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開發更高精度的單堿基基因編輯工具
單堿基編輯技術是一種是自2012年CRISPR/Cas9技術被發現以來最寄予厚望的高精度基因編輯技術,其中一種單堿基編輯技術BE3可以在不切斷DNA雙鏈的情況下精確地引入由C/G到T/A的點突變,另外一項單堿基編輯技術ABE7.10可以由T/A突變成C/G的技術,對于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疾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90%的罕見病無藥可治,而單堿基編輯技術能夠實現非常高精度的目標打靶,因此單堿基編輯技術相繼成為脊髓性肌營養不良、地中海貧血、血友病、視網膜黃斑變性、遺傳性耳聾等罕見病基因治療的熱門工具之一。6月11日,《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DNA單堿基編輯技術引起RNA脫靶及其通過突變消除RNA活性》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靈長類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楊輝研究組、四川大學華西二院/生命科學學院郭帆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閱讀全文
方興未艾: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
近一年多來,全世界范圍內多個實驗室圍繞“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發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而我國科學在此領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特別是近日,來自中山大學松陽洲和黃軍就實驗室在Protein & Cell雜志上發表了題為“Effective gene editing by high-fidelity
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之工具篇
前言 今年5月,David R. Liu教授與張鋒教授等人聯合創立Beam Therapeutics公司,再一次將“單堿基編輯技術”送上了熱搜榜,趁著熱度還未散去,我們繼上一期“單堿基編輯技術淺談”后,又為大家準備了一篇超級實用性的深度分析,帶你一起看看單堿基編輯的前世今生及如何一步步發展
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之工具篇
今年5月,David R. Liu教授與張鋒教授等人聯合創立Beam Therapeutics公司,再一次將“單堿基編輯技術”送上了熱搜榜,趁著熱度還未散去,我們繼上一期“單堿基編輯技術淺談”后,又為大家準備了一篇超級實用性的深度分析,帶你一起看看單堿基編輯的前世今生及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歷程!
單堿基基因編輯技術之工具篇
前言今年5月,David R. Liu教授與張鋒教授等人聯合創立Beam Therapeutics公司,再一次將“單堿基編輯技術”送上了熱搜榜,趁著熱度還未散去,我們繼上一期“單堿基編輯技術淺談”后,又為大家準備了一篇超級實用性的深度分析,帶你一起看看單堿基編輯的前世今生及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歷程!
CRISPR技術再升級——單堿基的精準編輯
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系統來源于簡單的細菌免疫系統組分,經過改造后可在真核細胞中實現高度靈活且特異的基因組編輯。該系統是單RNA(single-guide RNA, sgRNA) 介導的核酸酶系統,通過靶點特異的CRISPR RNA (crRNA)序列與靶序列進行堿基配對從而引導Cas
利用單堿基編輯器實現多位點單堿基編輯DMD及HGPS豬模型
6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發表了題為Efficient base editing for multiple genes and loci in pigs using base editors
基因編輯大牛Nature子刊發文:CRISPR單堿基編輯準確!
來自韓國基礎科學研究所IBS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Genome-wide target specificities of CRISPR RNA-guided programmable deaminases”的文章,證實了最近研發的基因編輯方法的準確性。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4月10日的Nature
單堿基基因編輯研究進展速覽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單堿基基因編輯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1】Nat Commun:科學家首次在豬身上實現多位點單堿基編輯 doi:10.1038/s41467-019-10421-8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課題組利用單堿基編輯器首次在豬
天津工生所實現單窗口堿基編輯
堿基編輯器主要有3種類型:胞嘧啶堿基編輯器(cytosine base editor, CBE)、腺嘌呤堿基編輯器(adenine base editor, ABE)和糖基化酶堿基編輯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它們在不需要DNA雙鏈斷裂和編輯模板的情況下可分別
單堿基編輯首次應用于非人靈長類模型
? ?5月20日美國遺傳學家團隊近日首次在非人靈長類模型中,實現了對一種名為PCSK9基因剪接位點的高效精準編輯。這一成功意味著,只需單次注射,便可持久抑制肝臟中PCSK9基因的表達,其為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并極大地推動了單堿基編輯技術的臨床轉化應用。研究報告19日公開于英國《自然》雜