炎
基因組大數據的重大意義開始凸顯,貝瑞和康與阿里云合作開展的“神州基因組數據云”項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便已經收效顯著。 9月23日,在第十九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CSCO學術年會上,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瑞和康”)公布了在生物信息分析領域和大數據建設方面做出的重要成果。
- 新聞緣起 日前,英國科學雜志《Nature》上刊登了兩份分別由美國和奧地利研究人員完成的報告,他們獨立研究但得出了一致結果,即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療法中的雌激素、孕激素通過破骨細胞分化因子與乳腺癌緊密聯系。而先前該雜志還刊登了香港瑪嘉烈醫院癌癥研究人員的一項發現,表明卵巢激素孕酮在改變乳腺
研究背景:基因芯片可以通過探針和熒光標記對某個時間點生物體的全部基因表達量進行檢測,探針代表的基因熒光強度通過儀器轉換成基本數據。這些數據的背后隱藏著很多的生物學意義,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生物信息學的方法去分析和挖掘。不同實驗設計方案產生的海量芯片數據,其分析方法和思路都大同小異,這里分享一個多組實驗設
每年的10月是我國的“乳腺癌防治月”,又稱“粉紅絲帶月”。 乳腺癌發病率高 早期治療效果顯著 天津乳腺癌防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天津市腫瘤醫院乳腺腫瘤三科科主任張瑾告訴記者,相對于其他惡性腫瘤,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在逐年提升,如能做到早診早治,治愈率可達90%,因此不用過于恐慌。 據國家癌癥
日前,刊登在國際雜志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Helen Diller家庭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檢測了常見風險因子在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文章中研究者闡明了
研究背景:基因芯片可以通過探針和熒光標記對某個時間點生物體的全部基因表達量進行檢測,探針代表的基因熒光強度通過儀器轉換成基本數據。這些數據的背后隱藏著很多的生物學意義,這就需要我們通過生物信息學的方法去分析和挖掘。不同實驗設計方案產生的海量芯片數據,其分析方法和思路都大同小異,這里分享一個多組實驗設
目前,約有80%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遺傳原因尚不明確。五月六日,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乳腺中心解云濤教授與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樓慧強教授,在國際著名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一項乳腺癌研究成果,題為“Mutations in RECQL Gene Are Associated w
目前,約有80%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遺傳原因尚不明確。五月六日,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乳腺中心解云濤教授與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樓慧強教授,在國際著名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一項乳腺癌研究成果,題為“Mutations in RECQL Gene Are Associated w
眾所周知,膽固醇(cholesterol)這種脂質分子在人體動脈血管里積聚會導致心肌梗死和中風等疾病,可很多人都不知道膽固醇還有其它方面的危害。膽固醇在人體內經過代謝之后會轉換成作用非常強的雌激素類物質(estrogenlike molecule)。小鼠動物實驗發現,這種雌激素類物質能夠促進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與癌癥轉移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大家一起學習! 圖片來源:Wellcome Collection 【1】Nat Cell Biol:乳腺癌細胞或能轉變其代謝策略來發生轉移 doi:10.1038/s41556-020-0477-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
12月12日,大連市乳腺癌防治一體化中心成立儀式暨大連市乳腺疾病篩查民生健康項目啟動會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圓滿召開。該項目由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承辦、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支持,將建設覆蓋疾病全程的乳腺癌防治一體化中心,完善大連乳腺疾病篩查網絡,構筑乳腺癌三級防控
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新診斷乳腺癌患者約140萬例,死亡50萬人,對于女性來說,乳腺癌已成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堪稱“紅顏殺手”。乳腺癌是一類高度異質性的惡性腫瘤,在組織形態、免疫表型、生物學行為和治療反應上,都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導致其術后轉移和復發問題至今懸而未決。近日,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期批準了聯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和化療藥物用于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然而并非所有的這種侵襲性乳腺癌病例在臨床研究中都作出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生物學線索,它們可用于協助鑒定對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癌癥的藥物作出反應的侵襲性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徐兵河:乳腺癌診療須堅持個體化 “乳腺癌的發病率已經高居全球女性惡性腫瘤之首,特別是隨著生活方式、社會環境的變遷,乳腺癌的發病率更是一直高攀不下,對乳腺癌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8月19日,在第三屆乳腺癌個體化治療大會上,大會執行主席、中國醫學
10月12日,GE醫療正式宣布,GE粉紅行動戰略全面升級為“金質關愛粉紅行動”,并攜手國家癌癥中心共同啟動“乳腺篩查與早診早治2020計劃”。 根據此計劃,GE將率先與國家癌癥中心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統一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標準與指南、創新技術臨床應用、醫師培訓、義診和公眾教育等多維度展
經常在門診遇到這樣的就診患者:大夫,單位體檢抽血化驗女性腫瘤標志物,發現有箭頭升高,這幾天乳房有點疼,我不會是得乳腺癌了吧?還有:大夫,我周圍有人突然得乳腺癌了,您給我查個腫瘤標志物吧?別我也得了乳腺癌都不知道!以及:大夫,我乳腺癌手術2年多了,這次復查CEA有點高呢,不是復發了吧?那么女性腫瘤標志
我們介紹過很多腫瘤抑制免疫系統,實現免疫逃逸的方式。其實,腫瘤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式,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那就是:隱身。 隱身的腫瘤會顯得很“冷”,難以被免疫細胞識別,從而無法引起免疫反應。 三陰乳腺癌就精于此道,很多PD-(L)1抑制劑也因此折戟或療效大打折扣。只有20%的三陰乳腺癌組織是P
-理解引發乳腺癌的原因對于有效預防未來更多病例發生至關重要,我們每天都會被告知要避免做一些事情,因為這些事情可能會誘發癌癥,近日一項來自美國的調查報告就非常認同這句話,如今似乎所有的癌癥發病病例都在不斷增加,感謝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當然目前關于癌癥的發病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預防癌癥發生,我們也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進步,應用于乳腺癌診斷的醫療技術種類也日益增多,比如X線乳腺檢查、紅外線檢查、彩色多普勒檢查等。其中,多普勒彩色超聲憑借其準確性高、方便快捷等優點被列為乳腺癌診斷的首選手段,現對其診斷乳腺癌的聲像圖圖像特征報告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
乳腺癌患者往往在康復后幾年,再度獲悉噩耗——她們又患上了腦腫瘤。現在,人們終于開始理解乳腺癌細胞如何能夠在未被察覺的情況下向腦部擴散的機制:它們假扮神經細胞,劫持神經細胞的能量。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近日報道,加利福尼亞州杜阿爾特的希望之城癌癥中心神經外科醫生拉胡爾·揚迪亞爾希望破解
個人如何規劃乳腺癌篩查?有關專家指出,應該重視“乳腺癌風險評分”,利用早期基因檢測等手段,幫助乳腺癌高風險人群從中獲益。 上海市抗癌協會近日發布的《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明確了如伴有“未育或≥35歲初產婦”、“月經初潮≤12歲,或行經≥42年的婦女”、“一級親屬在50歲前患乳腺癌
眾所周知,攜帶BRCA1基因突變的個體患侵襲性乳腺癌的風險更高,因而BRCA1突變攜帶者通常會選擇乳腺和卵巢切除手術,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因帶有遺傳性BRCA1基因,由于乳腺癌罹患風險增至87%,她于2013年5月選擇了雙乳切除術;此外,BRCA1基因使朱莉患
來自新加坡基因研究院、暨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hromosome 1q21.3 amplification is a trackable biomarker and actionable target for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的文章,揭示了由1q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